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財……回來唷……」。母親又拉高了嗓門,在深更半夜的棗樹林里開始叫魂了。
只要妹妹一旦生病高燒不退,母親二話不說,立刻就趁著夜深人靜的二更天,一頭鉆進門前不遠處的那片棗樹林里。往返穿梭聲聲呼喚,直到踏遍每一個陰暗的角落,才認為大功告成的川出樹林。歸途依然不停的默默叨念:「大財,別怕。跟媽回家啰。」
母親堅信,叫魂可以替孩子治病。她的理念是建立在凡人都有七魂六魄的古老傳說中。她認為襁褓中的孩子一旦受驚,魂魄往往會出竅,而迷失在周遭陰暗的角落。只有母親的呼喚,才能迷途知返而循聲回竅。
整個叫魂的過程,皆有其一定的章法。首先須由二人搭擋,一前一后,相互呼應。至于這個搭擋的角色,毫無疑問的就落在我頭上。
平時,母親就不斷的耳提面命。
「大寶,你已經六歲了,要學著做個男子漢。你妹妹年紀還太小,你爸爸又扔下咱們不管,你就必須幫媽撐著這個家。」
學做個男子漢,當時我覺得要當男子漢并不困難,唯獨叫魂這碼事,一聽就渾身發毛。可又不敢吭聲。
這一天,眼看二更將盡,母親提起燈籠:
「走,大寶。」母親滿臉嚴肅的:「抱著你妹妹的衣裳,跟媽出去。」
母親口中的衣裳,也正是叫魂的主要道具。一個由妹妹的衣帽包扎而成的小假人。我把它緊緊的抱在懷里,亦步亦趨的緊隨母親身后進入樹林。
這份差使對我而言,雖說駕輕就熟,可是每次上路,依然像第一聲槍響對于一個初上戰場的新兵,總不免神經緊繃,聲音變調。結果,必然就換來母親的一頓臭罵。
「大財……回來唷……」。母親呼喚的語音在夜空回蕩,倍覺陰森恐怖。我不由自主的打個冷顫,結結巴巴的隨聲呼應:
「回……來……啰」。猛然間母親轉身怒斥:
鬼掐住你脖子啦!
提到鬼掐脖子,我本能的扭頭后望,突然「啪」的一聲,母親的大巴掌結結實實的摑在我臉上:
跟你說過多少次,走夜路不能回頭往后看,你偏偏不當一回事。
的確我常聽母親說起:「男人肩頭都有兩把火,妖魔鬼怪不敢近身,萬一回頭后望,不小心吹熄肩頭之火——麻煩可就大了。」可是我早就打定主意,回頭的時候只消憋住一口氣,心想保準不會出岔。問題是一旦事到臨頭,一緊張就忘了憋氣,難免就心里發毛。加上搖曳的燭光,穿透紅色的燈籠,由下而上的投射在母親怒容滿面的臉上,看上去又完全變了樣。一時之間只覺得毛骨悚然。低頭僵在當場而動彈不得。
「唉」!直到母親的一聲嘆息,我才回過神來。經驗告訴我:一個巴掌之后,母親的氣全消了。
「你爸常說:棒下出孝子。媽打你一巴掌,全都是為你好。」
「媽,我知道。」
「得啦!咱們接著叫。記住:聲音要大一點才行」。于是,高一步低一步的緊跟在母親身后,前呼后應的:
「大財……回來唷……」
「回來啰……」
「大財……回來唷……」
「回來啰……」
小時候我非常怕鬼,母親卻常把她那套鬼經掛在嘴邊,跟我說個沒完沒了。直到我長大漸漸懂事之后,才體會出在當時的現實生活中,母親所面對的孤獨寂寞、無助與無奈。至于她常和一個六歲的兒子談鬼,則十足的反映出:她對現實環境存在著的精神壓力,恐怖與不安,而全靠意志力在苦撐壯膽。
結束了叫魂之行,走在回家的路上,母親又開始談鬼:
「大寶,你千萬記住:晚上看見黑影子,不管它是人是鬼,都不能死盯著看。」
「為什么?」
「人怕鬼,鬼也怕人。這就像人和狗,你惹它,它就會咬你一樣的道理。」話匣子一打開,母親滔滔不絕:「昨天夜里我去老虎灶(村里賣開水的地方)買水回來,就在咱們圍墻拐角的地方,看見一個黑影子貼在墻根,當時我頭皮發炸。心里噗嗵噗嗵的跳。」
「后來呢」?!
「我一邊走一邊咳嗽,頭也不回的就往家里趕。」
「咳嗽?!」
「是啊。咳嗽可以壯膽,另外也是讓它知道,我并不怕它。」
「原來咳嗽也能管用!」
「管用。當然管用。」說到咳嗽驅鬼的經驗,母親顯得相當得意:
「有一回半夜,我摸黑往后院上茅廁,剛掀開門口的麻袋簾子,猛古丁就瞧見一個黑影子蹲在那兒。當時我雖說也被嚇得頭發根子發炸,可我照樣一面咳嗽壯膽,一面向它發話:『大仙,不要嚇唬我』。眨眼的功夫,黑影就不見了。」
聽多了母親的鬼經,對于咳嗽可以驅鬼的說法,我已深信不疑。唯獨最使我納悶的是:為什么自家的里里外外常會有鬼影子出沒?以及為什么母親常會碰見鬼?經不住我一再追問,有一天夜里,母親終于吐露了一些原委。
「媽不是故意瞞著你,實在是因為你年紀還小,我怕說多了會嚇著你。」
「媽,快說,我不怕。」
「其實也沒什么可怕的。」母親扭亮了坑頭上的煤油燈,盤腿坐在坑上:「老人們常說,只要不做虧心事,就不怕半夜鬼敲門。」
不由自主的我扭頭盯住黑忽忽的房門。
「沒出息」。母親板著臉:「眼看你就快七歲了,還只有芝麻大的膽子!」
「媽,別生氣嘛」。我羞愧的低頭認錯:「我會改的」。
「唉!」母親迅又憐惜的改口:「媽也是恨鐵不成鋼。盼著你趕快長大。」母親揉搓著自己那雙半解放的小腳,微微挪動了一下身子:
「有些事反正早晚都要讓你知道。」于是母親從兩年前我們被大家族掃地出門,一直說到老一輩離心離德的是是非非。以及殃及兒孫的種種辛酸往事……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