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記否,“三鹿奶粉事件”的報道席卷了各大媒體,一經披露,舉國震驚!無辜兒童由于食用含有三聚氰胺而患腎結石,健康深受影響。這也說明一個企業在畸形追求低成本帶來的高風險杠桿持平。
顯而易見,三鹿企業已經倒閉,制假領導也面臨了牢獄之災。普通乳制品的含蛋白質達到市場競爭標準成本極高,于是,昧良心的企業選擇用化學制品增加蛋白質含量,這一選擇“低成本”忽略“高風險”的錯誤管理決策,是企業的重大失誤。
“低成本”即尋找方法用最低的消耗額度來謀利,而“高風險”是這種方法連帶出來的代價風險。三鹿企業在選擇低成本時,根本沒有考慮過所帶來社會責任以及法律義務的風險,一個能日益精進的企業,必須以正確的經營方針為依托,不能單純只為了謀取利益而去管理決策,可以合理降低成本,但不能以誠信,食品安全等為代價,這樣的杠桿持平會使企業頻臨滅亡危機。
“秦商”本是陜西一個小地方倒騰貨物的小商販,在重農抑商的封建社會,不會濫竽充數一兩藥材,價格更是童叟無欺!最后壯大為全國最大的商人組織。他們靠的是追求低成本卻兼顧低風險的經營決策,如果他們當時只考慮收益,忽略一個商人的社會責任而帶來風險將會使他們在歷史上銷聲匿跡,哪里會有這般千古流傳的商業傳奇!
一個企業“風生水起”難,“一夜破產”易。而不顧他人利益和社會責任會使低成本的杠桿直接重于高風險的承受力,從而,社會輿論會譴責你,法律制度會嚴懲你。所以企業在控制最低成本時,需要將風險因素計劃在內,不能一味“無利不商”不計后果。
綜上,企業最好的管理決策是在既降低成本又持平一定能承受的風險,制定正確的經營模式,承擔社會責任,做到“不制假”、“不售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