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對書籍內容P119-120的問題與思考:
原來自己遇到的阻礙一直是問題框架下的偽焦點,平時會問到的奇跡問句,看起來目標已經很清晰,卻會掉進偽焦點的陷進中,這個愿景很可能是一個結果導向的大愿景,而并非是對目前狀況能起始去嘗試改變的一小步。
常常造成咨詢室里假大空的愿景,確實在當時來訪的心情變好了,心氣提上來了,可回到家之后卻有了深深地失落感,因為那個目標實操起來是困難的,對來訪者目前來說是要求比較高,或者暫時做不到的。
遇到的問題:在咨詢過程中,如何有覺知的看到自己眼前的陷阱,怎么樣去更細致的發覺那一小點的能讓對方看到的改變,而不是急于去尋找可能去做的事情。
焦點的精髓就在于“目標——例外——一小步”,而尋找到真正的目標,而且是可行性的,對方認可的,尤其是對方尋找到的,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一個人的自我效能也是對他而言能不能去行動起來至關重要的。
收獲:
焦點就是不斷進行目標確認的過程,尤其是面對常在問題思維的來訪者來說,看到解決之道更是不容易,焦點的咨詢就是在對方創建的無數個變化的目標時,一直拉扯,回到那可行性的目標的過程。
用焦點解決的耳朵,不斷的情境轉化,用對方的“原詞原句”去重塑目標。不斷的在時間線上的往返,未來——現在,他人——自己,不斷對自我知覺確認的過程,案主對自己角色的確認就像學生對他學習的課程的掌握,掌握了就不難了。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長期的慣性思維就是:解決問題,而焦點更重要的找到“沒有更糟”,很多事情能夠維持現狀已經實屬不易,確實是重要資源,也是難能可貴之處,也是常常被忽視的地方。
關于設置:有時候咨詢設置在面對一些例外情況,比如超時這樣的情況,常常會造成咨詢師的困擾,其實設置之外還有:人情、溫度、包容,這不僅來自除了冷冰冰的工作之外的人情味,更重要的是對自己情感的一份看見、一份陪伴、一種讓自己情感自然流露的體驗,這是愛自己、關照自己的一份覺察,也是對自己的一份允許。生命因此而美麗,而成為一個區別于他人的個體,也成為“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