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于樸。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
? ? ? ? ?知道道之剛陽是因為守住道之陰柔,便有了天下溪流成河。以至于成為天下之溪流,平常之德從不離開,使之復歸于嬰兒般的純潔。
? ? ? ? 知道道之光明所在,是因為甘愿守住道之陰暗,才成為天下之人分別萬事萬物的樣子。道作為世人辨識的工具,永恒的恩德至誠不移,使人有復歸于無極的境界。
? ? ? 知道榮耀而守住羞辱,就能做到虛懷若谷。有了這樣的胸懷,永恒的恩德充足豐滿,使人復歸于存在的本真。
? ? 這本原化散在不同人的身上,成為各有其用的器物,有道之人用之,就成為道的主人。至此,大智慧是渾然一體,不可分割。
? ? ? 陰陽是道的兩面,也是太極復歸于道的本來。道之運用離不開道之陰陽,否則無法致以運化。人覺知是生存中最不易之事,唯有從道而看用,離相而得體,致以應用,才是道之本真。先有中道之立,再以道之兩面鋪陳,換位思考,一二通體,便是道之完全。
? ? ?此章架構之美在于此!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