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才能“到位”
作風建設如逆水行舟,松一篙便退千尋。近日,中央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會議強調“要聚焦主題,注重實效,一體推進學查改”。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當深耕破土,以“到底”破虛浮,用“到位”夯根基,讓從“入眼入耳”轉化為“入心入行”。
“學到底”才能“悟到位”。八項規定不是“一陣風”,而是管黨治黨的“鐵標尺”。現實中,有的干部把學習教育當作“交作業”,嘴上喊著“厲行節約”,私下卻對“舌尖上的浪費”睜只眼閉只眼;有的單位組織參觀紅色基地“扎堆打卡”,反而滋生“車輪上的形式主義”。開展好此次學習教育,必須緊扣八項規定精神主題,從“文件傳達”轉向“問題對照”,從“泛泛而談”升級為“靶向研討”。作風建設不是“選修課”,而是終身必修的“政治學分”,唯有用理論清醒破除“特權思維”,方能守住“不敢不能不想”的防線。黨員干部必須真正學懂弄通八項規定精神,悟透“一頓飯一杯酒何以關系人心向背”,從思想深處擰緊“總開關”。
“查到底”才能“治到位”。八項規定精神落實的難點,在于“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有的干部把“親清政商關系”異化為“清茶不喝、實事不辦”,看似守規矩,實則懶政怠政。此次部署要求對照八項規定“翻舊賬”“查新疾”,既查“違規發放津補貼”等老問題,更揪“電子紅包”“快遞送禮”等新變種。從“公務用車GPS軌跡溯源”到“三公經費大數據篩查”,當技術手段與群眾監督形成合力,當“一把手”帶頭曬出整改清單,作風建設才能撕開“面子工程”的偽裝。自我革命從來不是請客吃飯,唯有以“觸及靈魂”的坦誠,才能打破“查而不改、糾而復發”的怪圈,真正構建良好政治生態。
“改到底”才能“行到位”。八項規定精神的生命力,在于“言出必行、令行禁止”。個別地方“整改報告寫得漂亮”,但“超標準接待轉入內部食堂”;有的單位“精簡文件會議”卻用“白頭便簽”另起爐灶,讓減負淪為數字游戲。會議強調“完善長效機制”,正是要用“技術+制度”雙鎖封堵漏洞。既要借公務消費“陽光支付平臺”管住亂花錢的手,又要用“基層觀測點”盯住亂攤派的事,以“作風指數”考核壓緊責任鏈。“懸衡而知平,設規而知圓。”當“越線必究”成為鐵律,當“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八項規定才能真正從“高壓線”變成“安全網”。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唯有一錘接著一錘敲、一任接著一任抓,方能守護好“金色名片”的時代成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