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朋友應該會發現,清明的時候我像打了雞血一樣每天分享一首歌(小葉子之前大概還吐槽過這種行為),從效果來看,朋友們似乎對我的地理tag比較感興趣(笑)。其實我是真心想分享歌曲的呀(好吧,我承認我是心機boy,打個地理tag來吸引一下眼球)。
言歸正傳,之所以分享這四首歌,主要還是因為最近聽歌的節奏發生了變化。從Eason,楊千嬅用心的唱歌,過渡到了誅心的夕爺(林夕)和講道理的Wyman(黃偉文)的作詞上。這種變化似乎讓我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所以我翻出了好多都已經聽爛了的歌曲,開始一遍遍揣摩這些作詞中的意味。在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又百度了Wyman,發現了這四部曲,聽來發現都還合我胃口,就一一收藏了,總覺得Wyman大概不會坑。
清明假前一天,百無聊賴的坐在大巴上,翻開了收藏的四部曲,粵語的歌詞還是很難懂,所以沒辦法只能是邊用手指頭滑動屏幕邊聽歌,無可避免的發現了這四部曲中有三部都存在于Juno(麥浚龍)的《Addendum》專輯中。感興趣的聽了一下專輯內的其他三首歌,然后就不覺發現,原來所有歌曲都是有些關聯的。又仔細聽了多遍,外加萬能的百度后,基本能夠理出來這么個順序。
這些歌曲的關系就和打游戲時的主線支線一樣,前段時間分享的實際上是主線四部曲。但仍有三部作為支線,完善了整個系列,因此實際上是七部曲。Wyman用七部曲只講了一個故事:十年間的放不下與放下,里面涉及到了三個人,如果強制理解為三角關系似乎也說的過去。
《耿耿于懷》作為整個系列的“引”,大概交代了一個人難以放下另一個人的心態。這首歌兒的意境沒有那么強烈,Wyman的作詞中規中矩,伍樂城的編曲是一大亮點,作詞不“磨”心,但編曲卻能“磨”耳朵,比較奈聽。
我中意的是《念念不忘》和《羅生門》。
聽歌聽久了,難免會想自己為何會偏愛Eason。以前總覺得是對胃口,Eason低沉的聲音正中下懷。但后來無意間發現了作詞的新世界后,漸漸改變了這種看法,似乎也能慢慢了解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
Eason的嗓音,經典的作曲編曲譜曲是一個方面,這是面子。而歌詞所賦予歌曲的靈魂,這是里子。而我,大概還是個更看重里子的人。
所以我心目中《淘汰》《K歌之王》《內疚》《孤獨患者》敵不過一首《陀飛輪》。因為《陀飛輪》我能理解,能明白。我在玻璃臺上見到江詩丹頓和伯爵后,就能想到一句“人值得 命中減少幾秒 多買一只表”,仿佛《陀飛輪》賦予了這些腕表一些靈氣。這種歌曲所帶來的觸景生情與觸情生景的雙邊效果,是我覺得最難能可貴的,也是夕爺和Wyman最善于拿捏的。
十年又過去 舉止仍像少女
贈你哈羅吉蒂那玩具 這天早變作茉莉香水
留在你漫畫書里 當初那美麗神仙伴侶
縱使相見已是路人茫茫 臉書等愛侶入睡卻偷看
——念念不忘
我愛過哈啰吉蒂嗎 似乎沒有
狄更斯是漫畫嗎 仍然少女誤會了嗎
你每晚更新的臉書卻無謂看
——羅生門
Wyman在《念念不忘》中埋下了伏筆,直到Kay(謝安琪)在《羅生門》中娓娓道來的時候,才發現原來Juno似乎從未對過。
十年過去,已非少女。雖然送我kitty貓,但我似乎從未歡喜。當年大概只瞥了一眼吧,其實那真的不是漫畫書。別費勁心思的更新facebook了,我真的不會怎么在意。
簡簡單單的幾句話,似乎就營造出了一個崩塌的場景,我覺得但凡是聽過這兩首歌,能聽明白一點兒的,都能腦補出來這個畫面。Wyman對場景把控的火候在這兩首歌兒中得以體現,觸情生景以及氛圍的營造都恰到好處。Wyman對于《念念不忘》更多的是在營造氛圍,重心則是放在了《羅生門》中。《羅生門》開篇明義,將《念念不忘》的導火索一把點燃,氛圍瞬間便被引爆到極致。然后Wyman矛頭一轉,開啟殺手锏模式:講道理。
那故事倉猝結束不到氣絕便已安葬
教兩人心里有道不解的咒沒法釋放
個個也探問愛戀不老的秘方 唯獨壯烈離座可百世流芳
你未忘 我未忘 猶勝伴在旁
——念念不忘
迷戀蔽眼才給美化 但其實真懂得我嗎
那動人時光 不用常回看
能提取溫暖以后渡嚴寒 就關起那間房
離別了若想心安 先不要每夜重翻舊案
望著更好的地方 為下段愛戀吸收陽光
個個也探問愛戀不老的秘方 難道抱著殘像可百世流芳
你未忘 我未忘 情信亦泛黃
——羅生門
Juno一直認為,攜手共老的愛情才應該百世流芳,但他卻忽略了一個事實,你又何曾真的懂過Kay。Kay說,動人時光的真正含義是挫敗來襲時,能尋溫暖,渡嚴寒。當你失去我的時候,何不向前看,一直念念不忘的后果就是你只能抱著我的殘像終老一生。你又何曾見過,我們之間的書信,早就沒了當年模樣。
新瓶裝舊酒,嚼舌根都能嚼爛了的道理卻被Wyman寫的如此窩心。誰都知道規勸別人就是要勸人放下,但說來輕松,做來卻難。Wyman獨具匠心的用一個系列,心思細膩的將故事鋪墊好,將道理講出來,只是為了告訴我們,放下才是最好的選擇。
當我反復聽了幾十遍《羅生門》后,我覺得這首歌相比于夕爺的《富士山下》有過之而無不及。同為規勸人們放下的歌曲,《富士山下》意境渲染的好,《羅生門》道理講的好,不分伯仲。但《羅生門》有兩首歌曲鋪墊,意境渲染的效果能夠達到《富士山下》的水準。《羅生門》勝在曲風比較新穎,尤其是混音部分,Juno獨具慧眼的選擇了Kay,Kay略帶傷感的嗓音與Juno在混音的時候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百聽不厭。
15年《羅生門》發行的時候,Wyman說,“十萬個人問我為什么這樣殘忍,一手摧毀他們十年來的夢,我說,歡迎來到現實世界,現在你罵我狠,但三五七年后,你醒了會謝謝我”。智者如斯。
七部曲的關系我在圖中已經標明,《雷克雅未克》是主線的終結篇,我理解不夠透徹,感覺是Juno能夠放下了。《瑕疵》是女二號Karen(莫文蔚)與Juno的故事,比較擰巴,所以以“錯”來命名,其中Karen獨唱的部分比較磨耳朵。《單魚座》講述了Juno念念不忘性格的原因,以“因”來命名。《睡前服》與《念念不忘》中“你跟我每夜仍聚聚 到夢里追”遙相呼應,Juno為了能夠“見到”Kay,不惜每夜服用安眠藥,所以以“傷”來命名。鑒于我理解能力和閱歷有限,還是沒能全部理解這幾首歌曲,因此就不再贅述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聽聽。
12年的時候,Wyman在紅館舉行了一次個人作品演唱會,將他18年來最好的詞作,分六天,由各個名聲貫耳的歌手分別演唱,大概是近幾年來最盛大的粵語集會。Wyman說,10年后可能還會再搞一場,我總覺得如果這是真的,死對頭夕爺也會出現在臺上,值得一看。
嗯,不多說了,我敲代碼賺錢買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