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傳記 | 楊貴妃不得不知的生死棋局

點擊關注藍字?

文/宋小君

? chapter 1 ?

天寶十四年,馬嵬坡。

男孩和女孩正在嘰嘰喳喳地唱著“霸王別姬”的戲文。

亂世,似乎也不能打攪孩子們的童年。

突然間,大地震動,車馬喧囂。

兩個孩子不得不停下來。

男孩膽子大,拉著女孩就往前跑,想去看看發生了什么。

馬嵬坡下,六軍肅穆,所有的眼睛都在看著同一個方向,一個女人在跳舞。

女人的舞姿綽約,步履輕盈,夢幻得不像人間。

一個男子,衣著華貴,騎高頭大馬,被簇擁在垓心,離著女人最近,卻勒住了馬,不敢再前進一步。

女子的舞步正踩在了他的心坎上,他驀地卻想起了那個名聞天下的詩人,曾寫詩贊頌眼前翩翩起舞的女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山玉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她是楊玉環,令天下“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楊貴妃。

他是李隆基,九五之尊,大唐君主,當今的天子。

現在,他卻是世界上最窩囊的男人,他將要親自下令,處死自己心愛的女人。

一曲舞畢,楊玉環停下來,面色平靜,對著李隆基盈盈一拜。

李隆基不忍再看,轉身催馬離去,幾次差點跌下馬來,幸虧被左右扶住。

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對著高力士點頭。

高力士得了令,一聲長嘆,捧著白綾,走向前去,跪倒在了楊玉環面前。

白綾上,不知什么時候,落了灰塵,高力士連忙把灰塵拂去。

楊玉環看在眼里,對著高力士微笑,說了句,多謝。

白綾套上了楊玉環脖頸。

高力士轉過身去,陳玄禮揮了揮手。

楊玉環覺得自己被推入了一片無底的虛無,四周盡是濃重的霧氣,她的身子不停地下墜,下墜。

在下墜之中,忍不住想起了許許多多的往事……

? chapter 2 ?

那一年,楊玉環十歲。

在家人的護送下,來到了洛陽。

這里是楊玉環的三叔,楊玄珪的府邸。

十歲的楊玉環此時,還不知道,當她踏進府邸的一瞬,她的命運,就要徹底地被改變了。

楊玄珪是個樂師,供職于唐樂府,常常給達官貴人演奏,技藝無雙。

楊玄珪有個徒弟,還是個男嬰之時,就被楊玄珪收養,取名蕭七。

楊玉環地到來,終結了蕭七原本無趣的童年。

有些人,一出現就帶著光環,會照亮你和你身邊的一切。

兩個孩子都年幼,很快就相熟了。

同吃同住同玩耍。

楊玄珪授課的時候,楊玉環和蕭七坐在一起,托著腮聽。

春困,誰要是先睡著了,另一個就努力撐起對方的身子,以免對方歪倒。

比起樂器,蕭七更喜歡舞槍弄棒,從后山砍了竹子,做成長槍,毫無章法地攻擊并不存在的敵人。

每次,楊玉環都會假扮被擄走的公主,讓蕭七搭救自己。

孩子們演戲的時候,全世界都是背景。

楊玄珪彈琴的時候,楊玉環就閉上眼睛聽。

宮商角徵羽,每一個音調,都有靈性,都有翅膀,能讓聽的人踮起腳來就周游四海列國。

蕭七學琴學得慢。

楊玄珪有時候發了怒,罵蕭七孺子不可教。

蕭七就和師傅頂嘴,男人本來就應該征戰沙場,建功立業,躲起來弄管弦,沒什么出息。

楊玄珪大怒,舉起藤條,就抽打蕭七。

楊玉環跪在一旁,讓蕭七認錯。

蕭七疼得咬牙切齒,兀自嘴硬,就是不肯討饒。

蕭七的屁股上上了藥,趴在床上,疼得說不出話。

楊玉環在一旁給蕭七喂飯,忍不住罵他,你是不是傻?三叔說什么,你就聽著,頂什么嘴?這不是找打么?

蕭七疼得嘶嘶地倒抽著涼氣,嘴里卻不肯示弱,我怎么想的,我就怎么說。我不會說謊。

楊玉環心疼又無奈,真是個憨貨。疼不疼?

蕭七這才點頭,疼,真疼。

楊玉環拿著扇子給蕭七扇傷口,我考你背詩吧,背詩就不疼了。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你接著背。

蕭七就忍著疼,跟著背: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盈盈……

笨!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讀書聲,朗朗地傳出來。

春去秋來,兩個孩子和園子里的花花草草一起長了起來。

每天,蕭七練完了琴,就跑到街上,看賣藝的拳師打拳,跟著人家學,凈是些鐵砂掌,一指禪,硬氣功什么的。

雙手每次都練得血肉模糊,撫琴的時候,鉆心地疼,一疼,音律就亂了。

楊玉環就訓他,你打拳就打拳,非要弄傷自己么?你弄成這樣,還怎么撫琴?

蕭七就腆著臉問,你心疼了?

呸!我才不心疼,你不好好撫琴,我怎么跳舞?

兩個人常常去給達官貴人演奏。

蕭七撫琴,楊玉環跳舞。

見過的人都說,蕭七的琴音如飛鳥,楊玉環的舞步就像是踩在了飛鳥上,輕盈縹緲,不似人間所有。

這樣的琴,這樣的舞,只有最默契的兩個人,才能催生出來,可謂大唐琴舞雙絕。

唐朝女子豪放,每次演出之后,蕭七總是會收到女孩帶花香的信箋,表達對他的愛慕之情。

楊玉環就用夸張的語氣取笑他,蕭七公子,聽你撫琴一曲,之后就茶飯不思了。不知蕭七公子有無妻室,如果沒有,小女子年方二八,愿薦枕席。

蕭七就漲紅了臉,別胡說!我才不喜歡她們。

楊玉環就眨著眼睛問他,那你喜歡誰。

蕭七一滯,我……

你說話啊。

我……不說!

看著蕭七漲紅了的臉,楊玉環就笑,憨貨,你知道為什么你撫琴的時候,我舞跳得這樣好嗎?

蕭七搖頭,不解。

楊玉環看著蕭七,道,因為不管有多少人在場,我的舞都是跳給你一個人看的。

蕭七呆呆地看著楊玉環,說不出話。

楊玉環說完,就蹦蹦跳跳地走了。

良久,蕭七才回過神來,喃喃自語,真巧,我也是只撫琴給你一個人聽的。

? chapter 3 ?

開元二十二年,唐玄宗李隆基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大婚。

咸宜公主素來聽說,洛陽有琴舞雙絕,點名讓蕭七和楊玉環來婚禮上演出。

兩個人應邀而去。

婚禮盛大。

圣上親臨。

皇親國戚都到了。

蕭七撫琴,宮商角徵羽傳出來,繞梁不絕,聽癡了在場的眾人。

楊玉環舞步飄渺,如踏飛鳥,如踩云朵,似乎一陣風吹過來,就能飛向天際。

在場的人們都看傻了眼。

尤其是男人。

眼睛被拴在了楊玉環身上。

武惠妃的眼睛,卻一直在盯著兩個男人看。

一個是當今圣上,唐玄宗李隆基,自己的丈夫。

另一個是自己的兒子,咸宜公主的胞弟,壽王李瑁。

丈夫和兒子的眼神,始終沒有離開過正在起舞的楊玉環。

丈夫和兒子的心事,總也瞞不過妻子和母親。

武惠妃不動聲色,心里卻有了計較。

婚禮結束后,武惠妃單獨見了兒子李瑁,劈頭就問,你喜歡那個跳舞的女子?

李瑁不敢馬上回答,愣在那里。

武惠妃道,你也到了婚嫁的年紀,既然你有中意的女子,那我來做主吧。

意外之喜,讓李瑁不敢相信,眼前再一次浮現出楊玉環的舞步,腦子里恰到好處地蹦出來洛神賦里的句子: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

這樣的女子,能成為自己的妻子,怎能不令人欣喜若狂?

人的命運似乎總是在平凡的一天被改變。

此時的楊玉環和蕭七還渾然不覺,像往常一樣打打鬧鬧。

剛才我彈得如何?

談得好是好,可我總覺得好像少了一些什么?

少了什么?

我也說不上來。我呢,我跳得好嗎?

好。

你除了“好”,就不會說點別的夸我的話了嗎?

就是好。

憨貨!

李隆基聽完武惠妃的話,出神了半晌,看到武惠妃正盯著自己,才連忙咳嗽一聲,道,皇子的婚事,就按愛妃說的辦。

圣旨下來的快,楊家上下一片歡喜。

如此殊榮,會改變整個楊家的命運。

楊家上下,人人看楊玉環的眼神都變得仰慕、尊敬,甚至帶一絲嫉妒。

楊玉環身上似乎有了某種光環。

她正被家人們團團圍住,向她道喜。

楊玉環應接不暇地回應著,房子人滿為患,她心里卻空蕩蕩的。

此刻,蕭七正一個人在后院發了瘋一樣劈柴,手都磨出了血泡。

不知道劈了多久,柴已經高高地聳立了起來。

身后,多了一個人。

蕭七聞到了楊玉環身上特有的香氣,沒有回頭。

楊玉環站定,也沒說話。

兩個人沉默以對。

恭喜你啊壽王妃。

楊玉環沒說話,只是拉起來蕭七布滿血泡的手,輕輕地吹著,從衣袖里取出布條,替他包扎。

蕭七心如刀絞,甩脫楊玉環的手,大步離開。

楊玉環呆呆地站在那里,面色平靜,身影卻蕭瑟無比,她走上前去,握住斧子的柄,上面隱隱傳來一股溫熱,楊玉環一聲輕嘆,驚起了一只落在樹枝上歇腳的鳥。

楊玄珪給楊玉環遞茶,環兒,楊家的命,從今天開始,就拴在你身上了。

楊玉環接過茶,沒飲,輕聲道,我是楊家的女兒,我知道該怎么做。

楊玄珪欣慰,你是個聰慧的女子。多余的話,我就不說了。蕭七這里,我會替他尋一門好親事,你且放心。

楊玉環手里的茶杯抖了一下,茶水灑出來,道,蕭七性子烈,就有勞三叔照料了。

大婚前,楊府上下,大紅色鋪滿了角落,所有人都很忙碌。

蕭七站在楊玉環的閨房之外,遠遠地看著,從不靠前。

有時候,蕭七和楊玉環會遠遠地對望一眼,千言萬語都藏在了眼神里。

兩個人離得很近,卻又很遠。

蕭七這才明白,古詩十九首里,那一句“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到底是什么意思。

? chapter 4 ?

楊玉環出嫁那天,盛大無比,人聲鼎沸。

皇子大婚,自然不同于尋常百姓。

人人都爭睹王妃的盛世美顏。

街巷上,人滿為患。

楊玉環坐在轎子里,等待著自己命運的降臨。

蕭七沒有去送。

他不能,不敢。

他自幼什么都不怕,現在卻像個懦夫。

一個人在空無一人的府里,撫起琴來,琴音飛出去,眼前似乎憑空出現了一個正在跳舞的女子。

那是離著他越來越遠的楊玉環。

李瑁將楊玉環引進了壽王府。

新婚之夜,李??粗缁谰欤闹袣g喜,卻沒有新郎的那種急迫,只是柔聲問了一句,環兒,你想不想家?

楊玉環輕輕點了點頭,努力把眼淚鎖在眼眶里。

李瑁輕聲道,以后這里就是你的家了。

李瑁的身子壓上來的時候,楊玉環的眼神越過他的肩膀,穿透了屋頂,看到了夜空中的牽??椗牵坏螠I終于從眼角跌落下來,滲入了繁花錦簇的被衾之中。

新生活撲面而來。

李瑁對楊玉環恩寵有佳。

楊玉環也盡著一個妻子的本分。

晚上,提起筆來,想要給洛陽寫信。

可總是找不到合適的語氣。

倒是三叔寫信過來,告知楊玉環,家中一切安好,末了在提及一句,我與蕭七每日精研音律,頗有所得。家中一切安好,勿念。

楊玉環把信中有關蕭七的句子,反復讀了幾遍,心里說不上來是什么滋味,有點釋懷,又有點心酸。

忍不住自己感嘆,哎,女人的心思啊。

李瑁告訴楊玉環,我喜歡看你笑。

楊玉環臉上就從來不露愁容。

但眼神里卻還是藏不住的寡歡。

李瑁都看在眼里。

一日,李瑁告訴楊玉環,我知道你雅好管弦之聲,我特意請來一個樂師,給你助興。

楊玉環不甚有興趣,但又不能壞了李瑁的興致,強打起精神,勉強出席。

等到樂師上前,楊玉環抬起頭,心里的五味都涌上來。

樂師不是別人,正是蕭七。

蕭七看起來,消瘦了不少,作揖行禮,給壽王和王妃請安。

一個稱呼,就能把兩個人隔開一座山。

楊玉環握緊了拳,盡量讓自己的身子不要抖,指甲狠狠地扎進肉里。

蕭七開始了演奏,曲調之中,滿是和楊玉環的點滴。

此刻,楊玉環知道以前蕭七的琴音里少了什么了。

少了一個“情”字。

現在,他琴音里,有情了。

楊玉環知道,這些情,濃烈到這樣的程度,都是來自于她。

男人總是因為一個女人變成熟。

楊玉環不肯讓眼淚流出來,不敢讓身子抖,努力控制自己,只有頭上的金釵,似乎感知到了某種激蕩在主人身體里的情緒,輕輕地顫動。

李瑁開了口,環兒舞步天下無雙,何不趁這個機會,上前去跳一支舞?

楊玉環一愣。

李瑁看著楊玉環,溫和地笑

楊玉環點了點頭,起身的時候,差點摔倒,幸虧侍女及時扶住。

楊玉環走上前去,眼神看進蕭七眼睛里,差點就要融化在里面。

請問娘娘要跳什么曲子?

跳“孔雀東南飛”吧。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一人撫琴,一人跳舞。

這個時刻,是只屬于兩個人的。

其他所有,都淪為故事的幕布。

李瑁也看得呆住,方才信了人間亦有神跡。

最后一個琴音彈完,楊玉環也跳完了最后一步。

兩個人長久對望了一眼,恨不得就此雙雙死去。

楊玉環經不住這樣強烈的情緒,再無力氣,整個人軟在地上。

蕭七下意識地要去扶,邁出了一步,卻又硬生生停住,整個人僵在了原地,心如刀絞。

侍女們連忙跑過去扶起王妃。

李瑁急忙問,環兒無礙吧?

楊玉環答,不妨事。只是很長時間不跳了,有些腳軟。

李瑁這才放心地鼓起掌來,問蕭七:

是樂師的琴聲好,還是王妃的舞步好?

蕭七作揖,沒敢看楊玉環,自然是王妃的舞步好。

李瑁很高興,當即賞了蕭七。

蕭七謝了恩,不敢再看楊玉環,楊玉環也不敢再看他。

兩個人都是一樣的心思,怕多看了一眼,就拆分不開了。

蕭七低著頭告退。

楊玉環低著頭,看自己的衣襟。

等等。

李瑁突然叫住蕭七,蕭七一呆,轉過身,低著頭。

李瑁道,樂師琴音妙絕,不知道是否愿意留在王府,給王妃奏琴?

蕭七和楊玉環同時一驚。

不敢相信會有這樣的好事。

蕭七跪在地上,對李瑁行禮,愿意。

蕭七留了下來,成為了壽王府的樂師。

每天,都給楊玉環奏琴。

為了避嫌,蕭七撫琴給楊玉環聽的時候,兩個人從不交談一句。

只用眼神、樂曲和舞步交流。

那是只屬于他們兩個人的語言。

外人大概永遠也破譯不了。

李瑁生性溫和,行事妥帖,也沒什么大的野心。

平日里,得空就和楊玉環一起聽蕭七奏琴,看楊玉環跳舞,斗酒十千。

一次,李瑁大醉,躺在楊玉環懷里,對她說,環兒,你是我在這個俗世的出口。

楊玉環并不能準確地理解李瑁的意思,但她知道,她給了李瑁一個出口,就好像蕭七也是她的出口一樣。

李瑁迷迷糊糊地道,環兒,你要是在府里氣悶,就換了便裝,去街上走走。讓蕭七可以陪你。

李瑁如此信任,讓楊玉環和蕭七受寵若驚。

誰也不想做出對不起壽王的事。

兩個人懂得知足。

這樣的局面,已經是上天的恩賜。

能相思相望,即便是不能相親,又有何妨?

每一天的相見,都是偷來的。

五年光陰匆匆而過。

? chapter 5 ?

開元二十五年,一個深夜。

李瑁被叫醒,急召他入宮。

楊玉環朦朧中醒來,李瑁讓楊玉環接著睡,楊玉環堅持起來替李瑁更衣。

送到門口,見外面夜色濃重,一如看不到頭的命運。

楊玉環隱隱有不好的預感。

李瑁進了宮,驚聞其母武惠妃薨逝了。

李瑁悲傷過度,暈厥在地。

武惠妃是李隆基最寵愛的妃子。

武惠妃的離世,讓李隆基深受打擊,宣布厚葬武惠妃,大赦天下。

大葬之后,李瑁強撐著的力氣終于用盡了,病倒。

楊玉環悉心照料。

李瑁形銷骨立,對楊玉環吐露心聲,我雖然貴為皇子,但骨子里卻是個弱小之人,如今沒有了母親的庇護,對這塵世,也不由得害怕了起來。

說著,看了楊玉環一樣,環兒,幸好,我還有你。

楊玉環抱住李瑁,安慰,我就在這里。

男人愿意把脆弱展示給一個女人看,那就是真的愛她。

武惠妃薨逝之后,李隆基終日郁郁寡歡。

后宮佳麗三千,卻沒有一個中意的。

世上好看的肉體應接不暇,有趣的靈魂卻少之又少。

有一天,聽宮廷樂師奏樂,李隆基猛地想起了,當日在咸宜公主婚禮上,那個跳舞的女子。

她叫什么來著?

左右連忙答道,叫楊玉環。

皇帝想要什么,是不需要自己開口的。

許多人比皇帝自己還要明白他的心思。

這是權力的好處。

總是容易輕易得到一些珍貴的東西。

很快就有人進言,楊玉環姿質絕佳,適合入宮,陪伴圣上。

李隆基畢竟要顧忌自己的身份。

楊玉環到底是兒子的妃子,不可如此草率地決定,沒有當即答允。

很快,一紙詔書進了壽王府。

內容簡單,武惠妃薨逝,敕書楊氏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真”,為武惠妃祈福。

蕭七立在一旁,嘴唇咬出血來。

楊玉環呆立。

大病初愈的李瑁,接了圣旨,送走了傳旨的人,一口鮮血吐出來。

不知道是天意弄人。

還是人意弄人。

辭別前夜。

李瑁和楊玉環房中對坐。

李瑁說,原本想給你一方天地,讓你安心生活。可現在……

楊玉環止住了李瑁,王爺能給的,都給了。玉環知足了。此后,還請王爺保重。

李瑁抱緊楊玉環,用幾乎聽不見的聲音自言自語,我的出口沒有了。

當天夜里,李瑁換了一個人一樣,近乎兇殘地沖撞著楊玉環的身子。

楊玉環坦然承受,她沒有說出來的話是,玉環心已有所屬,這也是我能給你的全部了。

蕭七,在風里面,呆立了一整夜。

第二天,等楊玉環醒來,李瑁和蕭七都已經在等。

李瑁替楊玉環打點了行囊,道,吃穿用度,都在里面,要是還缺什么,盡管派人告訴我。

楊玉環謝恩。

蕭七立在一側,不敢上前,只能遠遠地觀望。

此時,李瑁卻一揮手,蕭七,你再來彈奏一曲如何?

蕭七奏琴,近乎用了全力,指尖被琴弦磨破,流出血來,紅了琴弦。

楊玉環聽在心里,把所有的痛,都盡可能鎖住,她要留著這些痛,沒有人的時候,獨自享受。

一曲彈完,錚的三聲響,琴弦應聲斷了三根。

在楊玉環聽來,那就是告別了。

李瑁卻突然開口,環兒,蕭七,我對不住你們。

楊玉環和蕭七同時悚然一驚,不知李瑁為什么突然說出這樣的話。

李瑁難掩心痛,接著道,以后,你們兩個人的命,我就做不了主了。不過,我已經奏請父皇,說環兒喜歡音律,請樂師蕭七跟隨。

蕭七和楊玉環聽著,都呆住了,原來,他什么都知道了。

兩個人雙雙跪倒在地,叩首,謝謝王爺周全。

李瑁看了楊玉環一眼,嘆了口氣,轉過身去,揮了揮手,走吧。

楊玉環成了女道士,道號太真。

蕭七侍奉左右,也入了道籍。

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

這時候,能做的,只有用一萬分的力氣珍惜當下。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蕭七和楊玉環又可以獨處了。

道觀,就是他們的小世界。

除了奏琴,跳舞,楊玉環迷上了種花草。

蕭七便和她一起,在道觀之中,種滿了各色桃花,桃紅、嫣紅、粉紅、銀紅、殷紅、紫紅、橙紅、朱紅。

春天一來,桃花燒遍,美得令人肝兒顫。

蕭七得了珍惜的桃種,種出來的桃花,嬌艷異常。

一日,天氣晴好。

得了空,蕭七奏琴,楊玉環便在落英繽紛中翩翩起舞。

圣旨毫無征兆地來了。

兩個人不得不停下來。

詔楊玉環三日內入宮。

等到宣旨的人走了以后,兩個人沉默不語。

恰巧起了風,眼看著要下雨,此種桃花竟然紛紛閉合,如同害羞一般。

蕭七和楊玉環都看向了閉合的桃花,都呆住。

蕭七道,也許是你跳舞的時候過分好看,連桃花也輸給了你,不由得就害羞了起來。

楊玉環笑了,憨貨,凈會瞎說。

兩個人靠在了一起,誰也不再說話。

天地之間,只有風,雨和一株株會害羞的桃花。

李隆基賜給李瑁一個新的妃子,封為壽王妃,一切不言自明。

李瑁當天又吐了血,但還是謝了恩。

回到楊玉環的房間,擺設沒有動過,楊玉環用過的琴,似乎還在錚然作響。楊玉環身上的味道仍舊飄散在角落里。

李瑁一個人,關上門,在房間里發呆。

而太真觀中,另一個男人也在睹物思人。

世界上,有時候,就會有這種奇妙的聯系。

譬如,兩個男人,都在為了同一個女人傷心。

楊玉環入宮,被封為貴妃。

李隆基對楊玉環珍愛非常。

聽說了楊玉環喜歡桃花,便在御花園之中,種滿了桃花。

為了提防鳥兒啄傷花草,李隆基下令,在御花園所有的樹上,都掛上金鈴。

風一吹,御花園中,鈴鐺作響,桃花紛飛,宛如仙境。

六宮粉黛在楊玉環面前,似乎都失去了顏色。

男人在熱戀之中,眼睛里容不下別的女人。

雖然對楊玉環極盡恩寵,但李隆基仍覺得不夠,因此重用楊家士人。

封楊玉環的族兄楊國忠為宰相。

整個楊家,因此而得勢。

楊玉環謝恩。

李隆基對楊玉環道出真心:

武惠妃離世之后,朕被困在一片汪洋之中,直到你出現了,你就是我的一艘船。

楊玉環心中難過,可我卻把蕭七丟在了海里。

? chapter 6 ?

八月十五,中秋。

李隆基和楊玉環賞月。

楊玉環看月亮懸上中天,想起蕭七,此時,他也和我一樣,看著同一個月亮吧。

李隆基看身邊美人,看月亮,心有所感,道,月中有嫦娥,我身邊有玉環,我不輸九天仙人。

當天夜里,與楊玉環無限溫存。

李隆基做了一個夢。

夢見自己進了月宮,云霧中,到處都是仙樂飄飄,又見到了嫦娥仙子。

李隆基默默地記下弦樂的譜子。

醒來之后,連忙吩咐人準備筆墨,將曲調記了下來,名曰《霓裳羽衣曲》。

找了個好天氣,召見楊貴妃,親自給貴妃插上金釵,命樂師奏霓裳羽衣曲,環兒,為朕舞一曲。

楊玉環聽見了樂聲,想起蕭七,心中感喟,把所有思念都化在舞步之中。

見楊玉環跳得如此動情,李隆基也被感染,對左右說,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

而此刻,正在跳舞的女子,心里想著的卻是另一個人。

癡兒女,無論身份地位,總是被情愛折磨。

其時,宮中并沒有冊立新皇后,宮人們都稱呼楊玉環為娘子,宮人們都知道,楊貴妃實際上身居皇后之位。

一個秋天。

據說民間有一個樂師,養了一只白鸚鵡,樂師彈奏之時,白鸚鵡展喉而歌,實為天下奇景。

李隆基聽說后,召入宮中演奏。

是蕭七。

楊玉環幾乎坐不住。

蕭七彈奏,白鸚鵡歌唱,如泣如訴,聽得楊玉環心潮波動。

只是,此刻兩個人的距離,更遠了。

李隆基十分激賞,重賞蕭七,要把白鸚鵡留在宮中,陪伴楊貴妃,賜名白鸚鵡“雪花娘”。

匆匆一面,沒說一句話,蕭七就被送出了宮。

蕭七走后,楊玉環心中波瀾不定,不知道此后再見面,又是什么時候。

大病一場。

李隆基急壞了。

楊玉環請求,我想回一趟太真觀,為皇上和我自己祈福。

李隆基當即應允。

太真觀中,兩人相見,一別如雨。

只顧著看對方,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此后,楊玉環想方設法出宮,甚至不惜三番五次和妃子們發生沖突。

李隆基沒想到楊玉環如此善妒,一怒之下,將楊玉環逐出宮門。

只有這樣,楊玉環才能如愿見到蕭七。

蕭七當然知道這樣來之不易的見面,對楊玉環來說有多危險。

伴君如伴虎,如此三番五次觸怒圣上,環兒有性命之憂。

蕭七告訴楊玉環,我不能總是一味地苦等。我想離你近一些。

楊玉環不解,你要去哪?

蕭七道,男兒建功立業,自然是南征北戰。如果我立了戰功,成為武將,就可以常常入宮了,到時候,我們會有更多見面的機會。

楊玉環搖頭,沙場之上,兵器有沒長眼睛,萬一你受了傷怎么辦?

蕭七看著楊玉環,可我總要做點什么,不然我活不下去。

楊玉環只能抱緊蕭七。

李隆基思念楊玉環,每次一怒之下把楊玉環逐出宮門,沒過幾日,又后悔了,急召楊玉環回宮。

蕭七進了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的隊伍,成為陳玄禮的部下。

因作戰驍勇,跟隨陳玄禮出生入死,很快就被提升為副將,伴隨陳玄禮左右,陳玄禮對其青眼有加。

? chapter 7 ?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

早已按捺不住的叛將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名,發動叛亂,率軍直搗京師長安。

天寶十五年,安祿山的叛軍攻破長安門戶潼關,致使長安無險可守,眼看著長安就要淪陷。

李隆基驚慌失措,命陳玄禮集合禁軍,重賞,挑御馬九百匹,帶上楊玉環,太子等宮中大臣,家眷,倉皇出逃。

安祿山攻破長安。

長安城內,一片混亂。

李隆基一路奔逃,征召當地官吏前來護駕,可是竟無一人前來。

日上三竿,李隆基還沒有吃飯,饑腸轆轆。

楊國忠只好用隨身攜帶的銀兩,買來胡餅。

李隆基和楊玉環就在馬車里,分著吃了。

見楊玉環長途奔波,花容失色,李隆基嘆息,環兒,苦了你了。

楊玉環笑,就當是出來玩耍。何苦之有?

李隆基為之展顏一笑。

晚上,沿途的百姓聽說皇帝來了,還沒有吃飯,都帶著粗茶淡飯趕來,獻給皇帝。

皇子皇孫們餓的慘了,也顧不得了那么多了,直接用手往嘴里塞,爭搶飯菜。

李隆基見到這樣的慘象,忍不住落淚。

楊玉環替李隆基擦去眼淚,輕聲安慰,一時受辱算不得什么,請圣陛下保重龍體。

一路上,官吏士兵,跑的跑,逃的逃。

逃到馬嵬坡,官員和將士們,又餓又累,幾近崩潰。

不知是誰振臂一呼,六軍隨即嘩變。

陳玄禮見勢不妙,當即提議,事到如今,一切都是奸相楊國忠的過錯,將士們隨我斬殺奸臣。

亂軍之中,將士們高喊“楊國忠與胡人謀反”,楊國忠還沒有反應過來,便被亂箭射于馬下,死于亂軍之中。

蕭七趁亂沖進楊玉環所在的驛站,來不及多說,告訴楊玉環,楊國忠已經被殺,現在趁亂,我護送你逃跑吧。

楊玉環道,現在我走了,事情就更沒法收場了。

六軍包圍了李隆基。

李隆基只身走出來。

陳玄禮替將士們請求李隆基,楊國忠謀反,已被誅殺。如今這個局面,楊家脫不了干系。眾怒難犯,請圣上以社稷為重,處死楊貴妃,給六軍將士一個交代。

李隆基聽完幾乎跌倒。

高力士只好勸李隆基,如今,只有這個辦法了,請圣上盡快決斷。

李隆基沒有回話,只是道,我要見玉環一面。

李隆基召見楊玉環。

卻無論如何也開不了口。

你怎么忍心跟你所愛之人說,你要她死?

楊玉環早已聽說,拜倒在地,玉環不過是個女人,陛下請以天下社稷為重。

李隆基說不出話。

高力士聽見外面喧嘩,只好催促,請圣上決斷。

李隆基不答。

楊玉環看在眼里,對高力士道,陛下答應了。

高力士看向李隆基,李隆基近乎是用盡全身力氣地點了點頭。

楊玉環再拜,跟隨高力士離去。

李隆基跌倒在地。

此時,蕭七跪倒在陳玄禮面前,以頭搶地,血流滿面,我和楊玉環自幼青梅竹馬,聚少離多,現在讓我看著心愛之人身死,我實在做不到。請將軍念在我隨你出生入死的份上,放玉環一條生路,我愿替她死。

陳玄禮搖頭不答,命人將蕭七綁了起來。

楊玉環請求為李隆基再舞一曲。

其實是想跳給蕭七看。

李隆基騎在馬上,心中響起了霓裳羽衣曲的調子。

眼前正在起舞的女子,很快便要天人永隔,死在自己手里。

李隆基不忍再看,轉身催馬離去。

楊玉環勃頸上套上白綾,在濃霧中的虛無里下墜,不知道何時才能墜入谷底。

陡然間,身子一滯,似乎被什么拉了一把。

眼前濃霧漸漸散去,眼前,一個人的臉,清晰起來,發覺自己正躺在一個人懷里,是日思夜想的蕭七。

見楊玉環醒來,蕭七松了一口氣,輕聲道,我帶你走。

陳玄禮脫去盔甲,在李隆基面前叩頭謝罪。

李隆基沉浸在哀傷之中,心如死灰,強打起精神,慰勞六軍。

陳玄禮率眾高呼萬歲,六軍繼續前行。

馬上,李隆基無數次回頭,眼前盡是楊玉環跳霓裳羽衣的影子,幾次差點跌下馬來。

蕭七和楊玉環平民打扮,一路難逃。

路上,蕭七道,雖然不應該說這樣的話,但直到此時,我才覺得,你是我的。

楊玉環抱緊了蕭七,仍舊驚魂未定。

此后,李隆基回京,第一件事,便是派人去馬嵬坡尋找楊貴妃的尸身,卻一無所獲。

李隆基憂悶欲死。

一個宦官,于馬嵬坡亂軍之中,拾到一個貴妃的香囊,獻給了李隆基。

李隆基把香囊藏進自己的衣袖,隨身攜帶,日夜不離身,但仍舊解不了對楊玉環的思念之苦。

于是,詔令天下畫工,都來瞻仰楊貴妃生前的畫像,命令他們替楊貴妃畫像,越多越好,越像越好。

李隆基將這些畫像掛在宮中,白天看,晚上看,邊看邊唏噓不已。

? chapter 8 ?

蕭七和楊玉環一直往南走。

變賣行囊的時候,卻被一個瞻仰過楊貴妃畫像的畫工發現。

畫工覺得找到了進身之階,當即密報給知府,知府邀功心切,派人追殺蕭七和楊貴妃。

蕭七奮力反抗,卻仍舊被追兵抓捕,連同楊貴妃一起,被送往長安,并派人快馬加鞭,告知圣上。

押送路上,蕭七在囚籠之中,對在馬車上的楊玉環喊,這次就算死,我也不會再離開你了。

楊玉環回應,有你,去哪里我都不怕了。

李隆基聽聞楊貴妃沒有死,欣喜若狂。

當即就喬裝,出了宮禁。

見到原本豐滿,現如今瘦弱不堪的楊玉環,李隆基恍如隔世,禁不住悲從中來,抱緊楊玉環痛哭不已,環兒,跟我回宮吧。

楊玉環放開李隆基,拜倒在地,玉環不能跟陛下回宮了。

李隆基呆住。

知府把蕭七帶上來,蕭七見到李隆基,不肯跪。

李隆基道,你救下貴妃有功,要什么犒賞朕都給你。

蕭七昂頭,我只想跟陛下說一句話。

你說。

你是九五之尊,不可能為了心愛之人去死。但,你至少應該保她周全。

我是一介草民,為了保護她,我隨時可以赴死。

這一點,我比你強。我不能再把環兒交給你了。

李隆基啞口無言。

楊玉環跪倒在地,陛下,我和蕭七青梅竹馬,三十余年來,聚少離多,嘗盡了分別之苦。玉環也陪著圣上這么多年了,請陛下成全我們,就當我已經死在了馬嵬坡吧。

李隆基將楊玉環扶起來,未發一言,替楊玉環擦去臉上的污跡,長嘆一聲,轉身離去。

人的步子原來可以這樣沉重。

三日后,楊玉環和蕭七被人送到了碼頭。

上了遣唐使返回扶桑的商船。

遣唐使告訴楊玉環,陛下密令,為了保護你們,送你們二人遠赴扶桑。

楊玉環對著天子所在的方向,拜倒謝恩。

長安,宮禁之中。

李隆基雙手捧著那只叫雪花娘的鸚鵡,鸚鵡已經死去多時。

李隆基親手將鸚鵡埋在了御苑中的桃花樹下,稱鸚鵡冢,以此來紀念楊貴妃。

這是只屬于他一個人的傷感。

大海之上,蕭七和楊玉環立在船頭,穿過濃重的海霧,看見陽光漸漸顯露出來,二人緊緊相擁。

商船將蕭七和楊玉環送至扶桑,一個名叫“油谷町久津”的地方,兩個人住了下來。

從此以后,不知所蹤。

油谷町久津,至今有楊貴妃墓。

日本的楊貴妃墓

(完)

宋小君:作家、編劇、詩人,當當網2016年度影響力作家。代表作品:《玩命愛一個姑娘》《我覺得我會永遠生猛下去》《一男三女合租記》《愛看月亮的豬》等。

文章選自宋小君新書《愛看月亮的豬》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606評論 6 533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582評論 3 418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540評論 0 376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028評論 1 314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801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223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94評論 3 442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42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76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800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9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43評論 5 36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33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6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926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702評論 3 392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91評論 2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