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子在桑葉上行走,小編在地球上旅游,嗨,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
岳母80歲的生日在8月4日,正好是七夕節。
沒有隆重的生日宴,子女們都忙,陪在身邊的就只有老大和老二兩個女兒,還有我這個大女婿。
看著黯然神傷的岳母我提議自駕外出去德昌游玩。
沒有準備,也沒做攻略,說走就走,午飯后我們在明晃晃的太陽光照下出門了。
西昌前往德昌有兩條線可選,一是G5京昆高速,67公里,40分鐘左右可到達;一是108國道,65公里,1個半小時可到達。
短時間出門游玩,不趕時間,我們決定走108國道,和曾經多次來來往往的那條老路打打招呼、敘敘舊。
從西昌市區走上108國道還是費了些時間。健康路出來,拐上城南大道,經火把廣場后走進觀海路,在邛海賓館后門處并線入108國道,再行駛幾公里來到地名叫缸窯的岔路口。
這段10公里的路程在城區穿越,車多人多紅綠燈多,特別是在月色風情小鎮處因車輛掉頭設置的原因堵車很嚴重,晚飯后情況更為糟糕,有時車輛被堵成一兩公里的長龍,引起了廣大游客和市民的吐槽和不滿。
在缸窯岔路口,向左是前往普格、寧南方向的G248,直行是前往德昌、會理的G108。
分路后的路況不錯,全是機拌機鋪的瀝青路面;道路拓寬了不少,標志標線清晰可見;路兩邊的行道樹在微風中搖搖擺擺如舞者般婀娜多姿;新農村住宅錯落有致在田間地頭排列,路邊的小攤販鱗次櫛比,擺放著水果、時令蔬菜和自制的葡萄酒,景象熱鬧非凡。
大營農場、505岔路口、西溪鄉、黃聯關鎮、黃水鄉,這些熟悉的地名在車窗外閃出后又匆匆隱退。大營農場附近一帶的自制葡萄酒極具特色,公路兩邊形成了自然的”葡萄酒長廊“,很受游客的青睞(走高速公路就享受不到這樣的待遇);505路口是通往西昌經久工業園區的又一條通道,大貨車居多,與G348并線后可前往鹽源、瀘沽湖;西溪鄉再往里走就是安哈鎮,這里極具民族特色,彝族美食讓人難忘,”仙人洞“里千奇百怪,高山蕎麥花開引游人,玩水消夏好去處;黃聯關鎮的”土林“景觀雖小但凸顯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季節水果石榴已經成熟開始下樹,路邊村民開始擺攤攬生意。
在快到黃水鄉的阿七大橋路口,老伴她們發現有人在賣菌子,立即叫停車看品相、討價錢,結果是品相也不好價錢還挺貴,沒下手。
正準備上車走人,看見停車旁有一打米房,有當地村民正在打”自用米“。看看米粒飽滿,打米的老鄉說可以勻些給我們,老伴爽快付了160元買了100斤。
100斤大米放進后備箱,仿佛車上又多了一位乘客,一下就感覺沉甸甸的。
穿過上跨的鐵路橋,黃水鄉到了。
沒遇上趕集,街上和公路兩邊顯得十分的冷清。公路的左上方有一個”龍泉人家“,生意不錯,節假日帶孩子來游玩的西昌人特別多,可以沖浪、吃美食,環境也不錯,很多外地游客也慕名而來。
還有一條打柴溝,小溪水清澈見底,原汁原味,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
過了黃水就進入德昌縣境內,德昌麻栗鎮與黃水交界。
麻栗大高橋周邊開了大大小小不少的羊肉館子,好吃,深受貨車司機和游人的喜愛,經常過 往常會看見餐館門口停放的車輛不少,成了當地部分村民致富的產業。
外面的鋪面極不起眼,用破爛來形容也不為過,但就是這破爛的鋪面卻成就了背后的樓房,讓人感嘆不已。
羊肉是現殺的,用螺髻山上流淌下來的清泉水熬煮,不用添加任何香料,原汁原味的羊肉清香味就撲鼻而來,沁人心脾。
三個菜必點:羊肉湯鍋(人少可以吃碗碗羊肉)、炒羊肝、羊血湯。
蘸水調料也是十分齊備,可按照各自喜好來添加,自制豆瓣醬和胡海椒面千萬不能少。
這里還建有一個自駕游營地,雖然不大,但設施齊全,為自駕游愛好者提供了方便。
橋頭旁有一條岔路,是去老鷹溝景區的鄉村路,大概有七、八公里,也是玩水、消夏的好地方,去年因疫情原因沒能進去,結果折返去了黃水的打柴溝(前面有游記介紹)。
從這里到德昌就只有17公里的路程,道路沿安寧河順流而建,到德昌時水、路緊緊相依,安寧河穿城而過,把德昌分隔為河東和河西。
喜歡小編文章,我們明天去德昌的茨達看看,這里才是避暑的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