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整本書,好似懂了又好似未懂,只是不能確定自己是否能夠更加坦然。
又一次驗證了那句話:一個人的幸福程度與他所獲得的財富并無多大關系,而是來自于他與這個世界的強聯系。
一.焦慮困惑的源泉:存在之虛無
自己也經常困惑迷惘,恐懼未來的不確定性,迷惘的時候感覺不到自己到底想要的終極是什么?自己做的這些所有事情是為了什么?我的人生意義又是什么?
但在這里或許又有了一點點答案。
我們很多時候都會為我們的生命價值擔心焦慮,即使我們很多時候不愿承認,但不可否認,出于人的尊嚴,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擁有自己獨特的生命價值,獨特的生命意義。
現在整個社會,物質條件更加富足充裕,我們確實比過去幸福了,但卻也感覺比以往的任何時代都焦慮,焦慮自己一不小心就落后了,因為時代變化的太快,眨眼好像變幻了另一個世界。
我們大多數人時常會被空虛所困擾,甚至有些人想要自殺,大部分的原因都來自于感覺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感覺不到生活的意義,感覺不到生命價值的意義,所以選擇離開,這便是存在之虛無。
二.生命的意義
但生命的意義在每個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之意義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時刻每個人特殊的生命意義。
人生的意義沒有特定的答案,我們在每一個時間所追求的人生意義也是不盡相同的,我們感覺找不到人生的意義,我們試圖看清自己人生的意義,但我們只能看到我們當下人生的意義,我們也只需要追隨著我們當下的人生意義前行便足矣,而終極的人生意義只有當我們人生最后一刻的時候才能盡顯出來,因為過去的所有經歷便是我們存在的最好的證明,只有人生的最后一刻才能我們我們所有的過往來尋覓到我們整個人生的意義。
或許人生的意義就像快樂幸福一般,有時候越努力的去追尋反而越加焦慮越加迷惘,但其實你只需要放空自己全身心的投入一個人一件事,你的意義也便會隨之而來。
人不應該問他的生命之意義是什么,而必須承認是生命向他提出了問題。
生命無時無刻都在向我們提出問題。
在這本書中作者提出:人類存在的本質就是責任。
三.如何發現人生的意義
人越是忘記自己——投身于某種事業或獻身于所愛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他總是指向某種事物或某人(他自己以外的某人)——不論是作為有待實現的意義還是需要面對的他人。
A.成就或者成功,通過創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事業,而某種成功必然是能給他人提供相應的價值才是真正的成功。
B.通過體驗某種事情或面對某個人,而這里的人生意義便是通過愛的追尋來實現。愛是直達另一個人內心深處的唯一途徑。只有在深愛另一個人時,你才能完全了解另一個人的本質。只有看到他的本質特性,才能完全幫助他激發他的潛能。
C.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采取某種態度,這便是通過忍受苦難來追尋人生的意義,人是極度強大,極度的具有頑強的反脆弱性的,生活會給我們很多苦難,有的人選擇了順從,有的人選擇了保持自我,但也正是這樣,無論生活給予了我們什么絕境與苦痛,我們所唯一擁有的還有自由,自由的選擇以什么樣的態度應對苦難。
人生的意義可以是通過創造自己的事業,也可以是通過體驗某一件事,也可以是去愛一個人,哪怕當你當你覺得已痛苦不堪的時候你也更有可能突然發現人生的意義。只要你盡管的浸入其中,全身心的投入全身心的去體驗,而不要苦苦死盯著人生的意義,因為當你真正去做了去愛了,人生的意義便自然會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