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饞宗吃貨而言,關于西安的印象莫過于美食天堂。西安人愛吃、會吃,從宮廷出生的官府陜菜到火爆市井的特色小吃,來這里從來不會為沒得吃而發愁,只會苦惱于選擇——今天到底吃哪個好?可惜一日只可三餐,可惜胃只有一個。
回民街,幾乎在所有關于西安的美食攻略都會提及,但這并不是西安人心里的美食中心。其實只消沿著回民街往里走,走到回坊深處,一條專屬本地人的美食24小時街區就為你展開……
灑金橋,一個讓外地人來了,立刻蒙圈的地名。因為,現在這里并沒有橋,從蓮湖路老關廟往南到大麥市街,短短800來米,寬也就兩車并行的樣子,一路從唐宋的繁華碾來,貫穿了歲月,吹散了韶華,只剩柴米油鹽。
關于這條小街背巷,有著太多的文字記載,關于玄宗撒金的傳說,關于窮兄弟在這里撿黃金的故事,關于一條小巷深藏3座大寺的輝煌……最終,都匯聚到饞宗吃貨的舌尖,化為美食入喉后的那聲贊。
這條貫穿千年的街,用這樣的方式穿越到現在,成了二半夜夜場達人散場后的那頓馬爾里、炒豆芽,成了外地食客按圖索驥尋來的那頓楊天玉,成了你我時常惦念著去解饞的馬二。
西安人心里碼著暗杠,給外地介紹最多的往往是回民街、大皮院,把灑金橋暗藏在心里,這里是本地吃貨的摯愛食堂,不說,只留在自己的覓食清單上注明重點。
這里總是繁華,即便是深夜,甚至越是深夜越是迷人。想去看看不一樣的灑金橋,我推薦你找個周中的晌午進去,當然,要避開檔子。這時候早上那撥人都散去,中飯還在醞釀,這里有難得的慢調時光,那些應付了生意的老板們,終于能偷閑逗逗籠里的雀,呷一口杯里的茶,沒有食客的催促,那些食材仿佛松開了緊繃的弦,顯得也活泛許多。而你,只需慢慢吃,細細嘗。
當然,是不吃早飯就去!這樣你就有足夠的胃容量,從把著頭的老李家胡辣湯,一路向南,挑一個個愛的味道香過去,每家就要個一口香的量,且吃且行……
而斜陽照在石板路上,滿是時光的味道……也像遍灑的金子,而橋的一頭在吃貨的胃里,一頭在蓮湖路古都酒店旁的那個小小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