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對“慈不帶兵,義不養財”
慈不帶兵,義不養財:
慈不帶兵:顧名思義,就是指慈善心腸的人不能帶兵打仗,即使帶了兵,也只會吃敗仗。
義不養財:則是指如果為人處世太過于義氣,就很難經商掙錢的。
這個觀點先是在“戰場”流傳,再是在“商場”甚至“職場”流傳,似乎被尊為經典,我卻有不同的看法。“慈”真的不能不帶兵?“義”真的不能養財?
先說慈不帶兵,翻開歷史,一代代帝王將相歷歷在目,有政天下,也有宅心仁厚。但大凡能深得民心,長期統治一時的大多都為恩澤天下,愛兵愛民之輩。電影“赤壁”中:周瑜的幾個士兵偷了老農的牛,腳上有泥,于是周瑜讓其他士兵都從泥里走過,這樣就分不出是誰偷了牛,這幾個偷牛的士兵就不會被眾人恥笑。這樣的大慈,讓士兵非常感恩,士兵的戰斗力也大大提升。給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為什么非要以暴制暴、趕盡殺絕呢?
在職場,很多的領導也是非常信奉“慈不帶兵”,盲目的強勢,員工犯了小錯,就大肆吼罵,似乎是為了殺雞儆猴,不曾想這樣做只會讓團隊反感,人心渙散。
再說義不養財,這個簡直荒唐的理論流傳的這么久,簡直就是對中華五千年文化的侮辱。這句話無疑是告訴我們“無商不奸”。而今天,我們看到,真正能夠取得巨大成就的商人、企業家,恰恰是最懂得“義”的。義:義薄云天,誠信也。遠的不說,汶川地震救災中,王老吉等企業,出手就是一個億,這種磅礴大義,使得王老吉銷量劇增。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為人更是要義氣。比爾蓋茨大學輟學創業,一呼百應,馬上就來了好朋友愿意一起,保羅·艾倫就是其中的一個。柳傳志早年退位,牛根生不要公司的一分錢股票,都顯得有些義氣,但他們真的沒有”養財”嗎?
總結:隨著80后、90后登上歷史舞臺,很多老的觀念是要改一改了。團隊不能只靠強勢來帶了,錢也不能只靠奸商的伎倆來賺了。當然團隊力還是不能缺強勢的執行力,企業里還是不能缺經商之道,市場策略,銷售技巧。這個時代,我們應該更清晰的,多角度的來認知什么是大慈,什么是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