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到一位朋友抱怨說老公對她的態度沒有之前那么好了,她感覺在家里做什么都不對,家里人哪里看她都不順眼,尤其是婆婆。有一次周末老公在打游戲,從早上打到中午,可還是沒有結束的打算,于是她說到你能不能不要打游戲了,除了打游戲還能干什么。這一句話聽的老公心里特別不對勁,于是隨口而出:“你天天待家里,我只是周末放松放松都不行啊”。老公隨口的一句話她就感覺到了問題所在--是啊,自從結婚生孩子差不多兩年時間自己都沒有工作了,沒有工作就沒有經濟收入,沒有經濟收入就要處處靠老公。
在中國女人在家照顧老人孩子,老公掙錢養家已經潛移默化成為一種共識,也往往就是這種家庭矛盾更多。女人感覺自己在家既要照顧老人孩子還要打掃衛生洗衣做飯,整天忙的不可開交,她為了家庭舍棄了自己的青春和事業。而男人感覺自己整天累死累活的掙錢養家回來還要聽你的嘮叨,她就感覺自己心里很不爽。矛盾由此可見,那是大家忽略了一點,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女人在家里是做了很多,付出很大,可是你也是家里的主要消費者啊,孩子的奶粉要買吧,日常用品要買吧等等,你沒有經濟收入只有伸手向老公去要,久而久之就產生了矛盾。而且自己在家待的久了也會感到生活的枯燥,心情急躁,一切的激情的煙消云散,于是便把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對孩子嚴加管教,希望他可以出人頭地,慢慢的與孩子之間也產生了代溝,于是便把原因歸結為錯誤的婚姻,出現不能愈合的家庭矛盾。
其實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自身經濟是否可以獨立。作為一個女人,一旦經濟獨立,便不再是家庭的拖累,思想也會更加開放,人也活的灑脫。一旦經濟獨立,花錢花自己的,別人也不好說什么了。我一直很欣賞西方國家那種生活AA制,家庭成員之間相互沒有經濟瓜葛,他們把所有人放在一個平等的平臺上,平等又是一個家庭能否幸福的最重要指標。
最后祝愿所有人都實現財富自由,幸福生活從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