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年12月,我遞交了調動申請;報名參加2019年1月份貓叔剽悍行動營,開啟自己新的旅程。都說四十不惑,為啥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做,非要折騰,一切都要從頭開始,看上去我犯了不懂堅持的大忌?非也。
001?醞釀人生做減法
2015年10月我從美國訪學回來,帶著對孩子的愧疚,我參加了孩子幼兒園舉辦的林青賢“愛、自然和生命力”的宣講活動,讓我第一次有想走出去的想法。加之在美國的經歷,我知道自己的人生觀將要被顛覆,因為自己有的只是“高分低能兒”的癥狀,只會紙上談兵。
博士畢業后,我頂著老板的光環并啃著自己的老本日復一日的工作,高校的工作確實讓人能感受很多愜意和自由。然而我不是在勾心斗角的行政工作中摸爬滾打,就是在自己的懊悔和無聊的會議中度過,找不到自己,慢慢地磨平了鋒芒,也削弱了斗志。
于是,說好的走出去卻在現實、怯懦和恐懼下一再放棄。
直至2017年底父親病逝,一向健壯的父親在疾病面前,顯得蒼白無力。那一刻,我經歷了撕心裂肺的疼,這種疼在心中久久不能散去。
我終于明白了時間就是命。
我決定不再猶豫、徘徊、拖延和焦慮。辭去工作,聚焦家庭和個人能力的提升。
002?溫柔地堅持
? ?入營前,我一度懷疑自己能否堅持到底。因為我一邊上班,一人獨自帶倆娃,還要處理一個項目的組建工作,我猶豫了。但是想到個人現狀,我要堅持住。然而,現實又跟我開了個小玩笑,娃在打卡第二天就病了,那晚小孩哭鬧,我迷迷糊糊睡了3個小時左右,第二天,我就想放棄打卡。因為我的腦袋實在是轉不動,沒有精力再去思考如何寫和分析最佳提名文章。可是,看到群里排長催打卡,無論如何不能因為自己拖累連隊。于是,選擇繼續堅持。
? ?22天里,早上大部分時間堅持6點左右起床。因為行動營,我擁有了更多的微習慣和清晨時間。早起構思300字左右,送完娃,我回辦公室完成剩余部分并做修改;心煩意亂時跳繩。自己只能保證先完成,以后再完美。
? ?22天里,我看清楚了自己的問題所在。每日一問、導師分享和打卡文的內容觸及了我的痛處。完成每日一問、10本書籍和12個素材,基本是按照會寫就以別人為題材,不會寫就以自己為題材進行。從開始的啰嗦到簡潔,從開始一本正經的說理到引入例子和少許的抒情,從前看到過的金句也會偶爾呈現在文字里。雖然文章沒有被提名過,可我還是堅持下來了,并主動走出去分享自己的故事和開始人生第一次演講。
? ? 因為行動營,讓我更堅信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選擇了就必須堅持;行動營干掉“拖懶慫”的口號,讓我明白很多事情是自己想象的結果,而不是實際的結果,不要被恐懼嚇倒。去做,再堅持去做。
?
003?以人為鏡,以正衣冠
? ? ?行動營前,我也寫反省日志。針對工作中的問題會有一些闡述,但是沒有真正的落到實處。就一個問題深入思考很少,走出去交流是更少。看到行動營貓叔和大咖們的分享,他們的思路是一定帶著問題去讀,有什么疑問,想要解決什么問題,去找相關書籍,去找解決辦法,去找思路,去獲啟發,去寫,去交流。看看自己的套路該有多么的單一。要像他們一樣,教才是最好的學;不光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
行動營2連2排讓我認識了一幫牛人,他們年輕而有活力,那些別人家的孩子都在你的眼前。極致利他的藍綠;才華出眾的古箏女神歐小娒,手指流血還堅持練琴;可愛的白衣天使黑貓,會說,會寫,會畫,會表演;實力雄厚的洋洋、擅長演講的小嬌、敦厚的鴻、可愛的關關和堅韌的有三。
大家來自全國各地,個人狀況、身份背景各不相同。因為同一個目標而短暫相聚,每個人都綻放著各自的光彩。從別人的經驗中,看到人生百態,找尋自己的機遇。
22天的行動營,帶我走出低水平的勤奮和舒適的生活圈,意識到自己必須改變。22天發生的細微變化,讓心中隨時都可能熄滅的微光逐漸燎原。
22天已結束,微光將努力變成光束,照亮自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