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根本不存在瞎貓碰上死耗子這回事兒,你需要做的遠不止投簡歷那么簡單。
和往常一樣,小宇醒來第一件事就是郵箱和手機短信,結果不出所料,除了一些廣告信息和10086的欠費通知,空空如也。
自從一個月前小宇投出第一份簡歷開始,向來上課從不看手機的他,時不時也會在課堂上掏出手機,看看郵箱和短信。
小宇打開郵箱,仔細清點投送過的簡歷,不多不少,剛好137封,可這么多的簡歷卻沒有一家公司發來面試通知,全部石沉大海。
時間一天天過去,看著身邊的同學陸續收到好幾家公司的面試通知后,從小到大都是優等生的小宇,還是第一次這樣感到絕望。痛定思痛,小宇決定向我求助。
我看了一下小宇的簡歷,條件不錯,某985大學,專業成績前5%,多次獲得各種比賽大獎,舉辦過多次社團活動,還有一大堆的證書。除了工作經驗少一點,總體而言小宇的條件足以秒殺全國很多普通大學生了。
不過,小宇的簡歷看起來更像是萬金油,只是純粹地羅列自己的優勢,根本沒有關注崗位要求,不看求職意向,完全不知道他要應聘什么職位。
剛開始以為小宇只是不會做簡歷,但和他溝通之后我慢慢發現,事情遠不止寫簡歷那么簡單,小宇甚至完全沒有一個清晰的求職目標。
小宇的回答證實了我的想法,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小宇并不喜歡他的專業,盡管有好幾家不錯的單位向他伸出了橄欖枝,他還是放棄了很多對口的工作,決定轉行。
工作不對口也不是什么難事,但可怕的是小宇也不知道將來做什么,只是草草地做了一份簡歷,看到感覺不錯的崗位就投,僅僅靠感覺,從互聯網行業到服裝行業,前后共投了十多個行業137個職位。
面對小宇的舉動,我并不感到詫異,很多高校的職業規劃教育名存實亡,盡管開了不少課時,每年還是有成千上萬的畢業生面對五花八門招聘信息不知所措。
和很多迷茫的同學一樣,小宇只是簡單地把求職當做投簡歷,完全沒有清晰的求職目標,結果可想而知,哪怕再投100份,然并卵。
畢業季同學們的精力有限,而找到一個清晰的求職目標往往事半功倍。
求職是個復雜的工程,根本不存在瞎貓碰上死耗子這回事兒,你需要做的遠不止投簡歷那么簡單。
所以,在寫簡歷前,想清楚是下面4個問題,可以快速幫你找到一個清晰的求職目標,如果你對求職感到迷茫,趕緊看看。
1 什么行業
如果你沒有一個明確的求職目標,或者你的目標職位在很多行業都存在(比如銷售),那你就應該好好考慮一下未來從事什么行業。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不同行業的差別實在太大了。
舉個例子,鋼鐵行業的黃金時期在大約在10年前,那時候鋼鐵企業里的藍領多風光,待遇條件實在讓人眼紅,還記得小時候長輩們常說某某親戚進了武鋼工作有多厲害的情景,在上一輩人心中,鋼鐵行業毫無疑問是香餑餑;
但2011年開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嚴重,整個行業越來越不景氣,越來越多的鋼鐵工人被迫轉行。有人曾親眼看到,好幾個穿著工作服在人才市場找工作的老員工,那場面實在慘烈,真不敢想象短短十多年就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而相對鋼鐵行業,較為年輕的互聯網行業整體需求仍未飽和,某些領域發展潛力巨大,行業門檻低,很多年輕人在互聯網行業短短幾年就賺夠了首付,有的甚至闖出了一番事業,這在其他夕陽行業里幾乎不可想象。
同樣的努力,在不同行業里收獲的成果差異很大,在新興行業,大量資本涌入,你有更多的機會去分一杯羹,而夕陽行業你可能連湯渣都喝不上。
年薪20萬的年輕化學工程師真的很少,但年薪20萬的年輕程序員卻一抓一大把。
即使同樣的職位,比如銷售,農藥銷售和建材銷售的待遇也差別較大。
所以,結合自己的興趣和專長,盡可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朝陽行業,這決定了你未來幾十年的職業發展,馬虎不得。
2 什么城市?
確定行業之后,再根據行業狀況以及自身條件選擇工作地域。
不同地域的行業發展差異很大,比如食品行業從一線城市到普通縣城都有比較平衡的發展,選擇面大。
而互聯網行業幾乎只存在于北上廣深和少部分二線城市,絕大多數中小城市根本沒有互聯網公司,選擇面小。
因此,你要結合行業的發展狀況去選擇目標城市。一般而言,大城市行業齊全,各行各業發展較為成熟,選擇大城市可以滿足絕大多數行業上需求。
當然一些中小城市也有特色產業(比如云南麗江的旅游業較發達),如果不喜歡大城市生活,也可以考慮。
很多人糾結于去大城市還是中小城市?其實大小城市各有利弊,具體怎么選擇全看個人偏好。
大城市機會多、更有活力、福利待遇高,伴隨而來的是高物價房價、激烈的競爭、生活節奏快、極不穩定。
而中小城市雖然機會少、福利待遇低,但競爭壓力小、物價房價相對較低,生活穩定安逸得多,而且空氣環境也更好。
此外,關于城市的消費水平、薪資待遇、社會福利、人文環境、地理位置、發展狀況甚至特殊政策都需要仔細考慮。
慎重選擇工作的城市,畢竟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這個城市基本上是你未來安家的地方。
3 什么職位?
行業選好了,就可以結合自身專長和喜好,從而確定合適的具體職位。
好好想一想,你的個人興趣是什么?
你的專長和弱點是什么?
曾經做過哪些讓你自豪的事情?
哪些錯誤是你經常犯的?
認真剖析自己,對自己的優勢和弱勢有一個基本判斷,結合自己的興趣,就可以大致確定你適合做什么類型的工作了。
關于職位的分類,可以簡單粗暴地分為兩種類型:技術型和商務型。
技術型偏重于純技術,比如程序員,靠代碼吃飯。
商務型更偏重于軟技能,比如銷售,更依賴于與人打交道。
如果你不擅長和人打交道,又有過硬的技術,可以試試技術型工作,安安靜靜的做技術也能有不錯的發展。
如果覺得技術枯燥,喜歡和人打交道,就去嘗試商務型的工作,比如銷售,情況復雜多變,很具有挑戰性,當然做得好待遇自然不菲。
上面只是個簡單的分類,對于具體的職位,可以去招聘網站查看崗位說明,或者去相關社區論壇請教業內前輩,方法有很多。當然,如果你有足夠時間和精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實習,親身體驗過才知道合不合適。
4 什么公司?
明確了自己的職業后,就可以開始考慮具體公司了。
不同公司的發展狀況、運營模式、管理制度、企業文化、福利待遇、晉升路線都有差異,這些因素必須慎重考慮。
尤其是對于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一個適合你的公司能為你提供一份好工作,而一份好的工作關系到你今后的職業發展。
如何去判斷一個公司是否合適呢?
除了通過公司官網、論壇以及社會評價去了解,還可以咨詢就業指導老師,或者去相關社區付費提問。如果你有熟識的學長學姐恰好在那家公司工作過,也可以聽聽他們的意見,有機會他還可以幫你內推。時間充足的話,最有效的方式還是通過實習去了解。
多給自己一些時間,想清楚上面4個問題,求職目標也會更加清晰,寫簡歷也可以有的放矢,別再做海投簡歷的傻事了!
關于寫簡歷,也是令許多同學頭疼的事情,可以看看我的另一篇簡書文章《3步做出高分簡歷,讓面試機會增加10倍不止(附8套精美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