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得讀書,就像我不懂得品鑒美食一樣,好吃的,就吃,也說不上哪里好吃。讀書如此,好讀的,拿起來就讀,也不知道好在哪里。
認識木心,是由于《文學回憶錄》,他給陳丹青老師們上了四年課,也在我的心里,為我上了兩個月的課。老頭,炯炯有神,談著屬于他自己的世界文學史。至此,我對這兩本書,一直都愛護如珠寶。
雖說認識了這么久,但一直到前些天,才真正敢看木心自己寫的書。《溫莎墓園日記》和《瓊美卡隨想錄》。原以為,木心的文字都是難以讀懂,沒想到翻開這兩本,就像是一個老者,在講故事,語言和諧。但不是隨便,字里行間,都是功夫。一個絕佳的作家,讓你哭,讓你笑,其實只需要改變幾個字的順序,或者,替換幾個字。
讀《溫莎墓園日記》,木心是導演,在幕后,靜靜地看著一切;又不是導演,他才不管你的生死。反正,我就是看,無動于衷。作為一本“日記”,木心在回憶,在旁觀他以前的一切。我們則是通過這些文字,去回憶,去感受我們自己的過去。
讀《瓊美卡隨想錄》,木心則是一位長者,在講著自己的人生感悟。不過,這長者,驕傲得很哩,愛聽不聽,反正我話就說在這里了,都是寶,就看你有沒有眼光了。
讀木心的書,筆和紙總是少不了了。總怕他突然就給你一句人生哲理,不記不行,不行不行!我記了很多,也時常回憶。這是屬于上一輩的智慧,這是一段可以融為自己經歷的經歷。
你讀不讀?沒關系,反正我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