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還記得我家二寶上二年級的時候也不會系鞋的。有段時間我專門給他買有鞋帶的鞋,他不穿我就把他沒有鞋帶的鞋全部收起來,沒辦法,他只有穿有鞋帶的鞋,但是系鞋帶就成了問題,為這個我打了他好幾次。有時沒辦法,還是我最后幫他系好導致他現在系鞋帶也不規范。我家小寶就不同了,我好象沒記得我給她教系鞋帶,也沒打過她,可是我不知道在什么情況下她就自己學會了系鞋帶,而且比哥哥技術還好。
小故事? ? 五年級才學會系鞋帶
小吳(化名)是一名小學六年級學生,一年前才剛學會系鞋帶。
“因為不會系鞋帶,我通常穿的都是魔術貼的鞋子,如果穿有鞋帶的鞋子,都是爸爸媽媽幫我系好出門,在學校時,如果鞋帶散了,就要麻煩同學幫我系。”小吳害羞地說。
如果沒有那一次經歷,估計到小學畢業,小吳也不會系鞋帶。
“當時,媽媽給我買了一雙系鞋帶的鞋子,我很開心地穿著去學校。在和朋友玩耍時,鞋帶散了,我不會系,只能一個個找同學幫忙。同學們很友好,蹲下來幫我系鞋帶。我站著看了看低著頭忙碌的那個背影,一種不太好的感覺涌了上來——我長大了,怎么還要找人幫忙系鞋帶呢?我必須要學會自己系。”小吳說,那天晚上回家后,他就找爸媽教他系鞋帶。
“我現在還覺得系鞋帶很難,剛開始學習時,總是忘記鞋帶要怎么拿,拿好后又忘記兩個圈圈要怎么繞,經常會系成死結或者松掉。”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個星期后,小吳學會了。
? ? 有人說,孩子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也有的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
? ?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不要埋沒孩子天性成了各種專家對孩子家長的格言和行為準則。他們的邏輯是: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理論前提是:每個孩子都是上帝最完美的作品。他們的愿景是:上帝給你關上了一扇門,一定會給你打開一扇窗。
? ? ? ? 所以,發掘孩子的天性、不要限制孩子的天性就成為一些專家教育孩子的法典,從而成為孩子父母教育孩子的準則,而這也成為中國教育孩子最大誤區之一。放飛孩子的天性由于缺乏正確的選擇和方式方法,成了一些父母放任孩子的借口,導致一些孩子過于任性。
? ? ? ? 本來,每個孩子確實是不盡相同的,家長和老師應該了解孩子的特點,創造適合他成長的環境,讓他或者她真正能夠放飛理想并按照理想的目標前行,從而成為真正的對社會有用的人,實現最大的人生價值。但是,我們過于狹隘地理解了天性,導致對孩子的天性缺乏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從而讓很多孩子在人格、性格、個性的培養和成長過程中出現了偏離,導致任性、不遵守規則、不遵守社會公德、不顧及他人感受、不負責任、不能吃苦、不努力工作、貪圖安逸、好吃懶做,理所當然地啃老,難以為家庭和社會做出貢獻和承擔起責任。
? ? ? 我們經常看見,一些孩子沒有任何生活能力,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完全依賴父母,而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也是單一的學習成績,導致一批孩子高分低能,險了會學習什么都不會。有一個故事:有個女孩子大學畢業后難以適應工作,結婚后辭職讀研;研究生畢業后再工作,半年后辭職準備讀博士;博士畢業后到高校任教但教不了學生,與其它老師也不能處好關系,又辭職。只能在家里呆著。這樣的讀書人對家庭和社會有什么意義呢?我們經常看到,有的父母帶著孩子在地鐵、在火車甚至在飛機的過道上大小便,父母理所當然,認為這是孩子的天性,沒有必要約束,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還有什么公德和社會秩序的意識呢?
? ? ? ?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孩子在公眾場合如餐廳、電影院玩鬧嬉戲、大喊大叫,完全不顧及別人的感受,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更大的可能是成長為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 ? ? ? 有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跟父母討價還價:學習成績要討價還價,提高幾個名次、提高幾分要什么獎勵;課外活動要討價還價,學習什么課外輔導需要滿足什么條件;有的認為父母的錢和財產都應該是自己的,所以對父母花錢都認為是花了孩子的錢。
? ? ? ? 而一旦這些人老了就更會給社會造成不好的后果:有的老人以天性之名行放縱任性之實,前幾天竟然發生了70多歲老太太乘飛機向飛機的發動機里仍硬幣,據說是為了祈福,導致同機的乘客耽誤了幾個小時,而飛機發動機用了100多萬進行檢修,而法律竟然判不予法律追究,這難道不是法律對任性的放縱嗎?河南一批老太太為了跳廣場舞竟然毫無道理地侵占了籃球場,而且沒有任何人能勸阻;有的小區老太太看誰不順眼就對著人家家里罵個沒完沒了,還沒有人對她有辦;有的老大爺坐公交對沒有給自己讓座的女孩子大打出手。所以,有人說,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就是那些放縱了天性的人變老了,老人才變壞了。
? ? ? ? 放縱和任性都源自于我們對天性的誤讀,源自于對天性和任性的放縱。 實際上,天性從來不應該是一個正能量的詞,天性本身就是一個中性詞,本來就有好有壞。我們不能認為天性就是好的,就應該尊重的,而忽略了天性中壞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