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我替祖父看牛,那個牛棚墻頭下部是泥巴,上部是稻柴,棚頂也是稻柴,即使冬天外面下雪,這個牛棚也是很暖和的。
所以,每天有一群麻雀飛到牛棚里。大概小鳥也怕冷吧!
牛棚里有幾頭牛,它們都是耕地的水牛。
還有,半屋子稻柴,稻柴上應該有些余下的稻谷,所以對于麻雀來說,這個牛棚就是溫暖的鳥窩。
當我打開牛棚的門,那些麻雀受到驚嚇,它們就從窗戶飛走了。
于是,我有了捕捉麻雀的念頭。
早晨,我去牛棚打掃牛圈,還抱稻柴給牛吃,走時就把牛棚的窗戶打開。因為打開窗戶,那個麻雀就會飛到牛棚里。
傍晚,放學了,我就直奔牛棚。
我輕手輕腳將牛棚幾個窗戶關上,這下牛棚里的麻雀就一只飛不走了。
我要“甕中捉鱉”。
我又輕手輕腳拉開牛棚門一點兒,然后迅速閃到牛棚里。因為牛棚有天窗,所以看得見牛棚里的麻雀。我看見牛棚里麻雀好多啊,它們看見我就在牛棚里亂飛。
我就拿起棚子里的一根竹桿追趕麻雀。
我又大喊大叫。
那些麻雀哪里受得了我這一番攻擊,紛紛掉落在地,束手就擒。
每天總有麻雀飛到牛棚里,它們真是舍生忘死
每次這樣捕捉麻雀,總有收獲,最多一次,我捕捉到一百多只麻雀。
小時候的我覺得紅燒麻雀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佳肴。
十幾年前我開始念佛,不是說學佛就是學做人嗎?
印光大師開示里面有這么一句話:常生慚愧心及懺悔心。
原來小時候我捕捉麻雀就是殺生啊,何況麻雀捕捉害蟲,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所以,今生我應當懺悔,余生用慈悲和溫和的態度對待一切弱小的動植物!
附錄:挑擔
稻子熟了。
在田埂上,鄉下男人挑著稻子疾步如飛。
我便擔心,能否把這捆稻子挑起來,因為我的肩膀還像嫩芽。
每一顆稻子都是豐收的歌謠,我顫悠悠地在田埂上挪動,肩膀上的擔子直壓得我喘不過氣,比石頭更加沉重。
當年,我為了挑稻子,肩膀被扁擔夾去了一塊肉,從此我的肩膀有了老繭,最重的擔子我都扛得起。
就把生命中原有的弱不禁風,化做千斤重擔壓過來吧,而我巋然不動,而我疾風知勁草。
我知道,能默默挑擔的人,一定是能走得最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