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不了的是遠方,回不去的是故鄉。每次坐上回家的列車,我都會想起這句話。
好久沒有給家里打電話了,突然想給老爸打個電話,一看時間好像有點晚了,老爸睡的早,因為要早起。還是打了電話,電話那頭沒人接,估計老爸已經睡了,作罷!
放下手機,果斷去沖了個熱水澡,以最舒服的姿勢躺在了床上,墊了兩個枕頭。開始查詢離家最近的郵局,瀏覽購物網站,最近覺得藕粉不錯,桂花味兒的,覺得很適合老媽。
小時候在農村,很多人去外面打工,自家的田荒蕪著,政府為鼓勵農民種田,施行家庭承包責任制,很多留守的農民會撿別人家的田來種,把連綿的田地開墾成淺淺的池塘,種上了一種專門產蓮子的藕,這種藕很瘦,花很紅,蓮子很大,每到夏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真是風光無限啊!
蓮子成熟的時候,主人會在田邊搭一個睡蓬,每晚都會留一個人看守,腦補一下《西游記》里的守瓜蓬就是了,我也偶爾湊個熱鬧,和兒時玩伴在一片蛙聲中入眠。
那時覺得承包種蓮蓬的人很牛X啊。尤其是到了秋冬季,需要漚肥,蓮蓬田需要用犁翻一遍,也不能留下太多的藕苗,疏密有致才好。承包人就是隔壁老王啊,老王于是鼓勵左鄰右舍去挖藕,唯一的要求就是東挖一下西挖一下,不要一個地方挖斷苗。
挖來的藕都可以自己帶回家,記得說過這種藕很瘦,做菜有點材,不過做藕粉很不錯,于是家家自己做藕粉,切碎了磨漿,過濾了曬干,留下來的就是藕粉,不過是一塊一塊的,需要曬干后捏碎,搓成粉。
我見證了手工制作藕粉的整個流程,當然沖起藕粉來也很拿手,冷水融化,沸水沖泡,加點桂花糖,尤其適合沒有牙齒的,老少咸宜啊!長大了才知道藕粉營養價值也很高,還補血生肌。
時隔多年,在這座國際大都市的超市里再次看到了藕粉,雖然藕粉含量只有40%(摻雜了淀粉),不過吃起來還是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想起了我媽,柔軟絲滑的藕粉,還有老媽那粗糙的手。
說起手,我的手就不是那種軟軟的,而是比較硬。面相學里說女人的手要硬,男人的手要軟,這樣有飯吃啊,呵呵~老媽的手也很硬。一直覺得老媽的手很神奇,會做各種好吃的,大冬天去河邊洗衣服毫不含糊。老媽的指甲很長,她說這樣做事方便,確實,剝起花生,采摘棉花她都仿佛一點不手痛!老媽這雙手還會做鞋、織毛衣、編辮子。
年輕時的老媽也是一個燙頭發搽臉油頂講究的人,很佩服她高跟鞋穿的也很溜,這個我到現在也沒學會呢。那時她還是一個有信仰有組織的人,和村里好幾個奶奶輩大媽輩的人很要好。記憶深刻的是秋天有月亮的夜晚,她站在院子里和人聊天,我就站旁邊和她背對背手挽手互相掂來掂去,比比力氣,比比高,以那時的趨勢,本以為自己會長很高個兒,結果現在只能算是小兒不巧的那種體格,呵呵~
說了老媽,再來講講老爸。老爸長了一張“明星臉”,我走在方圓十里,看我臉就知道我是我爸的女兒——臉大呀!老爸很講信用,很受村里人愛戴,遇上難事兒別人會送上來借錢給老爸,當然找老爸借錢的人也不少。小學時的一個老師借了老爸的錢,我們姐弟幾個小學一路不用交學費的呢,那感覺,爽!
小時候覺得老爸很高大威猛,現在看來也不過一米七幾。老爸頭發上像漂了一層糠,剛從面粉場出來似的,我的頭發也像老爸一樣,黃黃的,老爸真的沒有虐待我,等你長大了就知道這是基因遺傳。老爸很會算賬,字也寫的很好,只是握筆的姿勢很奇怪。老爸很會打麻將,經常贏,好像會神算子。老爸喜歡看報,楚天都市報,我經常看老爸過期了的報紙,認識了很多明星,看到了一些成人才會懂的字眼。老爸喜歡穿大頭皮鞋,就像那首歌“穿起了大頭皮鞋,想起了我的爺爺…”。老爸的衣服都是裁縫做的,因為不好買。老爸不會迷路,上個街門清。老爸人緣好,每天吃飯都會有一群人圍著聊天。老爸吃得開,看個病也能找到熟人…老爸無所不能。
唯獨老爸對吃很講究。小時候家里伙食一直很不錯。但是老爸不喜歡吃面食,不喜歡吃稀飯。老媽每次都會顧及所有人,煮面了肯定會給老爸炒碗飯。老爸喜歡喝糖茶,就是泡的茶水里加糖。他不知道這個習慣不好。
現在的老爸老媽沒那么多講究了,老媽不搽臉油了,老爸不挑食了。過年回家吃完飯,老爸偶爾也會系上圍裙洗洗碗,穿著棉服臃腫的身材,被風吹紅了的臉,那畫面很有喜感。
前幾天打電話回家,問到老媽身體如何,老媽說:“最近失眠,頭疼,去醫院檢查說是腦血管萎縮。”我掛了電話百度一下,原來是“腦萎縮”,嚴重的可能老年癡呆。趕緊用APP咨詢了兩個醫生,醫生說是正常衰老,無大礙!真不愿意相信,父母已經老了,醫學已經證明…
查詢到了離家最近的郵局駕車只需7分鐘,瀏覽完了購物網站,決定給老爸換一個智能手機,之前的小米4容易死機,難得學會用小米,還是繼續用小米5吧——對父母最好的孝順就是讓他們跟得上這個時代——我真的很想孝順,可我能做的就是現在馬上回家,看看他們。
今天是老爸生日,祝老爸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