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朋友在操場散步,走到一處欄桿那站了一會,一個大概不到十歲的小女孩過來,她笑嘻嘻的叫我們大嬸,當(dāng)時我就震驚了,我們兩個二十歲的大學(xué)生被一個小屁孩叫大嬸??說兩位大嬸怎么怎么的,沒聽清她說什么,她應(yīng)該是想讓我們讓開她想爬欄桿,? 我們都不想理她,她繼續(xù)自言自語說我們,稱呼依然是大嬸。我對她冷笑了下沒讓開,我朋友更是視她為空氣,過了一會她覺得沒趣就跑開了。
我們依然在那個位置。之后又有個女孩子過來鍛煉,那個小女孩又跑過來,也對著那姑娘叫大嬸,那姑娘很溫柔的對她說,你應(yīng)該叫我姐姐。那孩子很倔強(qiáng)的一直笑嘻嘻的叫大嬸,那姑娘繼續(xù)好聲好氣的說你這樣不禮貌的哦,叫我姐姐。那個小女孩不以為然反而笑的更歡了。
我們都看出來了她不是不知道應(yīng)該叫我們什么,她就是故意的,你越是回應(yīng)她越是生氣她就越高興,而且臨走之前還對著那姑娘說了一聲傻B。
也不知道是誰家的孩子,給人的感覺就是沒教養(yǎng),不知道如果她父母在她敢不敢這樣明目張膽罵臟話,不管怎么說孩子的一言一行,總會讓人想到她受到什么樣的教育,接觸的都是些什么人。
回去的路上,朋友對我說:真不知道這孩子長大得成什么樣,真是悲哀。遇到這樣的人要么漠視要么就暴揍她一頓走人,反正她父母也不在。如果不是看在她是個小孩子的份上,早就動手揍她了。
聰明懂事的孩子,總是惹人喜愛。
如果有一個小女孩走過來很禮貌的對我們說她想用我們的位置,即使叫我們阿姨,我想我們頂多自己調(diào)侃一句,哎呀我們90后的都成老阿姨啦。如果叫我們姐姐,那我們肯定也覺得這孩子軟萌軟萌的,覺得心都要化了。
唯獨遇到這樣一個,讓我覺得原來小孩子不全是天真無邪的,邪惡起來讓人感到惡寒。不得不說她真是給同齡人丟盡了臉,我見過很多小孩子,大概她是唯一一個讓我不想給她好臉色的小孩子,也是唯一一個我見過的沒教養(yǎng)的孩子。
說到這里我想到了盧思浩寫的一個他的故事,故事如下:
很久以前有一次學(xué)校活動,我走的時候帶了兩個氣球。
快到家時有個小女孩跑過來說,哥哥我能要個氣球嗎?
我說,可以啊。
就把兩個氣球分給了她。
走了一會聽到小女孩在背后喊,剛轉(zhuǎn)頭就看到她拿著一盒巧克力過來了。
小女孩把氣球還給我,說,哥哥,我想了想我不應(yīng)該隨便拿別人東西。
我說,沒關(guān)系的,送給你。
小女孩把巧克力雙手遞給我,特別萌,說,哥哥哥哥,我拿這個巧克力跟你換氣球。
我呆了一下,小女孩以為我不愿意,就很慌忙又著急地說,哥哥哥哥這個巧克力特別好吃的。
不知道為什么我一下子就被萌化了。
小女孩接過氣球走之前還給我鞠躬,說,謝謝哥哥。
到家之后我打開巧克力,覺得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巧克力。
從此我立下志愿:我一定也要把自己的孩子培養(yǎng)成這樣。
這個故事我一直記得。
今晚遇到這樣一個一點不懂禮貌的小女孩后當(dāng)時我就在想,以后無論怎樣,也不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