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作者:西格夫里·薩松 ?譯:余光中
In me, past, present, future meet,
于我,過去、現在和未來
Toholdlongchidingconference.
商談著,各執(zhí)一詞,紛紛擾擾
Mylustsusurpthepresenttense,
林林總總的欲望,掠取著我的現在
AndstrangleReasoninhisseat.
把“理性”扼殺于它的寶座
Mylovesleapthroughthefuture'sfence,
我的愛情紛紛越過未來的藩籬
Todancewithdream-enfranchisedfeet.
夢想解放出雙腳,舞蹈不停
Inmethecave-manclaspstheseer,
于我,穴居人攫取了先知
AndgarlandedApollogoes,
佩戴花環(huán)的阿波羅神
ChantingtoAbraham'sdeafear.
向亞伯拉罕的聾耳邊吟唱
Inmethetigersniffstherose.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Lookinmyheart,kindfriends,andtremble,
審視我的內心吧,親愛的朋友,你應顫栗
Sincethereyourelementsassemble.
因為那才是你本來的面目
英國當代詩人西格夫里·薩松(Siegfried Sassoon1886——)曾寫過一行不朽的警句:“In ?me the tiger sniffe the rose.”勉強把它譯成中文,便是:“我心里有猛虎在細嗅薔薇。”
原來人性含有兩面:
其一是男性的,其一是女性的;
其一如蒼鷹,如飛瀑,如怒馬;
其一如夜鶯,如靜池,如馴羊。
所謂雄偉和秀美,所謂外向和內向,所謂戲劇型的和圖畫型的,所謂戴奧尼蘇斯藝術和阿波羅藝術,所謂“金剛怒目,菩薩低眉”,所謂“靜如處女,動如脫兔”,所謂“駿馬秋風冀北,杏花春雨江南”,所謂“楊柳岸,曉風殘月”和“大江東去”,一句話,姚姬傳所謂的陽剛和陰柔,都無非是這兩種氣質的注腳。兩者粗看若相反,實則乃相成。實際上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兼有這兩種氣質,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也就是因為人性里面,多多少少地含有這相對的兩種氣質,許多人才能夠欣賞和自己氣質不盡相同,甚至大不相同的人。
但是平時為什么我們提起一個人,就覺得他是陽剛,而提起另一個人,又覺得他是陰柔呢?
這是因為人心里的猛虎和薔薇所成的形勢不同。
有人的心原是虎穴,穴口的幾朵薔薇免不了猛虎的踐踏;有人的心原是花園,園中的猛虎不免給那一片香潮醉倒。所以前者氣質近于陽剛,而后者氣質近于陰柔。
然而踏碎了的薔薇猶能盛開,醉倒了的猛虎有時醒來。
所以霸王有時悲歌,弱女有時殺賊;
在人性的國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應該能充分地欣賞薔薇,而一朵真正的薔薇也應該能充分地尊敬猛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 ? 余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