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寫我自己的。大家可以按我的思路也玩玩這個游戲,假如重來一回,你會……
1
“你喜歡看恐怖片嗎?”
“我喜歡看啊,人被大卸八塊,血肉橫飛,腦漿迸裂,腸子流一地,被挖出來的心臟扔在泥沙中,kutongkutong地還在跳著……”我像是后背的開關被打開了似的,突然因為這個問題而變得興奮起來,說得眉飛色舞,繪聲繪色,然后我注意到對面問我這個問題的人的表情,我就停下了沒再繼續說。
問我這個問題的小朋友是個95后,男生,他被我的狀態嚇住了,表情都呆住了。
5秒過后,他說,“老師,你真變態。”
我翻了個白眼給他,沒解釋。
在他的認知中,人是不應該對這些東西感興趣的,看一個人被剁了,拆了卸了,血流成河,是多么血腥恐怖沒人性的人一件事兒。喜歡這些的人,是變態。
我沒說,我為什么喜歡看那些畫面。
2
《生活大爆炸》里的謝耳朵的女友是個腦神經的科學家,她能把長了腫瘤的大腦切片,然后放顯微鏡底下研究。
這事兒在我看來真的挺酷的。
我特意問過學神經解剖學的學生,她們說,開始覺得挺惡心的,想想看做實驗的時候桌子上放著腦花。但是有些高端學霸告訴我說,其實從大腦的紋路能解讀出這個人層層積累的人生經驗,只不過要花特別長的時間。
我問她,多長時間,她說大半年。
然后她們考試的時候還考過這樣的題,小屁孩子手伸到火里被燙了然后手馬上縮回來的腦神經回路是怎么樣的,神經脈沖信息流是什么樣的路徑。
我問她,有意思嗎?
她反問我,你覺得呢?
我說,有意思,太tmd有意思了,一把刀和一顆探索的心,一段沉溺的時光,就可以展現一個人的人生經歷,太美好了。
呸,她說你這么寫會誤導孩子們。
是的,文學是騙人的,是我寫的美好。
真相是,看到裝在大玻璃罐子里泡著的腦花,一想到你要拿出來放桌上切片,你就會吐,然后一個月吃不了豆腐腦。
假如我可以不死,還能被人這樣解讀我的大腦我的神經回路,我會無比樂意。我對這個事情也特別著迷,雖然我從來沒學過神經解剖學。但對于探索人腦內最深層的秘密我有著蓬勃的熱情。
沒錯,僅是我好奇而已。
我好奇吃手指的習慣是怎么養成的,腦子里神經是怎么搭上的,她就戒不掉呢?
我好奇為什么我老公撓我手心,我心里就泛起一種溫柔的情愫,我的大腦是如何喚起這種情緒的?
我好奇為什么我的來訪者在聽我說了某句話之后,怎么就潸然淚下,她的大腦為什么會對這樣的字眼產生反應?
我相信一些我們看到的外在的表象,比如一些習慣、一些反應,甚至包括變胖變瘦,都是有生物學的基礎的,是不是腦子里的什么東西變了,才會這樣。
所以我才不相信什么命運天注定,我覺得給大腦改裝,人就會改變。
所以,假如我重新選擇,我沒準去學生物,腦神經之類的。
3
在催眠的課堂上,我曾經帶著學生們做過這樣的一個試驗。
前排的講臺上放著一張桌子,一排學生站在桌子前面正對著下面坐著的學員。這些學生手里拎著的一根細繩,繩子末端垂著一個小的水晶球。
“請你手握眼前的這個小水晶球,握在手心,感受它的溫度,質感,慢慢閉上眼睛,想像你的潛意識和它緊緊地關聯在一起……”
我站在旁邊,用極其輕柔的聲音仿佛在念著古老的咒語,他們聽了我的“咒語”按我說的去做,然后臺下的同學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
細線系著的水晶球在半空中擺動起來,懸轉起來,而拿著細繩的學生,手臂和手都沒有動作,保持不動。
小水晶球自動擺起來,飛快地擺動。
這不是我的魔法,也不是我的“咒語”,是人的大腦通過人的肌肉和手指末端的神經作用的結果。大腦中會形成小水晶球擺動的景象,然后將信號傳遞到手指末端,手指上密密麻麻地分布著神經元。細微的肌肉跳動讓手里的小水晶球擺了起來。
我超喜歡這種在別人看來很神奇的力量。利用科學變戲法,太有意思了。
4
一個來訪者對于自己一條受傷的大腿不能痊愈而感到特別地難過,受了槍傷,傷到了神經,很長一段時間大腿沒有知覺。他來找我做催眠,希望能通過催眠喚醒他沉睡的肌肉。
這聽起來像是巫術。
真的是這樣嗎?
在我的導語引導下,他進入催眠狀態。他的大腦構建了一副場景:陽光,午后,他奔跑在大草地上,光著腳,腳心能感覺到草尖尖扎的感覺,兩條腿奔跑的時候大腿肌肉收縮牽拉。在催眠的狀態里,他的大腿好了。
催眠結束了,他哭了,手摸著那條沒啥知覺的大腿,說,王老師你摸,有溫度,肌肉是熱的。
我把手放在他的大腿上,隔著針織面料的運動褲感受到肌肉的溫熱,像是那種剛運動完肌肉產生的熱感。
我也激動壞了。
他告訴我說,一年多了,第一次感覺到大腿肌肉有了熱度,他以前都覺得自己的這條腿已經死了。
一個45歲的警官淚流滿面。
看,人的大腦就是這樣神奇。
人體各部位在大腦皮質的投射有一定的區塊,當大腿肌肉肉神經受損時,腿部傳入大腦的神經會失去作用,而大腦內部的神經區塊通過喚起會傳出神經信號到大腿肌肉。
關于腦神經如何讓人產生動作,如何操控我們的身體,這事太讓我著迷了。
5
回想起這些片段,我會很開心,像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盒子,發現了一些我從未發現的關于自己的秘密,你也可以跟我一樣,回想一下,你對哪些事情感興趣,對于一些過程非常癡迷。這些讓你癡迷的事情可能就是你的方向。
其實這個游戲還蠻有趣的--假如我能重新選擇,我可能會去學腦神經學。這是完全不功利的選擇,與外界無關,純屬興趣--那么你呢?假如可以重選專業,你會選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