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本書叫作《做,就對了》
這本書的作者是賴安·巴賓諾和約翰·克朗伯茲。他們創作這本書目的在于激勵我們勇敢去嘗試和行動,不要被自己情緒和對事情的恐懼所阻礙,書中舉有大量的真實案例,給我們展示了成功者們共同的特質,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讓你在立刻行動中迅速找到成功的方向。
那么,下面我們來說說這本書中最重要的三個觀點。
一、唯有行動,才是成功的正確打開方式。
二、如何有效的實現創新。
三、如何在社交中去學習成長。
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會因為害怕失敗或追求完美而遲遲停滯不前,而那些勇于嘗試和試錯的人們卻早已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最后我們只有望而嘆息。
失敗并不可怕,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在開始做事情的時候都能保證百分之百的成功,相反,越早失敗、越多失敗,反而給他們帶來更多寶貴的經驗,從而讓他們在行動的過程中不斷更新迭代,實現螺璇式上升。
書中有這樣一個例子:
一位陶藝老師做了一次實驗,將他的學生分成A組和B組,A組的成績評定標準為做出陶器成品的數量,只要達到50個就可以評定為優秀,40個就是良好,以此類推;而B組的成績評定標準就是以做出陶器成品的質量為主,最終成績以他們做出來的最好的那個作品為依據。
結果,一個學期過去,當把兩組學生的作品進行比較的時候,以數量為主的A組做出的成品質量要好于以質量為主B組做出來的成品質量。
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A組雖然說是以做成品的數量為主,但由于他們實踐的次數多,通過一次一次的吸取經驗教訓,不斷提升制作水平,最后反而可以做出更好的成品來;
而以質量為主的B組呢,他們為了追求高質量,做了很多準備和研究,但只做了幾個,他們實踐的次數少,打磨精品的機會也不多,所以在質量上也難以有所突破。
所以,失敗也可以成為我們走向成功的朋友,讓自己盡快地失敗比你因為害怕失敗而停止不做要好一萬倍,勇敢走出第一步,你就已經向成功邁進了。
追求完美是阻礙我們前進的另一個常見因素。人人都想追求完美,但我們永遠都無法達到完美,我們只能竭盡全力做到最好,但要做到最好,就需要不斷去實踐、反饋、再實踐。
有一同事,他原本計劃去歐洲旅行,但怕出去以后不適應或者準備不充分,所以他花了很長的時間去研究國外很多旅游景點的歷史,考察了大量資料,后來他對某一個地區非常感興趣,生怕自己因為語言不通帶來麻煩,然后又去請教他人和學習,總之,為了追求完美,他一直在準備,慢慢地這場旅行就被擱置了一年多了,后面又因工作忙導致這項計劃被放棄了。
其實,很多事情,并不是一定準備得很充分才開始,因為你會發現,你永遠無法準備充分,這時我們需要盡快開始,讓自己做起來,然后邊做邊根據情況去補充和調整,這樣你會有更多的收獲和發現,總好過你一直在原地不動。
所以
不要再去糾結到底跑步能不能減肥了,先堅持跑起來再說;
不要怕自己寫不好而一直沒有去寫作,先開始寫起來再說;
不要怕自己演講不好而被嘲笑,先走上臺講起來再說;
總之一句話:做,就對了!
喬舒亞·雷諾茲說過:“嚴格來說,發明只不過是將以前存儲在記憶中的圖像收集后重新組合,無中不能生有”
創新的基礎是我們擁有大量的高質量輸入,然后在某一個靈感瞬間被外界刺激而形成的新的想法。
馬云在創立阿里巴巴之初,當過英語老師、開過翻譯社、辦過公司等等,這些都為他今后創建阿里巴巴打下了堅實的實踐基礎。在互聯網還沒興起的時候,他就能迅速捕捉到它的巨大前景和優勢,他把傳統的線下交易變成了線上,后來還創建了“淘寶網”,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而這些模式在之前是我們想都沒想過的東西。
滴滴打車的創始人程維,在一次雨天打車時發現打車太不容易了,這個現象我們普通人都會有想法,但他可以通過這樣一個現狀去捕捉到一個巨大的創業機遇,他想“為什么不能有一個軟件可以直接通過手機就可以實現提前招車呢?這樣該有多方便啊”,于是他把這一想法付諸實踐,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那么如何有效創新呢?
作者提到了三個方法:
一是要保持好奇心,建立“創意盒子”。努力去發現發生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把驚喜之處
及時收集記錄下來。
二是主動思考。光收集還不夠,要養成思考的習慣,在覺得自己靈感不夠的情況下,拿出“創意盒子”,對其中的一些問題進行反復自我提問,往往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三是擁抱變化。不要只和自己同一圈子的朋友交往,要跳出舒適圈,去感悟更多變化帶來的驚喜,去沒有去過的地方,交不認識的其它領域的朋友,這些舉動往往會給你提供巨大的創意資源。
我們經常說:“一個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遠?!?/b>
我們處于社會之中,如果把自己孤立起來,那么你能力再強,也很難成功。只有適當走出去,在社交中去結識更多優秀的人,與他們進行思想交流,在合作中去抱團成長,這才是我們個人發展的最好方式。
作者在這里也講到了三點:
一是讓自己身處榜樣之中。你的圈子是什么樣的人,那你就有可能是什么樣的人,如果在我們身邊大多數人都充滿消極思想,那么你的狀態很可能被影響,當你在做一件事時會聽到他們很多質疑的聲音,這會讓你動搖或放棄;而當你周圍都是一群積極上進的朋友時,他們會時時給你正向激勵,給予你更多的幫助,更有助于你成長進步。
二是打破內向的束縛。不要因為怕被別人拒絕而不敢去與陌生人交往,應該勇敢走出去,其實當你試著與自己不熟悉的人交往時,你會發現其實也沒有想象中那么難,就算別人把你拒絕了,這也沒什么丟臉的。記住,與新的朋友交往,你得到的回報比你感到的膽怯要多得多。
三是好為人師。要有一種善于分享的精神,努力去給別人答疑解惑和提供幫助,這樣一方面可以鞏固我們的所學,還可以從幫助別人中收獲更多的友誼,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比如在參與一個學習社群時,你要努力表現,提供自己的有用價值,讓更多的小伙伴看到你,了解你,對于他們提出的一個問題要主動去解答,慢慢的你會有越來越多的新朋友。
好了,最后再來總結一下:
一是唯有行動,才是成功的正確打開方式。不要因為害怕失敗或追求完美而讓自己停止不前、不敢嘗試。讓自己先做起來,不斷去試錯、總結,一步一步去提升,最后才能更快地走向成功。
二是如何有效地實現創新。創新不是無中生有的,它是長期大量的高質量的輸入積累,加上思考和靈感形成的新想法。
想要實現創新,需要:
1、保持好奇心,建立“創意盒子”。
2、主動思考。
3、擁抱變化。
三是如何在社交中學習成長。
1、讓自己身處榜樣之中。
2、打破內向的束縛。
3、好為人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