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讓人難以忘記的一年。象征新年的爆竹聲還未響起,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戰役卻已悄然打響。看著確診數字一天天的增加、疫情地圖迅速擴大,全國人民的心都揪在了一起。似乎就是在一瞬間,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是一場全民戰役,容不得半點松懈。要打贏,必須齊心!
一、無懼艱險,恪守己任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責任。全國各地的醫護工作者們身穿防護服,用血肉之軀構筑起“護城墻”,守護著每一個人的健康與安全。科研人員馬不停蹄、日以繼夜地研發疫苗、研究治療方案。基礎建設者們在防疫一線晝夜施工,雷神山、火神山醫院拔地而起。口罩廠的工人放棄回家過年,超負荷運轉只為保障醫療物資供應。高速道口警察風雨不改站崗排摸、社區工作人員不厭其煩的登記排查、普通大眾盡獻愛心捐獻物資······這一切的一切無不體現了中華兒女責任與擔當。
“預防措施干萬條,戴上口罩第一條”、“測體溫、勤洗手,常通風、健康有。”就連消息閉塞、宣傳困難的農村、牧區的老年人也在村居、社區這樣寓教于樂的宣傳下,對病毒危害與防控知識了然于心。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中華兒女們必將無懼艱險,恪守己任,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二、齊心抗疫,志愿先行
除了恪守己任,加強防護意識,自從疫情發生以來,還有無數青年志愿者們主動奔赴各個崗位,用青春力量散發光和熱。有的在高速通道口化身“城市守門人”,在寒風冷雨中把好第一關;有的在基層社區成為積極響應,電話進行疫情排查、幫隔離人員取送快遞、進行防疫宣傳、化身“女工”生產物資。還有許多慷慨捐贈,無償獻血······每一個中華兒女都發揮特長,盡己所能,齊心抗疫,志愿先行。
作為一名年輕的團員教師,我也主動報名,參加了2次高速道口防疫志愿者服務工作。
特殊時期,醫療資源短缺。口罩和防護服都成了志愿者工作的必備用品。為了少上廁所節省口罩和防護服,我們幾個志愿者除了吃飯,工作期間沒敢喝一口水。有的志愿者甚至連著8個小時都沒有去上廁所。道口志愿服務,最難熬的就是道口晚上蕭瑟的冷風。雖然穿著厚厚的羽絨服和保暖鞋,但是仍然抵擋不住夜里的冷風。天氣冷,手里的測溫槍也容易失靈。我們只得用“暖寶寶”包裹著體溫槍再將其護在“胳肢窩”里。漫漫長夜,瑟瑟北風。口里的白氣升騰氤氳,模糊了眼睛,但模糊不了我們志愿者齊心抗疫的決心。疲倦之時,困頓之際,耳畔總有同伴互相鼓勵:“再堅持一下,馬上就是勝利的曙光!”
三、互幫互助,櫻綻心田
志愿者活動中也收獲了很多暖人心田的瞬間。記得第一次參加道口防疫志愿者活動那天,有一位隊員因為不認識路而有所耽擱忙在志愿者群內求助。沒想到,前一班次已經完成志愿服務的志愿者竟主動請纓幫忙帶路。隊員們笑稱,今天可真是大型“網友見面”現場。是啊,雖然我與這次志愿者活動中的許多人未曾謀面,但不可否認,我們早已是志同道合的伙伴和朋友!
全員到位后,我們在指導下穿戴好防護用具,配合醫護人員開始了一個小時一批的輪換上崗。下午15點,是車流高峰,車子一輛緊跟著一輛,但大家都十分配合檢疫排查工作,主動戴好口罩,有序排隊測量體溫,并回答是否經過疫區。檢查完,更有許多暖心人與我們道謝致敬,聽完心里總是暖暖的。在我服務的班次里還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當時,和我搭班的醫生體溫槍沒電了跑回去換。這時剛好來了一車五個人,我和靠近我這一側的老人說:“醫生的體溫槍出了點問題,您等一等,另一側的醫生幫您測。”老人抬頭正巧看到醫生正小跑著趕來,他忙說:“是這位醫生嗎?叫她不要跑,慢慢來,我們不急。”一瞬間我便感動落淚了。
防疫工作就是這樣,充滿了中華兒女們心中的熱血與熱情,更充滿了國人之間互幫互助,相互理解的溫暖。
如今,參加完志愿者活動的我也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繼續奮斗。繼續宅在家里積極抗疫的同時,不忘教書育人的初心使命,緊鑼密鼓地準備起“停課不停學”的網絡教學工作。
眾志成城齊心戰疫,在全國上下共同的努力下,和煦的春風終將吹走疫情的陰霾。讓我們共待珞珈櫻盛開,春芳滿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