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幾天有些無精打采,早晨起來洗漱,一直在想今天要在哪里度過……最后決定在家里辦公,因為已經九點過了,再出去就會浪費很多路上的時間。既然這樣,我就不急不忙的準備下去吃完小餛鈍當早餐。
進店剛坐下來,就發現進來一位老爺爺和三個小孩,兩個姐姐,還有一個太小,看不出性別。因為我身邊有兩個空位,于是我讓出自己的位子給他們,自己坐到旁邊只有一個空位的桌子。老爺爺帶著胖胖白白的,戴著眼鏡的小女孩過來坐下了,小胖妹看起大概四五歲的樣子。而另兩個小孩并沒有走進來,站在門口,和正在包餛鈍的女店主開心的聊天。難道是店主的孩子?但是以前從來見過啊……
不一會,剛才祖孫倆對面的位子空了出來,正好也是兩個,于是另外兩個小孩也坐了過來。不一會,突然聽到大一點的女孩說道:能給我兩個小碗嗎,我們要在這里吃。
這時,我注意到她們的餛鈍被打包好了,小女孩嘴里嘟噥著:我們…要打包,…不用店里的碗。(當時確實沒聽清)
作為半個環保主義者,我心里這時產生了一個疙瘩和疑惑,但是并沒有太在意。
02
拿到小婉后,小女孩邊打開打包盒里扎好的塑料袋,邊和對面的老爺爺說道:爺爺,你知道嗎,我經常看到你們,我家就住在xx二村唯一的小賣店那里……
老爺爺有些意外,笑著接道:是嗎?還真沒注意到你們。
……
直到這時,我開始在意起這個主動說話的小女孩,好懂事的樣子,主動和遇到的熟人打招呼聊天。于是開始仔細打量她和坐在她旁邊甚至不會說話的小孩。小姐姐五六歲的樣子,旁邊的應該是她的弟弟或妹妹(因為太小,我一直沒看出來是男孩還是女孩,后來店主告訴我是她妹妹),只有兩三歲的樣子。
小姐姐拆好了打包好的餛鈍,開始給妹妹舀餛鈍到小碗里,邊舀邊和妹妹商量到:我們一人先吃10個好不好。
舀的過程很慢很沉穩,儼然一副大姐姐的樣子,把妹妹照顧的很好,這時我突然意識到為什么她的父母可以這么放心的讓姐姐帶著這么小的妹妹獨自到店里吃早餐。
03
給妹妹和自己舀完小餛鈍,結果她們并沒有吃,而是姐妹倆各拿出了一個趣蛋(一半玩具,一半巧克力的那種零食,因為每次的玩具都不一樣,充滿未知和驚喜,所以特別受小朋友歡迎),開始拆,拆完玩具的那一半,兩個孩子開心的神情和言語早已經驚動了對面的小胖妹,祖孫倆都瞅著對面的小姐妹在拼玩具,羨慕的神情表露無遺。
看到這里,我心中的那個疑惑又開始冒出來,這么這么懂禮貌的一個小女孩——自己本來就很小,卻可以把更小的妹妹照顧的很好的小女孩——她為什么明明在這里吃餛鈍,卻要用打包盒?怎么會這么沒有環保意識啊?會不會是父母是教平時給她們輸灌了“店里的碗不干凈”的觀念,所以用打包盒?……
就算是這樣也不對啊,她還是選擇了用店里的小碗和勺子,不是一回事嗎?……這對小女孩的父母也太作了吧,不至于這樣教育孩子……
很長一段時內我的想法都停留在“這個小女孩的怎么可以這么沒有環保意識,她的父母是怎么教育的?”的這個想法上,讓自己不能釋懷,可惜了這么美好的小女孩腦子會有這樣鄙視其他事物的想法。
04
為了讓自己好受一點,我的腦子開始不斷地分析:也許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樣,會不會是其他什么原因?假如她要的是一碗10塊錢的小餛鈍,總共36個,她和妹妹各10個,那么還有16個,會不會是要帶回家給媽媽吃,這樣一碗餛鈍三個人,還是挺省挺節約的……想到這里,我又開始佩服起小女孩的媽媽來,想的很周到。
于是,怎么“證明這個想法”又成了我新的心病——去直接問小女孩?或者只是等到最后,看小女孩孩是否將剩下的餛鈍打包?
很快我就放棄了后一種證明方法,因為我的餛鈍已經吃完了,但是小姐妹還在吃趣蛋里的巧克力,餛鈍一口都沒動過……而且剛吃完趣蛋里的巧克力(量很小)的小姐姐又打開了一袋豆漿喝了起來,完全沒有馬上要吃混沌的意思……我有點后悔自己的吃的太快……
05
對面的老爺爺喂小胖妹吃餛鈍的節奏也很慢,看著他喂小孫女的那種憐愛,我讓突然一下感受到了一種幸福,雖然覺得有點溺愛。要是以往,我的心里一定會很看不慣這么大的小孩還要爺爺喂,太不獨立了,老人太溺愛了……
只是那一瞬間,我突然領悟到,世間的幸福有千千萬萬的種形式,為什么獨立一定是最好的那種?這會不會是我內心的一種投射,因為自己從小獨立慣了,覺得只有足夠獨立,未來才能更好地生存;一切過頭的愛都是溺愛,一切獨立的孩子都值得表揚……
兩組形象的對比在我的腦海里是那么的鮮明:獨立的小姐姐帶著還不會說話的妹妹,吃個早餐都玩的那么開心;被爺爺喂飯的小胖妹,戴著眼鏡,不需要想太多,只是享受著幸福的神情也是溢于言表。
前者一副情景,我們也許沒有看到的是小姐姐曾經多么渴望父母的關注,父母的愛,但是父母工作太忙,沒有時間,漸漸地她就變懂事了,變的自己能照顧自己了,變的還可以幫助媽媽分擔照顧妹妹的責任了。
這時,我不僅看到了禮貌,美好,獨立,還有愛的缺失。試想一下,她的父母如果不是在忙,不可能讓這么小的孩子自己出來吃飯,而他們放心讓兩個小孩子出來,說明孩子已經經過了父母的足夠訓練……
而后一副情景,我一開始看到的溺愛,是為小女孩的惋惜。小女孩也許曾經反抗過,想要自己嘗試獨立做一些事情,但是愛太多,除了爸爸媽媽的,還有爺爺奶奶的,便沒有了嘗試的機會。看著她白白凈凈,戴著眼鏡(我很確定是近視眼鏡)的呆萌樣子,心中升起無限憐憫,她的幸福背后是不能做自己的迷茫和痛苦,只是她還太小,意識不到。
06
回到店里的情景,小女孩開始吃小混沌了,店里剛剛走掉一對父子,小男孩餛鈍一口沒吃,喝了幾口自己用嘴咬開的橙汁,就喊肚子痛,想回家,于是往店外跑……還在爸爸并沒有因此生氣,而是把餛鈍打包回家吃;
另一邊,又進來一對祖孫,小男孩很精神,在餛鈍沒上來之前,吃起了剛剛在外面買的面包(看起來很高檔),爺爺在旁邊不斷地嘮叨著:吃慢點,少吃點……一會該吃不下餛鈍了……要不掰一半,剩下的一半留著……,嘴里的各種責愛之言就沒有停過。
這時我的目光又不自主的回到了那對小姐妹身上,她們終歸還是幸運的,十幾分鐘過去了,小混沌還沒開始吃,卻沒有任何人催,她們吃的很慢,卻玩的很盡興,不急不慢,很是從容享受……似乎周圍的嘈雜跟她們沒有任何關系,她們可以沉浸在自己的節奏里,不被干擾……
07
我很篤信小女孩能將餛鈍吃完,但是我真的不得不離開店里了,因為我已經吃完很久了,再不走會有點奇怪……(囧)。
但是走之前,我心中對小姐妹用打包盒的事情的疑惑并沒有消除,最終我決定問一問小女孩,哪怕她會拒絕我這個怪叔叔的冒然搭訕……
是的,我做好了店里所有人可能會投來怪異眼光的心理準備,跑到小女孩的桌子旁蹲下:“小妹妹,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小女孩楞了一下,帶點防御的語氣說:“可以,你問吧”
“為什么你在店里吃,卻要用打包盒裝餛鈍?”問完這個問題我就后悔了,感覺尷尬的氣氛從周圍洶涌而來。
“因為我上次是打包回家吃的,所以阿姨以為我又打包,就用了打包盒……”,小女孩很淡定的回答道。
這時女店主也插話道:“是我搞錯了,以為她們又要打包……好懂事的小女孩,自己帶妹妹來吃。”女店主的語氣里充滿了羨慕。
我的整個人瞬間凝固了那么兩秒……
是的,這時的尷尬已經到了極點,不是氣氛的尷尬,而是我內心的尷尬,我的心中所有的猜想原來都是想太多……
“哦,這樣是啊,叔叔只是好奇,所以問問”。我說完,飛快的逃離了混沌店,只記得小胖妹的爺爺還沖我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