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余生,我都將在平靜中努力。
? ? ? ? ? ? ? ? ? 一一? 寫在自己的四十歲生日之際
早上醒來打開手機看時間 ,猛然發現,今天是2月20號,是我整40歲的生日!
40歲標志著正式進入中年,我想對自己的過去做一個總結,對未來做一個展望。
說句實在話,我現在討厭喊口號、表決心,過去四十年的人生經驗告訴我,多半喊的口號、表的決心都會流產,人生有很多的無力感都是喊完口號、表完決心卻無力執行造成的。
所以看到“今后我要……,我要……,”的字眼我就要吐,感覺這樣的話非常地不靠譜。
不過,今天的文字中,大概是少不了這樣的字眼了,盡管它充滿了“雞血”的味道。
因為40歲的我需要駛進人生的一座加油站,打點“雞血”,補充能量,才能重新出發!
40歲開始,我能做些什么呢?我要做怎樣的改變,才能在年老時不后悔、此生不虛度呢?
回顧過去的四十年,我的心少了一個“定”字,除卻人生自己做不得主的童年歲月,打從少女時代起,我似乎一直生活在猶疑、徬徨之中。
話說“誰的青春不迷茫?”,“猶疑和徬徨”是人生常態,沒有誰一生下來就走在一條筆直的、正確的道路上,大多數人的人生都是彎彎繞繞的,正因為這些“彎彎繞繞”才賦予了生命神秘的色彩。
打從記事起,我過分的活在別人的眼光里,將“自己的喜怒哀樂”與“別人的看法”相聯結,這直接導致了我的畏首畏尾、不自信。
40歲開始我要將“自己的喜怒哀樂”與“自己的內心”相聯結,認真傾聽內心的聲音,順著自己真正的意愿走完后半生。
青春歲月,我過分看重“外貌”的地位,曾因“外貌”的問題糾結半生、自卑半生,現在回頭看,身邊多數人都是普通的相貌,傾國傾城的人有幾個?老天不曾讓我缺鼻子、少眼睛已是待我不薄,我還有什么可糾結的?
四十歲開始,自己的“相貌”自己做主,我要讓自己從內而外透出堅定、豁達、自信、溫柔、平和的氣息,我想這才是最好的模樣,其余都不再重要。
從前的我,心里老有一個叫“嫉妒”的小蟲在噬咬,“嫉妒”來源于與人攀比過后的失落,“嫉妒”是一個世俗的女人內心無聲的戰爭,是“與人為善”的善念與“盼人遭殃”的惡念之間的纏斗。
也許有人會標傍自己從未有過“盼人遭殃”的惡念,但從女人們現在熱衷的“宮闈、宅院內斗劇”可以看出,大概沒有任何一個女人抑或沒有任何一個人心中不曾有過“嫉妒”的噬咬。
40歲開始,我要好好修身養性,澄心靜慮,多關注自己的成長,少與人比較,不再受“攀比”和“嫉妒”之苦。
從前的我,不曾堅定的做過一件自己喜歡的事,總是靠所做之事是否“有用”,是否能在短期之內獲得利益來權衡利弊,短視和功利除了讓我的人生變得焦慮不安外,其余一無所獲。
40歲開始,我將堅定自己“閱讀”和“寫作”的愛好,因為這是我真正喜歡的事,我會不問名與利堅持下去,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給40歲以后的自己創造一個生機勃勃的內心世界。
40歲以后,我要重新出發,與過去患得患失的自己絕裂,做一個嶄新的自己。
40歲以后,我將更加清楚地明白自己和孩子及父母家人的健康、平安喜樂才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沒有什么值得讓我憂慮。
40歲以后,我要學會取悅自己,心態要做到淡然平和,人生理想固然要追求,但切忌用力過猛。什么熬夜、什么焦慮通通要摒棄,拿糟踏自己的身體和無盡的壞情緒換來的“成功”不要也罷!
40歲之后我不會“等著”老去,我想,只要我們愿意,人生隨時隨地都可以出發,我將用自己的余生追求新的生命體驗,不活在別人給我們定義的人生模式里!
英國的摩西奶奶七十多歲拿起畫筆,101歲辦個人畫展;中國的姜淑梅老人60歲開始學認字,80歲的時候出版數本書,人生永遠沒有最晚的開始。
40歲生日,我給自己打一回“雞血”,往后余生,我都將在平靜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