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看了我的文章之后問我,考研這種事情,需要集中精力花費一定的時間,但是有很多需要你必須去做的事情,這些都會分散你的精力,那么你是如何把考研這件事堅持到最后的?
能堅持考研確實需要一定的定力,在考研的過程中經常遇到紛擾實屬正常。我覺得我并不是遵照什么神奇的秘方,然后一路讓自己走下去的,很多都是自己的習慣而已,同時也跟自己的性格有關。下面就大多數大四畢業生所面臨的情境,來說說我自己,如何克服了備考過程中的重重障礙,走到考場寫下最后的答卷。
1.向所有的親朋好友傳達你要考研的信息
目的并不是要向身邊的人炫耀自己,這樣做有幾個好處,誰試誰知道(哈哈)。第一,營造一種緊張的備考氛圍。言外之意就是,我要考研了,你們都別來打擾我。當身邊的朋友、遠在他鄉的親人都知道你在考研后,幾乎很少有人再約你出去泡吧了,曾經的“三缺一””也有人被補上了,不要沮喪,這正是你該集中精力備考的最佳時機。當親朋好友都知道你為了備考肯定沒有時間和精力用于社交,就相當于自動屏蔽了大部分的社交活動。也許一開始你并不習慣這種冷落給你的心理落差,最好讓自己忙碌起來吧,忙起來什么都忘了。
第二,自動接受他們的監督。這一點對于沒有定力的人來說非常管用。很多人需要依靠外界的刺激來監督自己,督促自己成長。當你犯懶的時候,或者突然出現在一個社交場合的時候,來自他們的提醒就像警鐘一樣地敲醒,震地腦袋一下子就清醒了。
第二,他們會給你建議,給你安慰。我記得當時我在備考時,我的表哥,還有一些已經在讀研的師兄師姐們,在得知我在考研時,很熱情地給我提供一些選擇學校、如何準備復習方面的建議。在考研的后期,經常有來自遠方朋友們的關心,心里感覺甚是溫暖。
2.制定備考計劃,做一個自律的人
你在公司里會發現,各個部門各種事項都要制定規劃書、策劃書,對于每一項規劃都做了詳細的說明,以及所面臨的風險和補救措施。制定備考計劃的確是一項讓人心煩意亂的活計,而且需要花費較多的精力,投入較多的時間,還要考慮各種其他的因素。但磨刀不誤砍柴工,前期的工作做好,會免除很多后顧之憂。根據20/80法則,有一些關鍵因素,也就是那20%,做好了會直接決定著80%的收益,這是一件非常節約時間成本的事情。
備考前期我制定了很詳細的復習計劃。主要是為專業課考試和英語考試所制定的計劃,包括考研半年度計劃、月度計劃、周計劃,以及根據周計劃細分出來的日程計劃。大致包括總目標、各科目標、復習時長、是否達標等類目。
由于學校課業負擔很重,整個考研我只有六個月的復習時間。而且不算英語和政治,我的專業課需要看的書就有三十多本,那一陣子我總是處于焦慮和痛苦之中。后來我為自己制定了一份厚重的計劃書,也就是在那時,我才知道我每科所擁有的復習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制定計劃你才能知道你當前所面臨的情境,給你帶來一種緊迫感。永遠記得烈日炎炎的八月,當同寢室的室友全部回家之后我徹夜復習的日子,當時幾乎以每天一本書的速度來為我的專業課掃盲,直到今天都為那時的自己感動和驕傲。
3.參與報班學習,掌握學習方法
很多人的心理感覺就是,不花錢的學習沒有什么壓力,花錢的學習會讓人覺得肉疼,一定會好好珍惜。這只是心理方面的作用。事實上,參與報班學習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會大大節省你的時間成本。備考時我報了英語和政治的學習班。英語的研究生考試的確很變態,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真的很重要。政治復習是花費時間最少的,我平時幾乎不復習政治考試,永遠跟著學習班的政治老師的步伐往前走。總之,充分利用學習班,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就真的會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