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中學時代,邁進大學校門,生活翻開了新的一頁,人生跨入了新的階段,莘莘學子滿懷希望和憧憬。人生理想將在這里初步確立,未來的發展將在這里奠基,新的美好生活將在這里開始。
面對新的生活環境,同學們即會感到好奇和興奮,也容易感到不適和遇到困難。盡快適應大學新生活,為今后的成長成才打下良好基礎,是同學們進入大學后面臨的首要問題。
大學有教書育人的良師。這里聚集著眾多學者和專家,他們精通本專業的基礎理論,了解最新的學術成果,具有豐富的科研實踐經驗,熟悉教育教學的客觀規律。在這些良師的指導下,通過系統的教學活動和嚴格的科學訓練,同學們可以系統準確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接近學科前沿,提高專業能力尤其是專業創造能力。同時,通過耳濡目染還能從這些良師那里學到做人的道理,培養良好的學風,接受人格的熏陶。
與中學相比,大學生活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了解這些變化,有利于同學們更好的認識大學生活的特點。
學習要求的變化。大學階段的學習,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大大增加,專業方向基本確定,需要大力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大學主要實行的是學分制,除了公共科目、學科基礎課和專業課屬于必修課之外,各專業還開設選修課,同學們可以根據個人興趣和能力選修相關課程,自由支配的學習時間增多,學習的主動性大大增強。大學圖書資料和各種信息豐富,獲取知識的渠道更加多樣化,熟練利用圖書館和互聯網搜集資料和掌握信息,成了同學們必備的學習技能。廣泛涉獵相關知識,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大學階段學習的重要特點。
生活環境的變化。進入大學以后,同學們離開父母獨立生活,許多同學還遠離家鄉,衣食住行學等日常生活都要靠自己安排。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興趣愛好、生活習慣可能存在差異,主動地加強溝通和交流,互相理解和關心成為一種需要。自理能力強的同學會很快適應,應對自如;自理能力弱的同學,則可能計劃失當,顧此失彼。因此,同學們要盡快適應新的環境,既要學會過集體生活,又要學會獨立處理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
社會活動的變化。進入大學后,黨組織、團組織、學生會、班委會等組織活動增多;由志趣、愛好相同的同學自愿組織起來的各種學生社團的活動豐富多彩,同學們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的機會大大增加。因此,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愛好、時間和精力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合理安排課余生活,鍛煉組織和交往能力。
注意事項:
盡量不要曠課。大學的空間相對寬松,不像中學那么嚴格。所以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2.自己的專業要做好筆記,平時注意劃重點3.英語和計算機要好好的學,不能馬虎,不能懈怠!4.嚴格要求自己。要自愛,不要隨波逐流,放縱自己!5.多參加學校的一些活動,培養自己的處世能力,可以開闊視野。不會產生消極或者是頹廢的情緒。6.平時盡量在圖書館學習,在大學只有圖書館有學習的氣氛,而且安靜。7.要有自己的價值觀,分清輕重主次,這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