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第03期真自由訓練營結束了,此刻回想起來,不禁感到有些飄忽。
擔任助教的十幾天里,我想了一些之前不會去思考的問題,好像與“元知識”打了個照面,不管我真正吸收了多少,我決定將我的些許思考擺于紙上,希望日后能有所精進,也希望能拋磚引玉。
二、學員到助教,轉變的是什么
這條時間線很短,只有2個多月。
戰我小分隊一路通過分身術、真自由,并且全員擔任助教。我們從“嗷嗷待哺”轉變為主動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引導、幫助、啟發別人,琢磨什么方式能有效地讓人成長、收獲新知,找到自己的真自由?
其中轉變的不止是心態,更是思考的維度。
如果說之前的學員心態是一個維度,那么現在,我們都很自然地養成二維思考的習慣。同一個問題,我們不僅會從助教的角度出發,還能再代入到學員的角度去想。
這樣的好處有三點:
1.對這件事情,我能想得更全面,更合情合理,更能拿捏分寸,提出的解決方法會更接地氣;
2.我能在一定程度上預見事情的進展,我能較為順暢地感知到學員需要什么幫助,他們可能在哪里有困難,是什么樣的困難,我可以提前做些什么?
3.我對學員的期望,可以被調整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我能大概知道,做好這件事是什么樣子。
并且我能感覺到,這一點,不止在真自由訓練營中能起作用。
以后所有涉及到“教會別人”,“讓別人弄明白”的事情,我們都能更有一套。而這一技能,顯然是可以被遷移到很多場景里的神技。
說到這里,我特別想給立身行己的隊長 @神明祝福的孩子 一個贊!
@神明祝福的孩子 提到的觀點:“試著給自己啟發,想象你是一個成長教練,你會怎樣 從哪些角度給學生分析問題”非常贊!
她在現階段就已經有自我教育的意識,已經有給自己當教練的思考維度,這一點很難得。
只是根據我的經驗,懂得這個道理不夠,還需要結合具體經驗,才有更為感性的認識。希望立身行己的隊長能當一回助教 哈哈~
三、擔任助教,我做了什么準備?
雖然我剛通過真自由訓練營不久,照理說應該對訓練營的流程非常清楚。但那只局限于大的流程,對一些細節的了解可能不太全面。為了不掉鏈子,進助教群之后,立刻根據現有信息組織了一下脈絡。
我做了如下事情:
1.制作日歷版的課程時間表
學員手冊是以事項分類的,有些時間相互交叉,不是很直觀。我琢磨著日歷的形式會更清楚明白,也能讓學員對整體的安排有數。發給運維組看過并確認無誤后,再發給學員。
2.看完往期助教的心得,了解擔任助教常遇到的問題有哪些
足夠的信息能給我力量,所以我看過往期分身術、真自由訓練營助教會遇到的問題,以及他們的應對方法,讓自己心中有數。
(Mindmap:助教最常遇到的問題以及應對之法。想把這次訓練營的心得也加入進去,看能否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導圖)
3.閱讀助教群分享的流程,提煉出當前需要做的事項
感謝@滾去看書 提供的助教手冊,雖然信息量頗大,但對新手助教來說,還是很有價值的指南~
四、我遇到的問題?
1.囧:破冰該說什么好?
組織新微信群之后的第一件就是破冰,讓成員之間互相有個了解。如何引導破冰?該說什么好?
我回想了當我還是學員時的狀態,我記得那時剛開營,我還搞不清楚狀況,興致勃勃地等待指示,迫切想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同時還有些來到新環境后的不適應,需要一些引子讓自己安定下來。
于是,我決定用真誠來做引子。
23點發出的消息,我想他們可能會明早回復吧。
沒想到23點12分-23點40分,5名小伙伴依次響應并回復了自己的破冰文字,這個情況超出了我的預期,讓我很是安慰。第二天6點47剩下的一名成員回復了,至此,破冰環節達成。
我了解到隊名的由來~(藍色銀河的猴:來自瑪雅歷,三人的合kin;立身行己,取自成語,意為存身自立,行為有度)以及每個小伙伴對真自由訓練營的期待。
Tips:
①打動一個人,就能打開局面,其他人更容易學習/效仿
②設身處地去想 學員正處于什么狀態 他們最需要什么樣的信息和支持?
③真誠一點,友善一點,別人能感受到
2.擔憂:目前進度如何?
預習作業是錄播的,這意味著大家沒有統一的學習時間,全憑自己分配。錄播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談論的共同契機。如果沒有學員主動曬進度的話,助教會云里霧里,不清楚具體的情況,就很難提供有效的幫助。
于是,我得制造“契機”。
①發資源:短期自律提升表1.0+積極主動自我覺察表1.0+2.0;日歷課表。
②順其自然的:妖瞳提出戰我小分隊互相入駐各自的群,于學員于我們都是有幫助的。
③趁機提問:分身術訓練營是怎么約時間討論的?
這么一番交流,問題就被鎖定了,我明白他們卡在約定討論時間上。原因可能有很多,就暫且不深究啦,我負責提供解決方案,推動他們完成任務。于是做了“約討論時間”的工具說明,規則非常簡單(每個人有自己的數字,在有空的時間段寫上自己的數字),非常容易操作。
@小魚海棠 很給力~我發出的第一時間就填好了,做了很好的表率。
兩位隊長也很棒:@crazywwy 自發收集好隊友時間段,由隊長一次性發出來;@神明祝福的孩子 在我第二次忘記更新時間的時候,主動按照格式貼出新的時間的。我好開心啊~
我期待的就是能將他們引導到一條能自動運行的軌道上,積極主動起來~
來到真自由訓練營的人,都很優秀。只是看能不能被點燃~我只是給了一個工具而已,剩下的事情,他們自己就能搞定。
約討論時間非常重要,意義不僅在于掃清共同討論的障礙,更在于明確任務、作出承諾;也能讓我知道他們處于哪個階段,他們自己知道,其他小伙伴進度在哪,在安排時間上也會更明確。
@小魚海棠?全程的參與度都很高,積極參與老師的答疑,主動找來老師的其他作品學習,給他贊~
Tips:
1.助教要能敏銳地察覺問題,發現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沉默是發現不了問題的
2.及時發現問題,最好知道原因,迅速給出有用的解決方案
3.解決方案首先要能解決學員的問題(被認可),它才能有可能被執行,然后才是解決助教的問題
3.糾結:小組討論的時候,我該參與話題到什么程度呢?
我擔心一不留神講太多,帶出了課程后面的內容,所以一開始是以旁觀為主。
我做的一些嘗試:純粹旁觀、旁觀+適時引導、放開了摻和…
純粹旁觀:輕松,可是學員自己討論的效果沒有達到我理想中的“燒腦”,pass。
旁觀+適時引導:憋得好辛苦- - 感覺我像觀賽的群眾,哎,這個球可以接住!可以引申出很好的話題啊~適時引導對我來說還太高端,我做不到一句話改變乾坤,什么才叫適時,我自己都不懂,pass。
放開了摻和:哈哈哈,效果不錯!上圖!
4.討論:一個群體要有怎樣的人存在,才能讓討論熱烈起來,并且有收獲?
這是戰我小分隊討論助教心得的時候,提出來的問題。
他們都說要我這樣的,但我覺得還不夠。我用燒柴打個比方:
有人要準備干柴(學習課程后的心得、疑問,額外的好文章等等),點火(提出問題 引發討論),加燃料/助燃物(引申話題,上升話題,拓展新的話題,提問),扇風輸送氧氣(給予反饋/回應,舉例)。大家一起,讓火燒得越來越烈,讓有些燃點高的人也能感覺被燒起來,促使他們加入進來,讓所有人的觀點被共同鍛造成更高品質的產物。
我常?!包c火”,可能容易被注意到,從而被認為在話題引導中有重要的作用,其實他們自己也是不可或缺的。每一個環節都是共同參與的結果,準備燃料、點火、扇風加氧氣、補充燃料/助燃物,這些角色在話題討論中是在不斷變換著的,這樣才是跳躍著的靈動的火焰~!
@damond兔_小喆?說“若剛好只有1個小隊 扇風、點火、加氧,另一個小隊傾向于沉默,然后爬樓“,當時我也沒有很好的回答,現在想來,這其實是一個認知層面的問題。(⊙o⊙) 是不是將自己的小隊和對方的小隊區分地那么明顯?以及 是否明白參與話題對自己及其他同伴的意義?
我想過我自己的學習模式
我可以靜靜地看書、聽課、做筆記,一個人消化、產出??墒钦娴暮眉拍?。
我發現我是喜歡在交流中迸發新思想的人,很多觀點并不是我提前想好的,而是真的在討論中被隊友、被自己說的話給誘導/激發出來的。它們就那樣出現在我視線里,我一邊在飛速地構思接下來的觀點,一邊還在看著這些我剛說出來的話。這種感覺真的很棒!
也許有人適合參禪悟道打通成長之路,但我還不適合。我需要接觸鮮活的事物、相同但更廣闊的觀點、完全相反的想法,跟不同的思想去溝通、交流。能遇到戰我小分隊,真是極幸運的事情。
Tips:
1.聽課+小組討論+答疑+作品輸出,這一套組合拳,千萬別小瞧后三者哦!
2.組合拳背后的原理,《Tales of the Undead…Learning Theories: The Learning Pyramid》
3.思緒竄來竄去,所到之處的神經元都被激活了,這種感覺真的很妙,讓人大呼過癮!
五、集齊隊友的助教心得:
張小洛 《開啟助教之旅》
damond兔_小喆 《我們都會變“魔法”》
妖瞳Stellar 《以我之名,見證成長》
六、給運維組的建議
1.善用協同工具,加入過程中評估、追蹤的機制
①作業提交、是否優秀。
②設計好平時分,保證公平客觀,無歧義。
③避免重復勞動,節省多方精力。
第一點是跟蹤學員情況,評估學員是否需要關注。例如連續2次沒交作業,關心一下什么情況;一直都沒有被評為優秀作業的,可以重點給優化的建議;小組里面都沒有優秀作業的,可以組織學習優秀作業,然后應用到自己的作業里。加深理解。(最后一點我沒做好)
第二點很好理解,就不說了。
第三點,舉個例子:上一期是學員群內提交鏈接@助教,助教將作業統計給運維組,這次調整了一下。建立專門的組長群,由組長收集作業再給助教??瓷先ズ孟窆澥×酥痰臅r間,但實際情況是沒有很大的幫助,反而增加了組員和隊長的步驟。
組員需要提交兩次(小群給組長,討論群給助教);隊長需要等匯總,給助教;
助教收到群內發出來的作業后,沒道理非要等著隊長給總鏈接才開始行動,所以助教這邊收到作業后就能完成作業的匯總、評優了。在作業數量不大的情況下,沒必要中間多出一個分支。
再例如,平常組長群就會匯總發給運維組的話,運維組這邊就應當有最新的總表,包含昵稱、真實姓名、所屬隊伍、簡書地址,都放到一張表格里。可以說運維組那是要有最新最全的數據的。
2.將導師有話說,替換為填寫一張短期自律提升表
助教的力量是有限且有浮動的,一門好課應當從機制上控制課程的效果。
很多助教反應的難點在于:群內討論氣氛冷淡、各種原因作業難交…
我們本身就在學習如何獲得真自由,最直接的鍛煉法子就是從當前入手,直接應用。一來可以提高應用的經驗,二來能喚醒學員內心的力量,三來可以充當一張短期自律提升表,減輕作業壓力。
身份就設定成:好不容易報名成功的人;想讓隊友在討論中有所收獲的人;想要提升自己 不半途而廢的人;想要真自由畢業的人。對應的標準自己想~
問題來了,自律是用來解決問題的,而并不是每位學員都會有這類問題,那怎么辦呢?
①簡單粗暴:就假設自己是這樣的情況……想一想怎么填
②回想自己以前的類似經歷(不想上的課:化學課?英語課?最后怎么應對的,現在會怎么應對)
③隨意想一個和真自由相關的問題,身份如上,填寫表格(好像很有趣)
3.修改作業詳情的邏輯
從運維組的角度寫的作業詳情,和從學員角度寫的作業詳情,內容和結構是不太一樣的。
我要仔細看才能從作業詳情里把所有作業要素和資源拎出來。而且學員有時并不是只想看單次的視頻,有時是想要回顧的。那就需要合輯,一個“如果我忘了某某資源/要求,在那里肯定能找到”的地方。
其次,我不太喜歡刷屏,所以我會在運維組發布作業后,對作業詳情做一次調整,匯總到一個鏈接里。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在自嗨,沒有衡量過它的效果~~
如下圖。
七、結語
助教是一門助人的學問~
重要的不是“術”,而是“道”。(不是具體方法,而是其中蘊含著的道理)
這次有幸擔任真自由訓練營的助教,讓我初窺門徑,還不敢多加妄言。所以盡量還原我當時的思考,也希望各位能認識到,我采用的有效果的方法,是在“我”和“立身行己”“藍色銀河的猴”中有效果的,其中的決策都是基于我自身的個性以及兩個隊伍的所有成員做的,請大家注意到這一點。
歡迎留言評論,我們一同探討。如果有不錯的觀點,我會更新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