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誘人的艾葉清香,那是跳躍在舌尖上永不散去的艾葉米果香,是可以放進嘴里咀嚼的春天的味道。濃濃艾葉香,最憶家鄉味。
陽春三月,正是艾草遍地叢生的時候,蓬蓬勃勃的艾草散生在田間地頭、田間小路、屋前屋后的地里,這兒一叢,那兒一簇,那莖葉,說是綠,卻又泛些白色,好像翡翠上下了一層霜,惹人喜愛。拈起一片柔嫩的艾葉,一股淡淡的草香漫溢在鼻翼四周,絲絲縷縷、綿綿不絕。
采摘新鮮的艾草可以用來做成艾米果,每年清明前后是艾草生長最旺盛的時候。記得以前是我和弟弟去田間、菜園里采摘艾草。每年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做,做法也是知道一些的。首先將新鮮艾草洗干凈晾干,鍋里放足夠的水煮沸,將艾草倒入鍋里煮爛,再撈起來待冷卻后揉成團。將一團一團的艾草團再剁碎,加入姜末去味,隨后加入糯米粉,攪拌均勻,待不粘手時做成型即可。我在家里的時候會參與其中,幫奶奶打下手,配制餡等。遠在外面有的時候甚是想念家鄉的味道。艾米團可以做成很多形狀,可做成餅狀,可做成餃子狀,還有其它的,你喜歡什么樣的就可以捏成什么樣。當艾米果放入蒸籠里后,那感覺就是漫長的等待啊!濃濃艾香滿天飄,沁人心脾醉人心。
相傳一個關于艾米果的故事,觀音菩薩云游到江南一帶,看見孽龍作惡,可孽龍又不在觀音的管轄之內,觀音菩薩也不能將它降服。然而,菩薩卻深知龍的致命弱點,懼怕人多勢眾和聲響煙熏,尤其忌憚艾葉的氣味,龍一聞到艾葉味便逃之夭夭。于是,觀音便化作一慈眉善眼的老婦人下凡,告訴百姓們艾葉可以制服孽龍。勤勞聰明的百姓用艾葉做成米果,讓親朋好友都來吃。吃過艾米果的百姓,散發出一股治龍的氣味。為使艾味更濃,每家每戶還會裝上一盤盤艾葉米果放在屏風前的案上、掛在高處,讓艾氣味徐徐散發,蒸蒸向上。另外人民還點上香燭,燃放爆竹,孽龍看到這樣的場面,嚇得魂飛魄散,又被艾葉味熏得昏頭轉向、半死不活。后來,孽龍只得乖乖縮回海里。從此再也不敢輕舉妄動,即使出海也是和風細雨。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可信度就不知了。
艾米果有溫肺暖脾,驅寒除濕,防病保健的療效,但是好吃的東西不要多吃,否則會消化不良哦!每年這個時候就會想起濃濃艾果香,深深思鄉情,不管身處何方,心中總是忘不了那份鄉情,剪不斷的思緒,忘不掉的味道。
又是一年艾香情,又是一年春雨時。把愛帶回家,將情來傳遞?;厥紫嗤悄辏袢沼洃洩q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