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去看了電影《摔跤吧,老爸》,電影很精彩好看,但總是對這個電影的名字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一直回到家才想起來,2015年不是有個白百合演的電影《滾蛋吧,腫瘤君》,再再之前早在2011年不是有個電影叫《翻滾吧,阿信》,對了,還有個綜藝電影《奔跑吧,兄弟》......這些電影為什么不約而同的用了這種句式?電影的取名對于票房的影響大不大?什么樣才是好的電影名?
回想起之前看過的一部電影《情圣》,本身的電影內(nèi)容不錯,可是電影名實在2B,要不是 當時實在沒有其它片子加上這個電影有優(yōu)惠,我實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會看這個片。所以說電影的命名還是很重要的,它是人們在不知道這個電影的具體導演,演員,風格等詳細信息的時候,對這個電影的第一印象。看到《滾蛋吧,腫瘤君》,我會想這是不是一個和腫瘤做斗爭的勵志片;看到《攻殼機動隊》,我就會想到這個電影會不會有精彩的打斗場面;看到《春嬌救志明》,我也會想到這又是一部愛情片;看到《一條狗的使命》,我會想到電影會不會比《忠犬八公》好看.....
我們會去看電影,是因為我們沒有那么多機會,或者我們沒有可能去經(jīng)歷另外一種人生。而電影會將各種各樣或是豐富精彩,或是恐怖刺激,或是溫馨感人的人生呈現(xiàn)在你的面前。看電影和看書一樣,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們也在延伸了自我。而電影名就是在提示著我們在這2個小時左右,會有一種怎樣的人生呈現(xiàn)在你的面前。
那到底怎樣才是好的電影名呢?
1、一定不能太長,最好在5個字以內(nèi)。《致我們終將到來的愛情》,《愛情麻辣燙之情定終身》,《那件瘋狂的小事叫愛情》,《那年夏天你去了哪里》這些電影你們會看嗎?名字太長了,理解難度也就大了,傳播性就更差了。
2、不能爛大街。《XX大作戰(zhàn)》 、《致XX》、《我的XX是XX》這一類的電影名看了就有一種Low爆了的感覺。就不能花點心思好好想一下電影名嗎?嚴重懷疑電影本身內(nèi)容的誠意。而有些電影,讓人在看了很久之后可能不記得電影的具體內(nèi)容,但是還是會記得電影名,比如說《一條狗的使命》。
3、或者說要直接簡單粗暴一點,不能太文藝。如果說電影是藝術(shù)的話,電影的命名只能叫技術(shù)了,《七月與安生》、《夏有喬木 雅望天堂》、《山那邊有匹馬》這些電影名雖然會吸引一引起文青的注意力,但是未免太不接地氣了。作為普通大眾只能說這個B裝的我一點都不喜歡。
一篇好的文章標題可以讓人產(chǎn)生瀏覽全文的欲望,一個好的電影名也可以讓人產(chǎn)生步入電影院的欲望。但最終文章的內(nèi)容的好壞決定了讀者讀完之后會不會說“SB標題黨”,電影內(nèi)容的好壞也決定了觀影的人會不會覺得浪費了2個小時。所以說電影名取的再好不如電影本身拍的好。《三傻大鬧寶萊塢》、《賽德克·巴萊》、《機器人總動員》這些電影名不能算起的好,但是由于電影本身內(nèi)容過硬,都留下了比較好的口碑。
在這一點上,《摔跤吧,老爸》算得上是電影名和內(nèi)容都比較好的內(nèi)容了,我在電影院我看到很多都是家長帶著孩子一起觀影的,這一點感覺這個電影名功不可沒。另外一些我覺得電影名和電影本身都不錯的電影還有《驢得水》、《這個殺手不太冷》、《天下無賊》、《當幸福來敲門》、《無間道》、《盜夢空間》、。當然那些自帶IP比如《星球大戰(zhàn)》、《加勒比海盜》、《生化危機》、《功夫熊貓》這些自然不屬于討論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