01
為什么在同一個班,同一個老師,上同樣的課,每個學生的最終接受效果差別那么大?為什么有的孩子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而有的學生一堂課下來,只記得零零碎碎的幾句話,甚至有的學生一節課什么都沒學到,為什么有的學生學習態度認真,刻苦用功,而有的學生作業邋遢,粗心大意?如此種種,一直困惑著我,如此同時,這些問題也吸引著我去試圖解決這些疑問。
首先,我簡單的介紹一下我的經歷,我來自大山里的農村,也是我們村為數不多的考上大學并且考上研究生的。
從小,我的成績就比較優異,所以家里的弟弟妹妹,鄰居家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會讓我給他們的孩子補課,所以,我的周末和暑假,除了自己學習,也要幫助他們學習。到現在,接觸的孩子由小學到高中,差不多近一百多個孩子,由于我跟各種各樣孩子接觸多,從他們平時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思維方式、聽課能力、反應能力、成長環境來看,每個孩子都不太一樣,但都有共同點,現在我將把我總結的一點心得與你們分享。
02
第一類孩子:非常自覺,聽課的時候非常認真,不懂的就問,而且手特別勤快,把感覺重要的東西就記下來,而且,講到具體的數學題目時,如果有疑惑,他就會問:這題為什么會這樣做?我是這樣想的,錯在哪里?有沒有其他的做法?這類學生呢,思維敏捷,常常舉一反三,學習起來效率特別高。
疑問就來了,這樣的學生是怎么培養出來?為什么從小到大都能這么優秀?有什么秘訣嗎?這種學生,農村有,城市的孩子也有,農村的我略有了解,城市的孩子我就會問他們的父母,平時是怎的樣培養孩子的?
后來總結如下:首先,農村的成績優異的孩子,放學回家第一件事父母就要求孩子完成作業,學習完后,對于男孩子來說,到了周末暑假,經常會讓孩子下地干活,比如割麥子,割稻,栽秧,放牛等;對于女孩子來說,打掃衛生,洗碗,夏天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早上早起喂雞等,稍大,要學會挑水,做飯,縫補衣服,經過生活的鍛煉,發現這些農村孩子大都有吃苦耐勞精神,他們踏實,有耐心,肯吃苦,更重要的,知道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懂得珍惜,不會浪費學習用品,如草稿紙等。
父母會時常教育他們:你看,我們農民多辛苦,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干活干到黃汗淌血汗流,如果你不好好學習,以后就是我們這樣的生活。做得累要死,還是掙不到錢,一輩子都在這窮山溝里,沒有出息,你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找個好工作,將來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你以后生活也享福些,父母也跟著你享福。農村的父母總是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不管他們懂不懂,但是慢慢長大,反正一部分人懂了,走出了大山,真的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成了棟梁。
那么對于城市的孩子呢?你也許會問,我就是想讓孩子去干農活,這城市,也沒那條件啊,別急。城市優秀孩子的父母告訴我,他們也沒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小時候,會根據孩子的興趣和意愿,給孩子報個藝術特長班,讓孩子接受藝術的熏陶,而且這邊孩子進幼兒園也比較早,讓孩子從小經常和同齡人多接觸接觸,培養他們的交流和相處的能力。
上小學以后,只要孩子在學習,父親或者母親一方一般都會陪著孩子學習,要么為孩子解答疑問,要么父母在一旁看書,在孩子眼里,父母常是孩子的榜樣,看到父母都熱愛學習,孩子也會自覺。到了初中呢,開始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完成作業的習慣,父母不再陪伴著寫作業,告訴孩子已經長大了,慢慢要自立了,但是父母還是會經常和孩子一起看書,分享感受,交流想法。
暑假,回帶孩子去旅游,書里看到的美好,也應該到現實中去領略一下自然風光,讓孩子真正感受到登到山頂以后,明白“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受。到了初三或者高中,學業壓力增大,孩子如果學習吃力,會根據孩子要求。給孩子找家教或者去輔導班,這個不會強求,只會給孩子建議。
孩子都是愛玩游戲的,如果他有比較強的自控力,我們允許他們玩,會給規定時間。如果自控力不強,超過規定時間還要玩,就不會再給他玩了。其實父母在給我講這些的時候,我覺得,父母與孩子大多數時候是朋友,很少的時候是父母的角色,他們會順著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能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糾正,將他引導到正軌。
03
第二類孩子,自覺性勉強還行,學習成績中等,不算太好,不算太差,態度比較認真,聽課時比較能夠集中注意力,作業有些粗心,有偏科的現象。
從我帶的孩子中,這類孩子是最多的,也是很令父母頭痛的。這這孩子,聽課呢,偶爾非常集中,偶爾思想開小差,所以聽課聽得不全,這里聽一句,過會又聽到一句,導致知識沒有完全吃透,就像糊了的米飯,你說熟了吧?還有夾生的,你說沒熟吧,有的地方都泛黃了。反映到作業上就是,有的會,有的不會,容易的會做錯,你要一提醒,他立馬就能明白,中等題偶爾也能解決,綜合題拿不到什么分。
那么孩子為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后來據我了解,導致這種問題的第一罪魁禍首就是手機游戲,有的孩子非常沉迷游戲,每天都玩,有的父母忙,沒辦法引導和教育,他們一玩就會忘記時間,上課想不到玩,心里想著游戲,嘴里念著游戲,腦子里想著游戲必殺技,在聽課的時候,經常就會出神,老師聲音突然加大,把學生從幻想的世界里拉了回來,聽了一點,過一會,又出神了。第二大影響的因素就是電視節目或者電視連續劇,現在好多孩子愛追劇,每天晚上都會更新啊,白天上課呢,聽課聽課就想著,今天晚上誰誰誰會怎么樣呢?他是好的還是壞的?一腦子都是電視劇劇情。第三個影響的因素是課外書如漫畫,有的學校不讓學生帶手機,學生就會看漫畫,小人書,上課在后面趁老師不注意,就看課外書,老師過來了,聽一會,老師走了,繼續偷看。第四個影響因素是父母,父母對自己和對孩子是兩套標準,孩子房間里做作業,爸媽沙發上玩手機斗地主,看電視,甚至大呼小叫,孩子也想看,父母就說了,小孩子,看啥看,快去學習,孩子怎么會服氣?什么樣的父母就有什么樣的孩子并不是全無道理。這些都是導致孩子出現問題的因素。
那么這類孩子又是大多數,家長該怎么辦呢?首先,父母要做好榜樣,孩子學習,家長也可以看看報紙或者看書。等孩子做好作業了,陪孩子一起看電視劇,做家長的游戲一定要戒掉。
再次這類孩子,又分兩種:一種,可以通過良性溝通,讓孩子慢慢的改過來,比如打游戲上癮了,可以逐漸減少每天打游戲得次數,也可以和孩子約定,如果成績慢慢變好,周末可以選擇一個時間讓孩子好好玩。對于愛追劇的孩子,這個女孩子多一點,也是多和孩子溝通,追劇要理性,可以引導孩子看一些教育科學或者娛樂節目,或者晚上做完作業了帶她去散步等。
對于不能夠溝通,不講道理的孩子,父母還是要采取必要強制措施,不能因為一時心軟而毀了孩子。沒收一切電子設備,不允許或者限制時間讓孩子看電視,沒收一切沒用的課外書,時間久了,孩子沒辦法,也只能妥協習慣了。
作為父母,都會心疼孩子,但是成長的過場中不能一直是鮮花和掌聲,也需要委屈和淚水,這樣,孩子才能更健康成長。
04
第三類孩子,厭惡學習,壞習慣多,聽課極其不認真,課堂上表現為多動,愛講話,交頭接耳,作業要么寫的一塌糊涂,要么干脆不寫,老師問就說沒帶,忘了,而且喜歡惹事,打架,出口粗魯,不尊敬師長,性格怪異。
這類學生,令老師頭痛,也令家長頭痛,這類孩子農村和城市孩子都有,但是原因大致相同。
第一種原因,父母在外工作,爺爺奶奶帶著,不管城市里的還是農村的爺爺奶奶,都疼孫子孫女,平時不善管教,加上農村有很多爺爺奶奶不識字,孩子更加肆無忌憚了,越大調皮。父母過年過節回來,時間本來就不多,更舍不得管孩子了,只能說交給老師管,老師說,教育孩子不只學校的事,父母也要管,況且現在又不能體罰孩子,好說又不信,我又有啥辦法呢?所以一年一年過去了,孩子成績越來越差。第二種,單親家庭或者孤兒,這類孩子或者有父五母,或者有母無父,甚至父母都沒有了。這類孩子從小就和別人不同,沒有父愛,沒有母愛,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同學們的異樣眼光,加上孤獨害怕,逐漸形成孤僻得性格,尤其進入青春期以后,更加叛逆,老師講的根本就不聽,成績每次都只能墊底,他們也無所謂,有的念完初中就輟學了,這類孩子不多,但是的的確確存在著。
對于第一種孩子,需要父母和老師共同的努力去糾正。而且需要花大量的時間,有時候我在想,如果下一代沒有培養好,那么掙再多的錢也是無益,金山銀山都會敗光,如果雙方有一方回來親自帶孩子呢?一個人掙錢是少點,但是培養孩子不是更重要嗎?和老師一起努力,會不會有可能會慢慢變好呢?
對于第二種孩子來說,他們的現狀不是由他們自己造成的,也許他們也渴望優秀,但是現實又是那么的殘酷,這樣的孩子,只能希望老師,孩子的親戚和社會伸出援手,去多給孩子一些愛,助他一臂之力,幫助他正常成長。
感謝您看完這篇文章,希望這些分享對您或者您的孩子有用,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健康成長,快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