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8月初,高考結束之后就去打工了,在紡織車間里系線頭,因為太熱中暑了。在家休息的時候,出成績了。一家人都很興奮,包括我自己,因為真的沒想到能上本科線。于是,也不用去打工了,本來老爸這么安排就是為了讓我嘗嘗沒考好的后果。也許是因為成績出乎意料,等到報志愿時,我就有點手足無措了。
我是想去省外的,離家遠一點,去外面看看大千世界。后來,還是聽了爸媽的意見,報考省內的一所師范學校。如果時光倒流,回到那個時候,我希望自己可以堅持“闖一闖”的想法,去“江浙滬”包郵的地方看一看。
那一年從高考開始就特別熱,我和同學一起頂著大太陽,騎自行車去考場。我記得最清楚的是,考完之后,在宿舍里把所有的書都賣了。最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我居然超常發揮,本來沒什么希望能上本科的,結果出成績之后,我的分數超了本科線20分。填報志愿的時候,我把那本報考手冊都快翻爛了,特別想去南方城市看一看,“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最終選了蘇州一家沒什么名氣的大學,畢竟南方的學校競爭激烈,我那點分數上不了什么好大學好專業。
好在最終錄取了,是我喜歡的中文系。因為本科大學不出名,大三時我決定考研。大二那年的十一假期沒有回家,和同學一起去了上海,當時就被這座城市迷住了。
這座無數次在影視劇里出現過的城市,這座在張愛玲、韓寒、郭敬明筆下出現過的城市,這座在歷史課本里舉足輕重的城市,真的讓我目眩神迷,無法自拔了。
決定考研之后,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考上海的大學,為了能去上海,大三那年和大四上半年,我發了狠地學習,大三暑假只回家待了兩個星期,特意找了一家上海的雜志社,一邊實習一邊備考。
在雜志社附近的小旅館里長租了兩個月,附近正好有家咖啡館,平時人特別少,我經常去看書,一坐半天,和美女老板都混熟成了朋友。她是上海土著,推薦我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加深了我對上海的迷戀。
發奮圖強的結果,是我如愿以償地考上了上海一所重點大學的文學創作研究生。研二開始我又迷上了寫網文,在網上發表了兩篇之后,居然慢慢開始有了自己的讀者粉絲,然后就變成了被催更的網絡作家。
一直到現在,小說寫了十幾部,還有一部已經簽約要拍成電視劇。
(好想這一切都是真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