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惟志梁州秋夜聞箏(摘調)
恰便似濺石窟寒泉亂涌,集瑤臺鸞鳳和鳴,走金盤亂撒驪珠迸。嘶風駿偃,潛沼魚驚。天邊雁落,樹梢云停。早則是字樣分明,更那堪音律關情!凄涼比漢昭君塞上琵琶,清韻如王子喬風前玉笙,悠揚似張君瑞月下琴聲。再聽,愈驚。叮嚀一曲《陽關令》,感離愁,動別興。萬事縈懷百樣增,一洗塵清。
班惟志,生卒年不詳,字彥功,號恕齋,河南開封人,居杭州。曾任紹興路總管府推官、秘書監典簿、常熟知州,至正初官江浙儒學提舉,遷集賢待制。長于作詩,散曲今存套數一首。
鑒賞:此為借事抒懷之曲,象聲寫意,逼真貼切。
作者先用了一連串的比喻形容琴聲的美妙,他用“寒泉亂涌”形容琴聲的清冽、奔放,用“鸞鳳和鳴”強調琴音的清靈、歡快,最后又用“驪珠迸”來表現琴聲的清脆、明亮。而在描寫完琴音后,他又用了夸張的手法,極言琴聲給他帶來的美妙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昭君塞上琵琶”“王子喬風前玉笙”“張君瑞月下琴聲”這三個典故中所提到的樂器并不相同,作者之所以會將它們相提并論,是為強調鼓琴者演奏出了這三種樂器的效果-凄涼、清韻、悠揚。“再聽,愈驚,叮嚀一曲陽關令”,說明琴聲觸動了作者的離情,打動了作者的心。然而美到極致的音樂不止擁有讓人感動的力量,還能“一洗塵清”,凈化人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