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間關于找出1%最有價值信息的6點建議

每天,我們都生活在信息的汪洋人海中。在這些多如潮 水般的信息中,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對我們的生活有幫助的、有助于我們充實自己生活的有用信息最多只有1%左右。

于是,我們需要像在河里淘沙金一樣,找出這1%的有 實際意義的信息,并把它作為我們的精神財富積累起來。

但是,如何找出這1%的信息,不同的人在效率方面會 有非常大的差異。因為有人知道如何尋找,而有人卻不知道 如何尋找。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地找出這1%的有效信息呢?我 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了以下6點建議。

?建議一:掌握框架力

我們通過感官隨時在獲取新的信息。但是如果我們獲取的信息只是停留在最初的素材上,那它就只是一座簡單的“信息大山”。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與其讓我們人類親自動手去找素材,不如交給google去做, 效率無疑會高出許多。

那么,我們人類到底能做些什么呢?我們能做的是從這 座信息的大山中找出不同信息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辨別出你所得到的信息意味著什么?如何讓這些信息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它的作用?而要做到這-*點,我們必須具備一種洞察信息本質的能力。我把這種能力叫做“框架力”。

無論我們是在和他人對話的時候,還是閉門讀書的時候,抑或走在路上的時候,我們需要隨時制作框架、使用框架,我們需要不停地思索,不停地整理信息。

在這里,我所說的框架是指“依據某個目的進行整理的思維框架”,或者也可以說成是“思維的抽屜”。這個框架提 示我們對于信息應該如何建立主軸、如何進行分類、如何區分不同的情況,還有如何安排整理信息的場所。

這個框架提示我們,當信息進人到我們的大腦時,我們要隨時給它們貼上標簽,區分它們的類別,并把它們保存到大腦中符合這些信息類別的位置上

這里有幾個具體的事例可以幫助你了解什么是框架。例如我們寫文章時常用的“承上啟下”的手法就是一個非常容 易理解的框架,商業用語中有3C策略(英文分別是Cus-torner、Company、Competitor,即顧客、公口J、競爭對手)?以及市場?4P?(英文分別是?Price、Place. Product、Promotion,?即價格、渠道、產品、推廣)等等說法,這些也都是框架,是思維的框架。

還有,圍繞某件事情,我們常常會對各種情況分門別類 進行歸納整理,最后形成諸如“7個習慣”、“3個法則”等 等條目,非常便于我們理解掌握。這里的“7個4慣”、“3個法則”其實就是框架,框架在這里已經在起作用了。有關 本章的內容,我也用了?“6項技術”的形式向讀者朋友們提 供了框架。

在企業里,-個業務員利用3C策略的框架,就可以 輕而易舉地把信息分成該公司相關商品的信息、相關客戶 的信息以及競爭對手的信息等,從而實現對信息的管理和分類。

利用市場4P的框架,企業員工也可以分析出該公司的 產品和服務等為什么會劣于他人的原因。還奮,當市場上出 現了一種深受歡迎的新產品時,利用框架也可以分析了解該 產品為什么會受到如此歡迎。

前人已經開發并為我們留下了無數形形色色的框架,當 我們利用這些框架的時候,有一點是我們必須時刻牢記在 心,那就是我們必須親自構筑新的框架。許多時候,你會聽 到別人用圖解的方式或用說明書對某一商品或事件進行說 明。在這里,圖解和說明書其實就是框架.當你接觸過數百個以上的框架后,你會發現,你的信息收集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時且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構建框架。

在最近一篇博客中,我寫/有關肥胖的文章。在這之 前,我參加過相關的專題討論會,咨詢過專家,閱讀了?10?本以上有關營養學、減肥以及不良生活習慣所導致疾病的 書,并對從中得到的信息進行了歸納整理。具體如下:

▼關于肥胖你必須了解的事情

第一,肥胖是僅次于吸煙的第二大導致疾病的不良生活 習慣;

第二,肥胖是用未來的纖換取現在的快樂的“健康負債”;

第三,肥胖的原因在于與標準的生活方式相比攝入了過 多的熱量卻消耗太少的熱景;

第四,熱量攝入過多的原因來自于零食、清涼飲料及精 力口工食品;

第五,為了增加熱量的消耗,一周做2次肌肉訓練,每 天做30分鐘以上的輕度運動是有效的方法;

第六,睡眠可以緩解壓力,抑制過量飲食。所以每天至 少保證6小時以上的睡眠;

第七,泡澡對改善新陳代謝非常有效。可以同時嘗試下 半身泡澡和冷水浴等;

第八,攝入有營養的東西,可以減少空腹感。所謂有營 養的東西是指加工度低的新鮮蔬菜、水果、優質蛋白質、碳 水化合物等;

第九,防止肥胖的良好生活習慣不僅對體重,而且對整 個身體的健康都有益。

通過不同途徑,我獲得有關肥胖的大量信息。我通過 使用自己的語言去詮釋它們,并把它們集中放入框架內,從 而剔除了99%的不良信息,保留1%的有效信息。

我制作這-有關肥胖的框架是在2007年9月。用這些足夠專業的知識,我在2007年8?10月的2個月時間里, 成功減掉了?5公斤體重、體脂肪率和7厘米腰圍。我想善于發現并學習新的東西,并把它們付諸行動,才是進行信 息處理的樂趣所在。

28歲進入麥肯錫公司時我尚不具備的“框架力”

我真正意識到框架力是在28歲進入麥肯錫公司以后的事情。我想,閱讀本書的眾多朋友在平時的信息整理及曰常會話中一定也沒有使用框架的習慣。

我剛進入信息處理的專業集團麥肯錫公司的時候,同事們總是指責我,說我的話聽起來非常難懂,散亂而沒有條理。他們還議論說我說話的內容其實很有意思,但是卻不能作為有效信息發揮作用。

同樣,我也想不明白為什么大多數麥肯錫的顧問能做到隨時整理信息并不斷有新的想法出現。

尚不具備框架力的我剛進人麥肯錫的時候,工作表現和工作業績都慘不忍睹。因為在進入麥肯錫之前,我只有專心做會計師及從事金融業的經歷,從來也沒有接觸過框架這個 概念。所以不要說自己思考并建構新框架,就是連如何使用框架我都不會。

就在我為別人難以理解我的話而不知所措的時候,有一 次我對一位大學一畢業就進了麥肯錫的資深女顧問說起了我 的煩惱。記得當時她是這樣對我說的:

“在麥肯錫,沒有框架的會話與家庭主婦或工薪階層的閑聊沒有區別

對呀,我的問題就在這里。當時我就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我確實沒有框架意識,我的話對于聽者來說不過是閑聊。現在我知道了原因,可以說問題已經解決了八成。

之后,由于我意識到了掌握框架力的重要性,很快在以下的幾個方面收到了成效。

一是學會了區分有用和沒用的信息;

二是學會了區分好和不好的信息;

三是學會了對信息進行因素分解;

四是學會了區分有實質性和無實質性意義的信息;

五是學會了以已有框架為基礎,制作新框架。

麥肯錫有一本匯集了各種框架的基礎指南,我每天都會借來看這本指南。當我記住了大約200個左右的基本框架 后,終于可以勝任顧問的工作了。這是我通過數量的增加最終實現質變的一個實例。

也許你會問,怎樣才能獲得框架呢?實際上,我們的周圍框架無處不在,許多信息也巳經根據框架完成了歸納整 理。只是沒有人明確地說出框架這兩個字而已。

例如,對某個人群進行培訓指導時,我們常常會用到一 個非常有名的“skmxwm”的矩陣[根據接受培訓的對象 是否有意愿(wm)和技能(SkUl),用2x2的模式進行分 類,并根據分類結果,針對不同的對象分別制訂培訓內容的 方法],這就是一個框架。最暢銷的一本書《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屮的7個習慣也是1種框架。還有報紙的排版格 式也是一種框架。報紙要根據一定的格式(框架),在紙面 上編輯每篇報道,然后再-一發送到我們讀者的手上。如果 你真正理解了框架的概念,那么在你身邊框架的范本要多少 就有多少。

我們所需要的東西只有一件,那就是框架。“框架”有 很多,也很有用。我們利用框架可以把各種信息捆綁起來, 從而有效地獲得我們想要的信息。

關于框架的具體使用方法,肴兩本參考書很值得一讀。

?齋藤嘉則著:《解決問題的行家——“思考與技術”》

?齋藤嘉則著:《發現問題的行家“構思能力和分 析能力”》

?建議二:利用“潛知力”積累經驗

有了一定程度的框架力以后,即使你沒有足夠多的信息,照樣可以整合出一個大概的信息框架。但是這里需要提醒讀者朋友的是,要鑒別出有效信息,單憑這一點是不 夠的。

如果你真的希望在自己的領域里成為一個專家,那么除了你用自己所具備的框架力去處理你所屬的領域的信息外,你還必須大量地積累經驗,以應對只是依靠框架無法處理的信息。

以商品開發為例。商品的開發要經過一系列的過程,從設想到概念的形成、樣品制作、市場預測,最后才能進人流通。在這個過程中涉及到的框架非常繁多。為此,如果一個 企業若能依據框架開展工作的話,那么在定程度上可以實 現效率的提升。

但是,當你有了一個設想,你用框架去分析該設想時, 得出的結論卻有可能是該設想并不可行。這時,你不能急于放棄這個設想,因為很難說這其中就沒有特別的亮點。而要 找出這個亮點,除了框架,你還需要一樣東西,那就是你的?“第六感”,所以在掌握框架力的同時,你還必須同時培養你的直覺。

其實使用框架的過程,就是對大量信息進行分析,進行取舍,最后留下本質的時這樣的分析、取舍本身,實際上仰仗的就是你的“第六感'?如果你能長期堅持培養你 的“第六感”,這種感覺就會轉化為“潛知力”。相反,如果你對“潛知力”毫無所知,只是單純地依據框架,例行公事 般地開展工作的話,那么很快你就會對信息的收集失去興 趣,同時還影響到框架力的提高。

所謂的“潛知力”是超越框架的一種能力,是基于在某 一領域的長期經驗積累,是不知不覺中在我們的大腦黽醞釀 并產生的新的洞察力。

當一個事物脫離了框架范疇的時候,怎樣才能收集到信息并做出正確的判斷,是潛知力的職貞。只要你有了潛知力,那么在收集或輸出信息的時候,就能做出最恰當的判 斷了。

10多年來,我一直以某種形式書寫文章,并通過向顧 客說明文章的內容,由此得到等價的報酬。這10多年的經 驗讓我在書寫文章的方面,獲得了某種程度的“潛知力”。

關于文章的寫法,框架給出了許多非常有用的方法。 如:大綱、邏輯思維、概要的基本要求等。當然,我在寫原稿時,一定會使用一些基本的框架。而在此基礎上,對著電腦敲打鍵盤時,腦海里自然而然會出現 一些超越這些框架的想法。這就是潛知力的一種。

例如,在書寫的過程中,除了使用1、2、3、4等來表 示條目外,在毎一篇文章中,使用什么樣的語言、用什么樣 的文體來寫、需不需要引用事例、取什么樣的書名更簡單直 觀等等,腦海里會自動浮現出有關寫文章的技巧及想法。

電腦只會按照事先設定好的程序完成作業,而我們人類 由于具備邏輯能力中的框架力,所以對于最基本的信息收 集,我們的直覺是電腦無法實現的。一旦我們具備了把隱藏 在大腦深層的潛意識調動起來的潛知力,完全有可能生出更 新的能力。

如果你希望電加深入地了解潛知力,只要在檢索網頁上 輸人關鍵詞“暗默知”和“經驗知”進行檢索,頁面會自動 彈出相關信息。此外,有一本書我認為也非常值得一讀。

?《潛智:如何培養和傳遞持久的商業智慧》多蘿西??倫納德、沃爾特*蘇爾普著

?建議三:具備“抗失敗能力”

繼“框架力”、“潛知力”之后,第3點建議是要具備?“抗失敗能力”

我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上司一而再、再而二地 提醒我的一句話是:“愚者學敬業,賢者學歷史”。我想這句 話的意思應該是假如從歷史中學習是一種框架力的話,那么 從經驗中學4就是潛知力,然后才是抗失敗能力?

有一種說法,叫“用觸覺去了解事物”。說的也是通過 親身經歷失敗來提高信息收集的靈感。這就是說,要想抓住?1%的問題核心,經歷失敗必不可少。

這是因為只有經歷過失敗,才能理解“什么不是失敗'

在曰常工作生活中,我們會嘗試各種各樣的事情。既然 是嘗試,就免不了會有失敗。如果有一個人只愿意嘗試必定 成功的事情,那只能說明此人完今沒有挑戰新事物的決心, 他的人生注定是平淡尤奇的。

從信息潮中找出iisll的技巧

我19歲時就通過了注冊會計師的考試^而且在我以后 的履歷上,似乎也看小出我有過失敗的經歷。實際上,我卻 認為經歷本身就是“抗失敗能力”的積累。

大學剛畢業,我懵里懵懂地進了一家外資的會計師事務 所。由于我當時的TOEIC (托業)成績只有420分,所以 用英語寫報告對我來說簡直就是一種折磨。每次上司看完后 總耍退回來,還安慰我一句,說“以前我用英語寫報告也很 爛”。每次我都漲紅著臉接過被上司改得滿篇紅字的報告。 還有,當我準備向客戶提交報告的時候,我都要花上大量的 時間請上司幫忙指導我完成那份實在過于難懂的報告。這樣 的事情在當時,幾乎是家常便飯。

然而,?正是有了這樣一次乂一次的失敗經歷,我才右可 能比常人更快地接近1%的事物本質。如何抓住1%的事物 本質,最好的方法就是經歷火敗,并從中抓住余下的99%?的錯誤。

關于抗失敗能力,我還想向讀者朋友推薦一本畑村洋太 郎先生的成名作:《失敗學的建議》。還沒有讀過這本書的朋友一'定要抽時間讀一*讀。

利用“框架力”對信息進行大致的分類,然后運用“潛 知力”,從經驗和知識出發,加深自己的洞察力,最后把這 些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用“抗失敗能力”鑒別出什么是本 質。這一過程的不斷反復正是找出1%事物本質的捷徑。

如何使明天比今天更輕松

了解本質的作用是為了讓自己了解“如何使明天比今天 更輕松”。也就是說,對于每天必做的重復性工作或收集的 重復性信息,要積極開動腦筋,想出好的辦法,使今后可以 在這些事情上少花功大。

對新的框架了解得越多,自己的潛知力用得越充分,獲 取1 %有效信息的速度也就越快,也就能以較少的勞動實現 更多的輸出。

我進入外資銀行從事營業員工作的時候,例行事務幾乎 要花去我整天的時間。而實際上我每天做的事情無非是整理 資金現狀、與倫敦交換信息、向其他部門提供利率等。我的 前任、前任的前任,一直都在重復這種千篇一律的例事務。

我對這樣的工作現狀很不滿意。于是在得到上司的同意 后,我開始思索每一項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我虛心向同事們 請教,聽取他們的意見。S后在不改變工作U的的前提下, 我改進了我的丁作方法。

?對于資金現狀的管理,我從以往的手工整理形式替換 成了整個部門可以共享的excel處理方式。

?向法務部提出中請,獲許可后把以往用電傳(當時還 有)進行交易的方式改為郵件歸檔管理系統的方式。

?把以往利用電話向其他部門提供利率的做法改換成每 天一早發送傳真或電子郵件的方式,只有在利率出現變化 時,發送追加信息。

這樣一來,以往需要?整天時間才能完成的例行攀務銳 減到一天只需花2小時就可以了。而且,通過這樣的改進,?每天出現錯誤的概率也大大降低。不僅我們自己的部門滿 意,相關部門及顧客的滿意度也上升了。

這是我在工作中的一個事例。還有做家務事,各地域社 區之間的關系也都一樣。總之要養成隨時利用框架進行思考 的習慣。學會思考過程的目的是什么?思考有沒有其他可以 替代的方法?思考如何才能用更少的付出得到同樣的結果??等等。

◎建議四:共享“最佳實踐”的學問

掌握有效信息的方法還有一種,叫“最佳實踐”。

所謂“最佳實踐”,是指來自實踐經驗和智慧的最好的 方法、做法。例如:豐田生產方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最 佳實踐的積累。岡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個公司組織可以 在內部把最佳實踐作為一門共享的技能,這樣就更便于 積累。

有人通過向他人請教其以某種形式實現的“最佳實踐”, 來建構自己收集信息的框架。當然你不一定要照單仝收這種 形式的學習方法。但是“最佳實踐”作為鑒別標準,判斷哪 些是1%的有效信息,哪些是99%的無用信息實在非常 有用。

我34歲才開始做證券分析師。通常,做這個工作的人 都是大學-?畢業或20歲出頭就開始的,所以我開始這個工 作絕對算不上早。也因為這樣,在最初的平年時間里,我一 直努力搜集最佳實踐的方案。

首先我請自己的助手盡可能詳盡地告訴我迄今為止被認 為是一流的證券分析師們的做法。如:某著名證券分析師的 工作風格是怎樣的,對于信息他是怎樣進行管理的,信息的 輸出又是怎么做的等。

?其次,我利用中午的時間,和工作上成績突出的分析師 前輩及營業人員共進午餐,盡可能地向他們請教他們各的 做法。

就這樣,在聽取了?20多個人的經驗后,慢慢地我也建 構起了我自己工作方法的框架,并逐漸固定下來。就這樣, 我逐漸地掌握了哪些是根據顧客對象的不同需要及時調整 的,哪些則是對所有的顧客都適用的同定模式等。逐漸地, 我能淸楚地沿出不同人分別以仆么樣的能力作為自己的特 長,并努力把它應用于自己的工作中。

像這樣,通過比較,找出己的不足。這叫“反?省”, 要不斷反省自己的做法。

往往有很多人覺得問別人是件很難為情的事,或者覺 得這樣做會給別人添麻煩,總是猶猶豫豫地抹不開面子向他 人請教。但是,要知道你通過請教他人,你的工作效率會大 大提尚。而你的工作效率的提高,不僅可以使你自己變得輕 松,也可以使他也變得輕松,而亂還會使整個組織機構變得 輕松。只有當你自己了解了這?點,并讓對方也了解了這一 點,我相信任何人都會很樂意幫助你。所以善于向別人學習 最佳實踐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信息收集的能力。

雖說不同的人做法各不相同。但是,通過前輩分析師們 的賜教,我大致了解了一流分析師的做法主要有以下種 類_。

第一種類型:向顧客提供服務的類型。這種類型的分析 師往往很重視和顧客之間的交流,他們真心誠意地與顧客進 行溝通,當然花的時間較長。

第二種類型:注重分析的類型。這種類型的分析師幾f?不會主動打電話,他們往往會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分析和報告 上,力求分析和報告質量上乘。

最差勁的是這兩類型哪一類都不搭界的分析師。我選擇 了后者的做法。當然我也不是照搬這種做法,而是適當做/?一點點調整,那就是增加了與客人之間的接觸。如果我是權 威,我不打電話,人家也會主動前來咨洵。但是我還是一個 新手,在做出實際成績以前,不能這樣坐等客人上門。

話說回來,如果我給顧客打電話,勢必占用較長的時 間,影響我進行分析。因此,我拒絕使用電話,而是一心一 意地用h了電子郵件。有時候我會用群發的方式,有時候根 據情況我會個別發送。而關于電子郵件的使用,我把它當作 是創造最佳實踐的一種,還在不斷努力開發新的用法。

我宥一個特點,就是寫文章的速度很快。于是,這樣一 個公式得以成立,即發揮這一特長的手段是報告的認真書 寫+郵件來實現的跟蹤調查。像這樣,一種知性生產確實是 通過自己的做法、技能和他人以往的經驗互相補充才得以決 定的。

?建議五:一定要做到揚長避短

下一點我們應該掌握的是“揚長避短”。

在第二點建議中,我巳經解釋丫要想鑒別出亊物本質所 需要具備的潛知力。

至于如何掌握潛知力的問題,我認為與其想一口吃成胖子同時學習5個、10個等眾多領域的東西來積累潛知力, 不如先確定1、2個領域,進行深人的學習、積累,當你徹 底掌握了這1、2個領域里的潛知力后,再逐步應用到其他領域。相信這樣做的效率會高得多。

眾所周知,一個人如果在某一領域里做得非常出色,那 么他學習、理解其他領域里的東西也會比常人快。我對這種 現象的解釋是,因為他在那個領域里已經掌握了抓住本質的 技巧。

我能有這樣的想法,得益于我在20幾歲時的一位前輩 的教誨。當時我連自己的專業領域究竟是什么都搞不淸楚, 只是被動地等著別人交代我做事情。這時.麥肯錫的女性前 輩們告誡我:“不要接受太多的工作”、“要善?于拒絕不能發 揮自己價值的工作”。

我無條件地通盤接受了她們的忠告。因為當時麥肯錫的這些女性前輩們正活躍于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她們的工作做 得非常出色。而且,其中三位尤其出色。

第一位是口本企業價值評估第1人本田桂子女士。她是 亞洲麥肯錫的第一任女性主任(最高顧問)。

第二位是做醫院的顧M,著名的大石佳能子女士。她被 評為“口經女性”的“年度女性”,在《朝日新聞》的“頭 版頭條”等版向上受到過隆重的推介。我想知道她的人-定 不在少數。

最后還有一位,是早稻田大學研究生院金融研究專業的 教授,《銀行收益革命》、《川本裕子的時間管理革命》等書 的作者、著名的川本裕子女士。她也是我在麥肯錫時的前輩。

她們之所以如此出色,就在于她們自始至終堅持做自己 擅長的事情。

一個人的精力、體力是有限的,因此我們有必要認識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事情,努力做到不做無用功。

學會做減法

我想任何人都會有一張“To do list"(要去做的事情清 單)的明細表,上面羅列了必須做的事情。

然而,面對要舍棄的事物,非常重要的一點卻是整理出?"Not to do list"(不要去做的事情清單),也就是整理一份 不可以做的事情的明細表。如果一個人在放棄某些+該做的 事情上表現猶豫不決,那么他就無法專注于做他該做的事情 上。在思考最好專注于獲得什么樣的信息之前,首先想到什 么樣的信息是雜音、是無用的,才能更快地接近事物的 本質。

關于“不要去做的事情”,我在以下幾個方面是很注 意的。

?岡為抽煙既浪費時間、金錢,還會影響注意力的集 中,加之對身體有害,所以不抽煙。

?因為喝酒既浪費時間、金錢,還會影響注意力的集 中,加之對身體有害,所以不喝酒。

?因為睡眠時間對于整理信息來說非常寶貴,所以不 減少。

?因為過量攝入高熱量食物會加速大腦的退化,所以不 大量攝人高熱量食物。

?出租車會導致運動不足和獲取信息渠道受阻,所以盡 可能不乘坐出租車。

?不做沒有必要做的事情。

與其思考什么是有用的,從而增加要做的事情,不如減

少小?必要的事情,以免這些事情在你收集信息的時候拖你的 后腿,這樣更容易提高效率。

?建議六:不吝惜購書費用,多讀好書——網頁盛行時代非讀書不可的理由

最后一點建議是關于讀書的方法。

要想抓住1%的有效信息,最簡單的方法莫過于“讀 書”,要盡可能地多讀各種各樣的書。當然,今后,網頁、影像等新的信息傳播方式的不斷涌現,我們獲得信息的 渠道會越來越多。但是在現階段,只要還沒有出現能夠超越?“文字+紙”的黃金組合的媒體,書依然是最能體現時間效率的一種媒介。

為什么閱讀書籍可以更輕松地找到有效信息呢?我總結 了以下3點理由。

?理由一:書是從眾多的書稿中經過嚴格挑選和編輯后出版的,所以其內容一定非常有價值。

?理由二:大多數情況下,書是作者為了實現我價值而寫的,他們并不看重經濟效益,因而價格便宜。

?理由三:書的目錄清晰,便于攜帶。

我們先來看-看理由一。

首先我們來比較一下書本上的信息和網絡信息的不同。 無疑,通過網絡査看信息非常方便,但是一方面你不知道發布這條信息的人是誰,另-方面出現在網頁上的信息都沒有 經過評議或確認。所以一旦你輸入關鍵詞,你會驚嘆相關的 信息竟有如此之多。然而,遺憾的是,這些信息不僅魚龍混 雜,而且基本上都不是你所需的信息。

而書本則不然。通常一本書的文字數大約在10萬?12?萬左右。但是為了考證書中的內容,相關人員所耗費的時間 卻是漫長的。

首先是策劃,然后要經過構思、確定目錄,再著手創作 原稿、制作圖表,還有經過校稿、排版,最后才出版和發行流通。這一過程需要很多人的配合,簡直就是一門藝術。

當然,我不能斷言說出版的書籍中沒有質量低下的書。 但是毫無疑問,絕大多數的書都有它的閃光之處。不僅如此,你還可以自由自在地馳騁于和你完全無關的先驅者或領袖的書中,也能接觸到已故的或異域的人士。

不管怎么說,僅靠一個人的力量,獲得信息或研究信息是有限度的。但是如果你借助了?“書”這一媒介,那么由于 書經過了很多人的手,所以自然而然地你也就接觸到了許多人的想法、信息和意見。

而理由二則告訴我們,書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像 這樣被嚴格甄選出來的難能可貴的信息,只要你想要,最 只要花幾日元就可以買到。而這兒千日元是我們工作1、?2個小時就可以得到的金額。也就是我們2小時的勞動成 果,就可以得到作者花費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夠完成的信息

那么,書為什么會如此便宜呢?

寫到這里,我也在想這個問題。其實一個人寫書與其說是為了賺錢,不如說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人,無論是誰都有一種欲望,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而書則是得到別人認可的最為簡便、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對于大多數作者來說,通過寫書獲得稿費、版稅并非他們的初衷。通過 出書,“對他人有所幫助”才是回報給他們的最高獎賞。

至于最后一個理由,從技術上來說,把一本大約250頁的書的內容貼到網頁上完全可能。但是,在小小的顯示屏上 靠移動光標讀完整本書非常麻煩。而且當你看到后來,意識到前面有一些重要的內容還需要進一步的核實或記憶,這時 你想往回找可比在紙質書上找麻煩多了。正因為如此,紙質這一媒介在經過了幾千年的歷史變遷后,依然作為信息流通 的主角時頑強地繼續生存:,而且這個主角的地位在短時間 內也不可能讓位于電子圖書或其他媒介形式。

書與無償的無線電視、網頁及幾百口元一本的雜忐相 比,其成本相對要g高。所以我想有人買書的時候,可能首先會考慮這本書是否有必要買。然而,我要告訴你的是,考慮 到能夠快速得到優質的信息,實在沒有任何別的東西比書更 有效率也更便宜的了。

當然,我也知道有人并不習慣讀書,也有人讀書速度很 慢。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那么我建議你先讀一本可以幫助你 讀書的書,聽…個影像閱讀之類的速讀講座。

?《如何閱讀一本書》莫提默* J ?艾德勒、查爾斯??范多倫著

?影像閱讀公式網站?http: / /www. photoreading-ja-pan. coin/

、.我的讀書投資法——每月花〗5萬日元買?100本書

無疑書是傳遞高質量信息的媒介,但是這并不是說所有的書都是好書。

我每個月要買50?100本書來讀。但是讀完后覺得非常 好的書,或者覺得從中又學到了新東西的書最多10本里頭有1本,有時甚至連1本也沒有。

我知道一下子增加預算用來購書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有 困難的。所以我建議大家用其他方法增加接觸書本的機會。 如:和他人交換竹籍、上圖書館借閱等等。

總之,重要的是“大量接觸可能的好書”。只有這樣, 才能得到好書,而這些好書中的信息又會在以后給我們帶來幾十倍的好處。

i.利用零散時間快速閱讀

讀書還有一個竅門,就是不要仔細研讀。也就是說讀書不要太貪,不要試圖在一本書中找到你想了解的所有東西, 從一木書中找到你想要的一切。讀書的竅是首先粗略地瀏 覽一遍,如果有自己感興趣的或者容易理解的部分,那么只要仔細研讀這些部分就可以了。不過,在讀一本書之前,你還需要確定一個問題,即“我為什么要讀這本書?我希望從 這本書中得到什么”?

我們人類的大腦能記住的數字最多只有7位數。所以即使你讀得非常認真,也不可能記住書中的全部內容。但是, 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不管你是認真閱讀還是一目十行地閱讀,書中的內容都會實實在在地留在你的潛意識層里。所 以與其花較多的時間有意識地讀,不如快速地泛讀。只要把 書中的內容存儲于大腦的潛意識層里,在必要的時候能調取 出來就可以廣。

讀書不需要你專門抽時間靜心閱讀,讀書應該利用空閑 時間、零散時間進行快速閱讀。

也就是利用泡澡的時間、如廁的時間、餐后休息的時 間、等待上菜的時間等等這種零敲碎打的時間進行快速 閱讀

讀書的零散時間

讀的書不應側重于商務類書籍,而是應該包羅萬象,什 么書都讀,包括小說、漫両等。有些非常好的小說,因為故 事涉及人類的生活方式及經驗,所以會非常清晰地留在你的 記憶里

雖然在日木還不多見,但是在美國,很多商務類書籍都 是用寫故事的手法S的。像艾利?高德拉特的《目標:簡單 而有效的常識管理》以及羅伯特?清崎、莎倫?萊希特的 《富爸爸窮爸爸》等書,其內容與其他書籍相比,更容易記 住,也更容易理解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401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11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263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43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23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74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68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95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605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1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20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2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61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58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2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30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90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