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的抬眸,發現2024馬上結束了。
很難特別清晰的給今年下個定論,總的來講,底色是悲涼,因為真真切切的影響到了收入和生活質量。
這一年是壓力和焦慮的一年;深切體會到了什么是年齡壓力、職業壓力、家庭壓力以及未知的壓力。
這一年是內耗和反內耗的一年;一邊不斷的給自己施壓,一邊不斷的給自己減壓。
但不管如何,還是想感謝一下自己,因為這一年也是認知覺醒的一年。通過學習和思考,收獲了很多,對未來清晰了很多。
下面,也分享給大家。
關于學習與閱讀
算了完成了年初給自己定的“一年讀20本書”計劃,囫圇吞棗讀了差不多50本書,創下歷史新高。
慚愧的是,大部分內容其實都已記不得了。不過還是精選了7本,推薦給大家。
(1)?周嶺《認知覺醒:開啟自我改變的原動力》——認知升級,走出迷茫和焦慮,開啟自我改變原動力;
(2)?埃里克·喬根森《納瓦爾寶典:財富與幸福指南》——人生智慧合集;
(3)?陳海賢《了不起的我:自我發展的心理學》——改變行為、進化思維、發展關系、走出人生瓶頸期、繪制人生地圖,成為了不起的自己。
(4)?赫爾曼·黑塞《悉達多》——一場尋找自我的修行,一場尋求心靈安寧之旅。
(5)古典《不上班咖啡館》——不同的故事,一次次的問答,探索不同職業發展新可能。
(6)?侯小強《寸進:人人可學的曾國藩》——學習普通人如何變得不普通。
(7)?黃碧云《擺攤式創業》——學習如何低成本,低風險的輕創業。
-----------------------------------
關于學習,最大的感受就是:只要你始終保持著學習能力,你有好奇心,你想改變,任何時候都有選擇,任何時候都能改變,任何時候都有機會。
你知道的越多,你獲得的可能性就會越多。
事實上,70-80%的人是不學習的,這就是你的機會。
1.做一個終身學習者;
2.善用費曼學習法,用自己的語言將所學到的東西講給別人聽;
3.不能光學和看,還要配合“輸出+實踐+獲得改變”;
4.遇到有啟發的內容時問問自己:為什么有啟發?還能用在哪?關聯的知識有哪些?對應的行動項是什么?
關于工作和賺錢
1. 盡量做自己真正感興趣和熱愛的事,將其培養成專長。一邊做著自己喜歡的事,一邊又能賺錢,雙贏;
2. 如果條件不允許,先做實干派,再做理想家。調動一切可用的資源和力量,先搞錢養活自己,再做夢;
3. 努力找到并掌握自己的睡后收入,比如短視頻帶貨、寫書、做付費社群、賣視頻課程等。如果只靠出賣時間來換錢,低效且收入有限;
4. 目標導向,學會當個不守規矩的“壞學生”,但也不越紅線;
納瓦爾寶典中有這么一段話,值得思考 :?
以前的賺錢模式是,讀4年大學,拿到學位,然后能在某個專業領域干30年。但現在不一樣了,日新月異,你必須在9個月內掌握一門新專業,而這個專業4年后可能就會過時,但在這個專業存在的這3年里,你會變得非常富有。
關于心態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焦慮,覺得人生無望,就是自己的心態出了問題。
消極悲觀,受挫能力太差,欲望橫生,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自卑,總是焦慮一些還未發生的事,不敢行動。
對此,我們或許可以調整一下:
(1)?活在當下,專注當下,做好自己每天的功課。
(2) 欲望即痛苦,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如果想獲得某樣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先讓自己配得上它。
(3)?控制你所能控制的,不要去管自己所不能控制的,你也管不了。
(4) 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做對比拼命更重要。
(5) 永遠都能發現事情積極的一面。
(6)?降低對自己和他人的預期。
(7) 遇到問題,要么解決,要么接受,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不要總是覺得自己很悲慘,不幸福,其實幸福不挑人,是人挑幸福。
即便是真的遇到了人生困境,十分窘迫,那就更不怕了,羅曼·羅蘭所言:“一無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將獲得一切!”
關于行動與決策
1.?多做舒適區邊緣的事;
2. 每日反思復盤,留出思考時間;
3. 發表觀點前,消除自我意識,避免自己進行預設、貼標簽、站立場;
4. 多與優秀人的交往和共事,遠離爛人爛事;
5.?健康的重要性高于一切;
6. 如果有什么事情是你以后想做的,現在就去做,人生沒有“以后”;
7. 不要總花時間去取悅別人,首先沒這個義務,其次浪費時間;
8. 自己沒做到的事,別輕易給別人建議;
9.?避免完美主義,先起飛再調整方向,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10. 永遠不要全部壓上;
11.?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身成長;
做事要具備3種思維
1. 迭代思維:努力是一方面,但也一定要是一個持續精進的過程。如果一件事只是一直重復的做,毫無長進,是在浪費時間。
廢掉一個人最隱蔽的方式,是讓他忙到沒時間成長。
所以,一定要有迭代思維,持續精進,追求復利。
2. 結果思維:做事盡量要拿結果,甚至在一開始的時候你就知道會得到一個什么樣的結果,否則就不要做,浪費時間。
哪怕是你想通過做這件事驗證什么,體驗什么,獲得成長,這些可以都是結果。
一旦定下目標,就全力以赴的拿結果。
3. 需求思維:供需關系決定了你的價格,而不是你的成本和付出多少決定。你寫的內容,拍的視頻,賣的產品,要有價值,要利他,而不是自嗨;
要既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又能符合別人的利益。
解決問題的兩大秘訣
再分享兩條我這一年來遇見問題時喜歡用到的行事準則。
1.行動上:一具體就深刻
當你遇到問題時,別只會抱怨和焦慮,覺得事情無解,覺得自己做不來。
來,詳細說說,到底哪里不行,哪里做不來,多問幾個為什么,把問題清晰化。
比如找不到工作,現在好像都需要會剪輯,但自己不會。
好,去招聘網站上一個一個看,必須要會剪輯的招聘公司占比多少,有沒有不需要的,去投那些不需要的。
其次,剪輯是不是能學?網上是不是有課?你花一兩個月是不是能入門?直接去學就好了。
再遇到問題的時候,先別說“我不行”,來,詳細說說。
2.心態上:凡是發生皆利于我
遇到任何問題,都往好的方面看。
就非常堅信的認定,所有的事最后都會變成好事,如果還不是,那就還沒到最后。
-----------------------------------
最后想說的是:雖然這一年很難,但未來會變好,會因為自己的努力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