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我經過一處矮房子時,發現了一種植物,沿著縱橫交錯的鐵絲網,呈螺旋狀有規律地向上攀爬,而且葉茂花繁,向陽綻放。我很差異它的這種生命力,卻不知該稱呼它什么。后來一查資料,原來這種植物叫“使君子”。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使君子,這名字有點奇怪。在宋代,還有一首無名氏寫的詩,叫《使君子》,詩是這樣寫的“竹籬茅舍趁溪斜,白白紅紅墻外花。浪得佳名使君子,初無君子到君家。”顯然,這不是一首詠物詩,而是假物諷喻,所假之物自然是“使君子”,所諷對象就是徒有虛名之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然而,當你了解了“使君子”的由來之后,就應該為它報不平了。這位詩人也只是借用了“使君子”之名來作諷喻罷了,但是,“使君子”卻真的是君子,并非浪得虛名。相傳北宋年間,潘洲一帶有一位叫郭使君的郎中,精通醫道,而且樂于救助窮苦百姓,深受鄉鄰的尊敬。一次上山采藥時,他發現一種植物的種子,還發現了其有驅蛔蟲、治疳積的作用。從此,郭使君凡遇到蟲積、疳積的患兒,就酌量使用這種果實去醫治,多獲良效。人們為了紀念這位醫生,就給這種藥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使君子”。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所以,它攀附而上,向陽開花,并不是自私的表現,因為它不僅為自然帶來了美,也帶來了生命。最后,我想再為使君子說上幾句:
? ? ? ? ? ? ? ? ? ? 竹籬柵欄墻上花,
? ? ? ? ? ? ? ? ? ? 紅白交織美如畫。
? ? ? ? ? ? ? ? ? ? 猶有濃香醉人癡,
? ? ? ? ? ? ? ? ? ? 果可入藥價更值。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