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結束獵人谷行程后,終于可以有一天時間逛逛悉尼了。在晚上還到悉尼歌劇院看了一場演出,近距離感受了一下這座城市的文化。
百度百科
悉尼(Sydney,臺灣及海外華人聚居區譯為“雪梨”),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及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澳大利亞經濟、金融、航運和旅游中心,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
悉尼位于澳大利亞東南沿海,是歐洲在澳大利亞建立的首個殖民聚落地,1788年由英國第一艦隊船長阿瑟·菲利普于雪梨灣建立,最早收納被流放的罪犯,后來隨著澳洲淘金熱期間大量移民涌入,悉尼漸成南半球最重要的都市。悉尼市環繞杰克遜港(包括雪梨港)而建,20世紀以來成為世界著名的海港城市。
第八天:悉尼
前一天在獵人谷喝了一天,第二天則是是在悉尼市區游覽。早上首先是參觀悉尼歌劇院。吃完早飯,我們從中央車站坐車來到環形碼頭。接下來沿著海邊的小道走向悉尼歌劇院。
首先看到的是碼頭停靠的輪渡和停靠著的巨型游輪。
繼續往前走去,一路上海鷗很多,遠處的正是昨天經過幾次的海港大橋。
繼續向著悉尼歌劇院的方向走去。
百度百科
悉尼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位于悉尼市區北部,是悉尼市地標建筑物,由丹麥建筑師約恩·伍重(Jorn Utzon)設計,一座貝殼形屋頂下方是結合劇院和廳室的水上綜合建筑。歌劇院內部建筑結構則是仿效瑪雅文化和阿茲特克神廟。該建筑1959年3月開始動工,于1973年10月20日正式竣工交付使用,共耗時14年[1]??。
悉尼歌劇院曾經獲得伊麗莎白女王二世、美國總統福特、克林頓、南非總統曼德拉、聯合國前安理會總理安南等眾多國際名人造訪。
悉尼歌劇院是澳大利亞的地標建筑,也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200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到達悉尼歌劇院后,首先是在柜臺根據預約安排導覽,這次還是老老實實選個中文導覽。
另外也在這拿好了之前預約的晚上悉尼歌劇院的《睡美人》芭蕾舞門票。
接下來等了會,由一個中文導游將我們一群國人領著進入歌劇院內部參觀,介紹歌劇院的歷史,故事等。因為歌劇院有演出,所以不開放參觀,這天帶我們來到的是其中的音樂廳。內部確實好看。
從音樂廳出來又帶我們看了下歌劇院的建筑結構,以及介紹各種設計。
導覽結束后在出口處解散,接下來我們跑去不遠的歌劇院入口看了下。原來這里有紅毯。晚上從這里入場估計是要走紅毯了。
從歌劇院出來后,旁邊有個公園,于是就過去轉了轉,里面還有小火車這些。
逛好公園,然后走回環形碼頭車站等老婆在悉尼的同學會和。
都說倫敦的鴿子多,其實悉尼這里的鳥也很多。
不信你拿一把吃的過來,馬上海鷗群就圍過來了。
接下來我們沿著環形碼頭,走向海港大橋那邊的巖石區逛逛。
巖石區是悉尼的發源地,坐落在繁華的海港灣內,巖石區陡峭的街道一直延伸到悉尼海港大橋,是悉尼最受歡迎的地方之一,歷史與現代在這片土地上完美交融,呈現獨一無二的風情。 1. 歐洲風格建筑群巖石區保留著殖民地時期的建筑,但是大多已經被改裝成了時尚店鋪、特色餐廳和酒吧。世界各地特別是歐洲來的游客,無不以到巖石區觀光為樂事,也許這是一種懷舊情結所致。巖石區雖然是一片很小的街區,但它的建筑群保留了歐洲的風格,眾多的酒吧、餐館、工藝品商店、藝術館都彌漫著英格蘭移民時期的懷舊氛圍。你可以隨便坐一輛公交到達環形碼頭,然后步行到達巖石區。 2. 巖石集市每個周末,巖石區就變成了人潮涌動的步行街,因為巖石集市就在這里舉行著。這里有近200個攤位,出售珠寶、玩具、手工藝制品,當然還有各種美食,是悉尼最繁忙的集市之一。
在巖石區我們逛累了后,老婆的同學提議到悉尼比較有名的Pancake On The Rocks去吃午飯。
主食是沙拉,水果和烤牛排。
不過吃完主食后,后面上的pancake有點夸張了。
非常努力的才解決掉。
吃好午飯后,又在巖石區逛了一下,順便參觀了一個巖石區博物館。接下來就往市中心逛去,目的地則是QVB。
百度百科
中文名:悉尼維多利亞女王大廈
外文名:The Queen Victoria Building
QVB由英國名設計師George McRae設計,建成于1898年,建筑原本的用途是作為市場及辦公室,為羅馬風格結構,頂端中央聳立著精致的玻璃圓頂,建筑側面則是華麗的彩色玻璃窗,細密的木頭鑲板,建筑內還收藏了眾多的皇家畫作。皮爾·卡丹曾贊美QVB“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商場”。
QVB里面確實很漂亮。也有很多知名的店,
其中我們跑去UGG Australia看了下。
發現里面基本都是國人。
當然八卦一下UGG Australia其實是美國品牌。
順便科普下UGG的來源:
一戰時期,澳大利亞空軍飛行員David·Tizo和Audrey·Hers相戀,在每天都面臨著離別和死亡的戰爭年代,這戀愛更加刻骨銘心。讓Audrey·Hers不能忍受的是,空中寒冷氣溫對David雙腳的健康帶來很大威脅。那會兒的戰機還沒有空調,每當返航落地,Audrey·Hers都要用雙手去揉搓David凍僵的雙腳。David有一次執行緊急任務,Audrey·Hers扯下自己的羊皮帽子和大衣領,幫助David包裹雙腳,David就穿著這雙丑陋的鞋子,飛上了藍天。
這溫暖的感覺非常不錯,其他飛行員也都學著用羊皮包裹雙腳,他們在空戰中有了更好的表現。戰爭結束后,澳大利亞人由這空戰愛情受到啟發,制造出名為“uglyboots”的羊皮靴,后來澳大利亞人昵稱之為“UGG”,想不到它后來成了全世界潮人推崇的“UGG”雪地靴。
逛完QVB后,接下來我們去的是海德公園,在公園里面還能看到悉尼塔。
悉尼海德公園:
位于悉尼市中心的東側,初建于1810年,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那里有大片潔凈的草坪,百年以上的參天大樹,是這里休閑的一個好去處。公園的中心是一個設計獨特的噴水池。他是由一組青銅雕塑組成,中間高處的是一位手拿古琴的少年,他的后面有扇型的噴水,水池里還有幾組銅雕。
悉尼塔(Sydney Tower或AMP Tower):
位于澳大利亞悉尼市中心,高304.8 米,是澳大利亞最高的建筑,也是南半球最高的參觀平臺。
悉尼塔和悉尼歌劇院、悉尼海港大橋并稱為悉尼三大地標性建筑。
悉尼鐵塔始建于1968年,曾經計劃建設為購物中心,直到1981年才全部完成。
逛完海德公園后,時間也臨近傍晚了,我們到附近的韓國街找了家還不錯的店吃晚飯,點了個海鮮鍋,泡菜餅等,味道確實很不錯,服務員應該都是韓國人。等我們出來的時候,發現店門口已經排了很長的隊了。
吃晚飯時間已不早,和老婆同學在博物館站道別后,然后就趕緊走去悉尼歌劇院。
走到歌劇院門口發現一堆身穿白衣服,拿著各種桌椅的人聚集在門口。感覺像舉行什么儀式一樣。
這才想起我們之前在去吃晚飯的路上也有看到很多人這種穿著打扮。
回國后,后來才知道,當時在歌劇院門口舉辦的活動是白色晚宴:
白色晚宴(Diner en Blanc),又稱白色長街宴,始于1988年,是浪漫之都法國巴黎一年一度的傳統活動,參與者必須身著白色服裝,自帶食物、酒水和餐具。該活動廣受人們追捧,俄羅斯、美國、日本等地紛紛效仿。
到悉尼歌劇院后,直接來到歌劇院的入口,把背包寄存了。然后就走紅毯入場。
不過觀察周圍的時候發現一個問題。老外們都穿的都比較正式。我們則是為了旅游方便,穿的是薄沖鋒衣+T恤組合,當然這樣進場當然沒什么問題。
只是在一堆盛裝的老外中會有點格格不入。
而在國內的演出是很少遇到的,大家一般穿著偏休閑,以前甚至還看過穿漢服去聽古典音樂會的。
晚上的演出是在歌劇廳內的芭蕾舞劇《睡美人》。
整個舞臺布景非常精致,在舞臺下方有交響樂團配樂。演出過程中當然不允許拍照,
如果有人稍微大聲說話或者拿出手機的話,工作人員就會很嚴格的跑過來要求靜音。整個演出環境確實是世界一流。
中場休息時候,在休息區有售賣各種飲品,葡萄酒等,不少人就在這里閑聊。
當然,如果拿著酒杯在歌劇院看著海港大橋和周圍的夜景,吹海風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我們之前喝多了,就沒這個雅興了。
看完芭蕾舞劇后,離開歌劇院走回環形碼頭車站坐車回酒店。
途中看到白色晚宴的人群開始散去,還有不少人在碼頭的咖啡店聚著喝酒吃飯等。
晚上感覺比白天熱鬧多了。
最后,在悉尼歌劇院美麗的夜景下,結束了這一天豐富的悉尼游覽。
預告
接下來,將去世界自然遺產藍山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