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關于看動畫片,看電視這件事從寶寶兩歲開始我就開始各種執行,然后被打破,然后搞得……你懂的。
? ? ? ? 其實制定、執行規則很簡單,但難得的執行時遇見孩子情緒波動你能不被影響,堅定而溫柔一次容易,次次都做到很難。
? ? ? 所以我這里更想分享的是當我面對孩子的情緒洶涌時我的做法:畫畫或書寫
? ? ? 在他情緒還沒有翻涌起來的時候,我更多的是書寫,寫下他的需求和我們的約定:比如:用兩天24、25號(周三和周四)的四集動畫片換今天多看一集動畫片。
? ? ? 這個書寫的過程他會被書寫這件事吸引,然后注意到我寫的內容。這個過程對他來說也是個冷靜的過程,因為三歲半的孩子道理基本都懂,冷靜下來有時候就好說了。
? ? ? 文字有種特殊的力量,很奇怪的是只要是寫出來的約定他就會特別愿意執行,不過前提是大家都遵守。比如晚上七點半后不玩手機,爸爸媽媽都遵守他也會特別遵守。
? ? ? 有時候我會錯誤判斷他的情況,在我以為還能好好商量的時候他卻又可能因為我的某句話又陷入情緒崩潰。這個時候說畫畫就變得更好溝通了。
? ? ? 1.畫出他想要的,比如我家寶寶愛看的《汪汪隊》是因為喜歡消防狗狗,然后我就幫他畫出來他喜歡的消防車,一邊畫一邊和他說話,車子畫大還是小?車畫在紙上什么位置?消防云梯放哪里?消防水袋呢?消防水槍怎么擺放?一邊溝通一邊畫,然后孩子的情緒會隨之過去。
? ? ? 2.情緒超級崩潰的無法自拔的時候,偶爾也會有畫消防車也不行,這樣的時候我嘗試的這兩個方式在我家寶寶身上很管用:規律的勻速畫圈和畫出他的感受。
畫圈是我在嘗試了解他的感受時的一個意外發現,當我問他現在是有多難過時在紙上畫出一個小小的圈,然后問他是否他的難過比這個更大,接著又畫大一圈,以此類推,不停地問不停地畫,他的情緒會隨著慢慢平靜下來,就像我畫圈時平穩地勻速地慢慢消退。
這個圈形狀無所謂,但必須有線條流暢。我嘗試過畫亂點,他會因為畫亂而再次崩潰。
? ? 2.畫出他的感受。孩子超級崩潰時我也會邀請他一起來看看那個生氣的孩子是什么樣,一邊畫一邊與他討論。或者有時我也會因為他的表現而有了自己的情緒,這個時候我會邀請他和我一起畫,告訴他,我會選擇一個能代表我的感受的顏色來畫,而他也可以。
? ? ? 這個過程中不僅能平復他的情緒,對我自己來說也是同樣的,從而能很好的幫我把自己從情緒里拉出來。
? ? ? 另一個執行約定規則中,我發現制定規則簡單,但制定人性的規則,能照顧到孩子真正需求規則難。
? ? ? 從兩歲半看小豬佩奇擔心影響視力,一直看動畫片都是嚴格按照孩子眼睛發育能接受的上限執行,從每次兩集佩琪到四集佩琪總時二十分鐘,再到看汪汪隊時發現一集十多分鐘,有時候還有長故事一集就二十多分鐘那段時間,沒少為控制總時間而起沖突。
? ? ? 三歲的娃不懂得時間,他更在乎的是汪汪隊我看了幾集,媽媽盯的如此緊是因為媽媽不想我看。
? ? ? 后來我發現有時候老公帶他出門時會偷偷讓他看,一口氣看三集五集,而每次看完他是能遵守和爸爸的約定自己關掉手機的。
? ? ? 這不禁想起老師曾經說過的:只有沒被充分滿足過的需求才會讓人不停地想要。
? ? ? 現在的孩子生活在物質豐沛的時代,他們天生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滿足,新鮮,刺激,有意義,可以幫助別人的。而這些動畫片完全符合他的精神需求,我的強硬控制于他來說是很難受的。
? ? ? 所以我開始與他商量放寬條件:汪汪隊的短故事可以看四個(加一起有四十多分)
? ? ? 我開始陪他一起看,看完討論今天都看了什么故事。給他買動畫片玩具,晚上一起玩游戲假裝他是汪汪隊的毛毛,爸爸是阿奇,我是天天。
? ? ? 那段時間如果有人問他爸爸是誰他會說:我爸爸是只狗。他心目的狗那是超級無敵厲害的。
? ? ? 關于這個看動畫片,還有一些心路歷程的分享,回頭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