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開始著手這篇關于自卑的文章時,我決定翻開日記本,看看曾經那個被貼上“自卑”標簽的小孩。
?寫日記的那個小孩總是覺得自己長得不夠美,性格不夠好,能力不夠強,偶爾也會出現“我怎么這么差勁”“為什么我還不去死”這種偏激的話。為了變得自信,小孩有意識地鼓勵自己與別人交談時要勇敢地看對方的眼睛,在公共場合講話時聲音不要發抖,在覺得挫敗時在日記本上告訴自己:你是最棒的。我相信這也是大多數人的做法。
?而事實上,這些方法只能奏效幾天。真正的擺脫自卑感,還是要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以及提高自己的能力開始。自卑,可能來源于原生家庭的苛刻要求和不包容不理解,可能是因為對自己的期待值過高,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有一類人會因為自卑而比別人更加努力,而更多的人是選擇給自己貼上“自卑”的標簽,繼續渾渾噩噩。于是,自卑變成了不努力的借口,畢竟自怨自艾比克服困難要容易得多。
?自卑會給人極強的心理暗示,它像蟲洞一樣,不會一下子削弱的你的能力,而是慢慢地侵蝕你的內心,使你錯失很多發展自己的機會,使你喪失了追逐夢想的熱情,結果你真的變成了你口中的那個一事無成的“廢柴”“loser”。
三毛說過:“學著主宰自己的生活。即使孑然一身,也不算一個太壞的局面。不自憐、不自卑、不怨嘆,一日一日來,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樂和必然的抵達,在于我們自己的修持。”自卑就像一場感冒,每個人都會經歷,也許程度不同,但只要有心改變,它總會好。如果我們勇往直前,用更實際更直接的方式讓自己生活得更好,我們就會發現,這一切都只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沒有人會被自卑感折磨一生。
?把心打開,朝向有光的那一面,多讀書多運動,腳踏實地做事,愛自己,然后去愛人,自卑并不可怕,它代表著渴望變得更好,重要的是如何在自卑中找到突破自己的路。
?多年之后,你偶然間回頭看到了那個自卑的小孩,蹲下來抱抱TA,輕輕對他說:“辛苦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