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步入叢林,因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人的一生,其實只需要一課。對嗎?”
這是《死亡詩社》的“寶書”扉頁上寫著的一段話,出自梭羅的《瓦爾登湖》。
這部被無數青年人奉為文學啟迪的電影,英文名叫Dead Poets Society ,dead翻譯過來是死亡的,poets翻譯過來是詩人,society翻譯過來是社團,很明顯,中文譯過來完全是字面意思,也就是死亡詩人的社團,簡稱死亡詩社,當然也跟電影中學校有這么一個社團的關系。而相比之下,我更喜歡臺版翻譯過來的名字 —— 春風化雨。不刻板,彰顯詩意,直指內心,更加溫情。
威爾頓預科學院一向都是以傳統、守舊的方法來教授學生,可是新學期來校的新文學老師基廷卻一改學校的常規,讓自己班上的學生們要“把握當下”,并以該原則行事。在教學的第一堂課上,基廷并沒有在教室里上課,而是領同學們看校史樓內的照片,讓他們去聆聽死者的聲音,并去領悟生命的真諦。基廷甚至要求學生將課本中古板老套的內容撕去,自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開始懂得自己的興趣、愛好、前途和目標。他的學生們甚至反抗學校的禁令,重新成立基廷曾于該校學生時代參與過的秘密小組 —— 死亡詩社,在校外很遠的山洞中探討詩歌、人生。但不久后,學校發現這個小組,校方對基廷老師的教育方法十分反對。
基廷的學生尼爾熱愛表演,并在一次演出上大獲成功。但他父親堅決反對,并將他帶回家決定第二天讓其轉校。尼爾極度痛苦卻無法傾訴,在當晚自殺了。小組成員之一卡梅隆出賣了他們。校方逼小組成員在聲明上簽字,將責任推卸于基廷身上,將他開除出學校。在老師要離開學校的時候,學生們站立在桌上,并說著“哦,我的船長,我的船長!” ,以表達老師傳達給他們的信念會在他們心中一直存在著。
這部電影上映于1989年,至今已快三十個年頭,比《肖申克的救贖》 、 《阿甘正傳》等經典還要早上幾年。作為文藝劇情片,雖然在某些方面無法與這些電影相匹敵,但它所傳達出來的力量,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卻一樣是十分巨大且深遠的。每個喜歡看電影的人心中都有幾部尊崇為神作的影片, 《Dead Poets Society》 就是我心目中的神,沒有之一。
從基廷老師的對著一群學生說出“及時行樂”時,我就已經被這部電影深深吸引。“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他沒有按照一貫的傳統,在教室中規中矩的教學,更沒有把上課局限于教室課堂之上。對于一群剛入學的學生來說,對他們最重要的不是知識和素養,而是認知和思想,如何思考,如何對待,才是最珍貴和應該學習的。
故事以一個瘦弱、膽小的好學生托德的視角開始,通過他的所看、所感來展現了一個古板、腐朽的學習壞境。他被安排跟尼爾一個宿舍,面對這個熱情、活潑、開朗的男生,托德有些不知所措,他的世界里只有學習和考試,一切對于他來說都太過新奇和懼怕。
第一堂課的作業是寫一首詩,當基廷老師讓他大聲念出來時,托德羞愧的低下了腦袋,面對一大群人,還是在課堂上,托德沒有勇氣。對于這個場景,我們再熟悉不過了,甚至司空見慣,流連于應試教育的你我,已經養成了埋頭苦學不問世事的習慣,連表達都成為了一個障礙。
但托德是幸運的,他遇到了一位人生導師,和一個敢于追求、熱心的室友尼爾。
基廷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來促使學生們勇敢表達,不停留于紙面,勇敢追求自己喜愛的。讓大家把課本中無用的東西全部撕掉,擺脫陳舊的思想;讓他們一個接一個的站在被視為圣地的講臺上,提醒大家要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帶他們去室外上課,手腳口并用,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欲望。
面對這位語文老師的如此教學,托德是又怕又喜。基廷帶他們做的這些事,對托德來說簡直就是折磨,但也是在這樣的方式下,托德內心慢慢發生了變化,也不再是一個什么都不敢做、不敢大聲講話的好學生。
尼爾的離世,又在這個基礎上刺激了托德,這個如此美好,似天使般的男孩,竟然選擇以自殺來尋求解脫。已經被逼到了如此地步,或許對于尼爾來說,這樣會更好。在你們的陰影下生活了十幾年,如今我終于自由了。
“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托德在雪地上嘶聲痛哭,跪在白皚皚的操場上,竟也不知所措。而也在這一刻,托德明白了很多事,更加堅定了內心的想法 —— 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即便是死亡。
看著尼爾在舞臺上精彩繽紛的表演,我竟也無語凝噎。如若世間種種皆為夢幻,但愿我不會醒來。希望他永遠的在舞臺上,飾演一只精靈,一位配角,一個小丑,或一個無關輕重又不可缺少的甲乙丙丁,即使最后徒勞無獲,碌碌而終,也好過在自己的家中絕望地開槍自盡,結束短暫的一生。
在這里,我看到了太多的人生百態。可恨的告密者,懦弱的順從者,無能為力的大多數人,追求愛情的少部分人,勇敢的,善良的,美麗的,可愛的,無恥的,掙扎的,幸福的,痛苦的。
哦,我的船長,你為何帶領我們行至半程,就一去不復返?有船員犧牲,這不是你的錯啊!是罪惡,要怪就怪這個世界吧!別走啊船長,是你教會了我們追求自由,如何看待問題。
你讓我們心中充滿詩意,告訴我們:詩歌、美麗、浪漫、愛情,這些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你讓我們尋求問題的答案,要敢于逆流而上,告誡我們及時行樂,把握當下。
面對尼爾的死亡,你肯定悲傷欲絕,一直愧疚于心,但你是在拯救他,使他得以解脫,你拯救的也不僅僅只是他,還有站在課桌上,面對著你喊出“船長!我的船長!”的我們啊!
你的離開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在以后的日子里,你所給予的,我們會受益終生,你所傳達的,我們會銘記于心。我們是怯懦的水手,是怕水的見習員,你是偉大的船長,是引領我們走向生命的導師。
這部電影我看了三遍,但仍然不敢說自己完全明白了,它所傳達的思想需要時間來沉淀和思索,也需要我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斷完善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