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偶遇阿睿的時候,是我們半年后的第一次見面。
比起半年前,他瘦了很多。
瘦到讓我不太確定是他,但還是從后面拍了下他的肩膀。
“真的是你啊,什么時候回來的?”他轉過頭后我驚喜的對他說道。
“上個月,你呢?”
“我也是。”
這次再見到他,他似乎變了很多。
我問了一句:“還好吧?”
“還好吧。”
@阿睿 23歲
那天晚上的江邊的風吹的有些許的涼,我轉過頭對阿睿說:“我們去走走吧。”
阿睿慢慢起身,然后對我說走吧。
一路上我們都沉默了很久,阿睿一直低著頭看著腳下的沙子。
“回來過節日嗎?”我試著打破這種僵局。
“是吧,也不算是。”他依然沒有把頭抬起來,小聲的回答我。
“那什么時候回去工作?”我問道。
“回來的時候已經把工作辭掉了。”
其實我也見怪不怪了,似乎從實習開始,阿睿已經換了快5份工作了。
“接下去什么打算?”
“再看看唄。”
“會留在汕頭嗎?”
“不會.......不會吧。”
我不知道再用什么回答阿睿,隔了一會,他告訴我:“父母給他招了個不錯的事業單位,條件什么的都挺不錯的,挺...安穩的。”
我說:“那不錯呀,那你的決定是?”
“還沒.............想好。”
@阿泓 26歲
阿泓是我在網上認識的一個朋友,現在是一名攝影愛好者,組建著自己的攝影工作室,從一個小工作室,到現在接了很多大單子,工作室也從廣東省搬到了北京。
那天在微博重新跟他聯系上的時候,他的微博里已經鋪滿了各種照片,還有那些有名的品牌的攝影邀約文案。
我帶著調侃的語氣在私信里發了一句:“現在這么溜嗎?才兩年不見就已經在沖上北上廣了嗎?”
他說:“你別酸我行嗎?”
那天晚上我把他的微博從頭刷了一遍,刷到16年的時候,他在微博發的一句狀態——“也許放棄掉一切,會活的更輕松,可我還是我嗎?”配的音樂是五月天的《咸魚》。
點進去看的時候,看見了他回復朋友的一句評論:家里人想讓我回家發展,可是我覺得,剛畢業至少得出去看看吧,不然,我似乎不甘心。
像阿睿一樣,我一直覺得工作是不喜歡就換,再重新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地方,在這個地方肯定會比離開的那個地方好。
而在那天晚上,我爸說:“我不希望你一直在外面不停的試,試到最后還是沒辦法安定下自己。”
而像阿泓那樣,放棄掉安穩的機會,選擇再次去碰壁,撞到自己滿意為止的人,在最開始的時候,也會懷疑自己放棄的那個機會,是對還是錯,卻還是撞到南墻也不愿回頭。
那天很晚的時候,阿睿發了微信給我,一張車票截圖還有一句話:我想了想,還是再出去試試吧。
我回了句:“好,加油。”
然后我打開了和阿泓的聊天框,發了一個問題給他:“你有沒有那么一刻,覺得人生錯了就沒辦法重頭再來了,或者說,有沒有覺得不想重頭再來所以拼了命?”
半個小時過去后,他還是沒有回我,我按住鎖屏鍵,滑向關機。
“其實這個回答已經不重要了,就像阿睿那樣,他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也沒有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還是做了那個決定。”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