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完這部電影,短時間內大腦一片空白。結束的時候看到電影院內哭聲一片,但我自己倒是沒有什么想要流淚的沖動。并不是說沒有被感動到,而是有一種被怵到哭都不出來的感覺。我以為就我這樣,但出場的時候發現,許多人都跟我一樣都是低著頭,壓抑著自己的情緒,一股想說什么都說不出來的沮喪感。后來打了幾場游戲再回頭去回味一下,那種感覺應該是人類面對死亡時候的無力感。
整部影片的基調可以總結為是“先揚后抑”,但又沒有泛起太大的水花。背景改編自一個真實的“走私假藥”的事件,一名叫作程勇的保健品店老板,一開始為了錢,奔赴印度走私購買能夠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神藥格列寧,但后來看著曾經的同事與朋友呂受益去世,可能是良心上受到了打擊,亦或是發覺了生命的意義,他開始幾近無償甚至倒貼地為白血病人從印度走私“神藥”,最終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但就在他被從法院送往監獄的路上,他曾經幫助過的那些白血病人都站在路邊,摘下口罩,像望著神一般地望著他,最后目送他遠去。
這部影片從上映伊始就口碑絕佳,不管是誰只要是看完后的都贊不絕口,并封之“2018年最佳國產片,沒有之一”的王冠。從這可以看出所有影迷都對這部片子傳達出的價值觀和社會觀給予了極大的認可甚至共鳴。
首先,它很好地向大眾講述了一個我們天天聽說卻又經常忽略的這么一個社會群體,白血病人。在影片里,他們天天戴著口罩,做著化療,病友間彼此相互依靠,如同救濟會那般,一起得到些心靈上的安慰。但真正能夠救他們的神藥,格列寧,在中國的市場價卻高達了4萬塊一盒的價格。這樣高昂的市場價并不是每個人都能付得起的,甚至只有那么一少部分人才能付得起。也就是說,只有那么一少部分人才能活得下去。電影中的一句“錢就是命”,讓情緒被充分調動起來。
其次,前半部分的為錢走私的“揚”與后半部分為救命走私的“抑”,使“藥神”二字得到了升華。影片開頭里,程勇還只是個邋遢的油膩的保健品店老板,先是為了救父親的命,走私籌錢,但此時的走私還沒那么純粹,甚至參雜著一點想要證明自己的尊嚴在里面。中間受到假藥販子的訛詐,決定找份正經工作好好養家糊口,卻沒想到自己間接地“殺了朋友”。因為有前期的鋪墊,才使得到了后面人物的無私與尊重生命才變得愈加可貴。
“誰家的孩子沒有生點病呢?“這是影片中接近結束時候一個片段的一句臺詞,也可以很好地解釋了這部影片受到共鳴的原因。樸實無華。這是這部影片封之為神的本因。白血病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得,但每個人偏偏似乎在生活中又都能聽到身邊的誰誰誰因它正遭受死神的威脅。它與我們的距離,不近也不遠。即便不是白血病,由這一句話中又可以聯想到許多其他的種種病,越是聯想越是覺得,好像死神真的不遠。于是在觀賞的時候,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將自己代入進去,代入到仿佛自己就是個病人,代入到真的希望能有藥神來救自己。
這部影片帶給我們的思考,除了對天價神藥的憤恨,還有對白血病人的關注,更主要的,讓我們對人性又有了新的感慨。“已經吃沒了一座房子“,簡單的一句話把神藥的天價闡述的淋漓盡致。讓我們畏懼的,正是這簡單的一句話或許離我們并不遠甚至就有可能在我們身邊發生。畢竟,“最大的病是窮病“。在金錢與死亡面前做選擇,可能真的沒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所以,當藥神被送入監獄時,我們也在微笑著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