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后一天打卡的時間來臨,心里有一絲傷感幾許不舍。一個月不知不覺就結束了。好像剛剛喜歡上這種學習打卡的 感覺卻又來到了離別的驛站。剛開始的壓力與擔心變成了結束時的收獲與感謝。認真的梳理與回顧后,我洞見了這次學習的本質與意義,它可歸納為三個核心關鍵詞:覺察 開啟 改變。
十本書的學習與收獲讓我更好地了解覺察自己與生活;三十天的閱讀打卡開啟了自我成長的綠色通道;一個月里豐富多樣的活動讓我在挑戰(zhàn)與磨練中變成了更好的自己。這收獲讓我欣喜讓我感謝;但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我認為最好的態(tài)度就是以終為始,我要用自己的行動和生猛成長把2020年春天參加讀出生產力特訓營定格為自己生命當中的重大事件。
那這次特訓營帶給我有什么樣的收獲與改變呢?
首先最大的收獲就是提升了讀書的速度與質量,寫作方面也取得了小小的突破。
我是一個恬靜、獨立、喜歡自然、書香、美食的人,但以前讀書是那種比較純粹的休閑式高享受讀法,隨心盡興,沒有具體的計劃,閑散而自由。但當一摞摞好書擺那,你的速度卻阻礙了你靠近更美好的世界,所以一月讀十本書一下子就把我給勾進營了。經過一月的密集訓練,我充分感受了規(guī)劃讀書,定時輸出高效把控時間的魅力。起初壓力蠻大,忙亂、焦慮,再加上群里海量的信息流。有時我會懷疑自己。但很快我下定決心要事第一:每天除了工作,就是讀書打卡,其它的靠邊站。
一開始真夠笨的,每天光閱讀就七八個小時,打卡三四個小時,頗有點天昏地暗的 感覺;一周后慢慢摸索出規(guī)律。先天提前完成部分閱讀,第二天早再閱讀剩余部分然后打卡輸出,這樣還能保證爆棚打卡。打卡后繼續(xù)閱讀,晚飯后參加活動,再去學習書友們的打卡文,揣摩吸收他們的優(yōu)點,開始寫創(chuàng)意打卡文,凸顯自己的特色。到最后兩周時,閱讀速度明顯加快,吸收還多。打卡基本上控制在一個小時內。這樣有節(jié)律地完成閱讀和打卡,我感到特別的開心,因為我是扎扎實實地讀完了十本書。此外打卡獲得了三次最佳兩次優(yōu)秀,挑戰(zhàn)自己,擔任了一次主持人。
其次,這次讀書訓練營的十本書里我印象最深的一本書是《貧窮的本質》。記得剛拿到書時,我一頭霧水滿心疑惑:樊登老師為什么選這本書呢?其它的書一看就基本知道書的使命與自己的關連,但這本書,和我,和生產力是什么關系呢?這本書閱讀難度有點大,我?guī)е苫螅怕俣日J真啃讀。我請教三個人,搜索信息也多。書的使命本清楚,但它與樊登特訓營與我的關連常常讓我常常陷入沉思。當我發(fā)現(xiàn)自己與周圍人有的思維與處理事情風險的方法和書里窮人一樣時,這本書是促進自己覺察、清除窮人思維,突破人生思維陷阱,更多的用富人的思維去成就自己突破人生的給你擺的局。哇,從黝黑的知識隧道里摸索出來迎接洞外的開闊天地豁然開朗,真是莫大的福分啊。
最后是我學到了運營與社群學習的知識。
在進營之前,我付費學習已有兩年。進了不少社群:英語芝士派、五言學社,想掌握一門地道的美式英語;參加世界記憶大師短訓及如何理財等等,確實學到了不少東西,很不錯。但總體上說,綜合對比,還屬這次讀出生產力特訓營實力最強。因為它確實是30天始終如一的保持了整體的學習氛圍,最大程度的調動了參與者的主觀能動性。
它運作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大群里分小組,大群又有自己的運作節(jié)奏和模式。分小組容易形成凝聚力和親和力,而小組在大群里輪值當家,既有滿滿的主人翁感,又適當地以競爭 調動大家的積極參與努力創(chuàng)設自己的精彩。
而大群里有各種活動招聘,又有每天的活動節(jié)奏,早間分享,午間翻轉課堂,晚間頒獎與分享。第二天的頒獎及時點評反饋頒獎,給足了滿滿的儀式感。訓練營里分班,班里分組,就這樣環(huán)環(huán)相扣又層層分解落實到人,把學員和管理者、組織者、分享者等多種角色的融合在一起,既分擔減輕了運作的成本,又為大家的成長創(chuàng)設了最大化的舞臺。哇,我充分地感受到這運營里的智慧和奧妙。我學到了如何最大限度的調動每一個成員參加,讓一個社群充滿活力與魅力。這可是課本上學不來的噢。
30天的收獲還有許多,1500字肯定是說不完的,但最重要的就是我也找到了自己細分領域的定位,也確定了下一步要做的事情,我決意要用行動把這個疫情封鎖的春天里參加讀出生產力特訓營定格為自己生命中的重大事件。此去,無論前方是風是雨還是詩與遠方,我要無畏無悔,風雨無阻,堅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