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不少人會有三餐不定時,飲食營養不均衡的問題,由于飲食不注意,就導致了各種腸胃不適。如果腸胃不好,那么面對眼前的各種美食只能望文興嘆了。
腸胃不好怎么調理?不管是處在什么年齡階段的人多多少少都會有腸胃不好的毛病,其實腸胃不好藥物并不一定能夠根治,只要平時多了解并采取腸胃調理的方法,就能減少腸胃病的發病幾率。小編給你總結中醫四大調理建議,讓腸胃舒服起來吧。
胃腸如何調理
飯后覺得胃微微抽痛,大多是因為吃太多,或是吃了不易消化的東西,而心口灼熱則是因為酸性的胃液逆流至食道所產生的不適感。壓力、過勞、睡眠不足等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使腸道的活動變遲鈍而造成便秘、或者可能便秘與腹瀉交互發生。
胃接收從嘴巴吃進去的食物,攪碎之后與消化液混合一起,形成黏稠、營養容易被腸道吸收的粥狀物;小腸吸收營養,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人體七成以上的免疫細胞都集中在這里;大腸則負責吸收水分,并排出剩余的殘渣。
一、食療調理:食療是最有效的養胃方法
1、三餐要準時吃,遵從大自然給予的生物鐘,才能擁有一個好胃。
2、多吃清淡的食物,拒絕給胃增加消化壓力。堅決不要吃生硬的飯菜,因為這些只會加重腸胃的消化壓力。
3、多吃一些溫和類的水果,能夠有自我調理和修復如蘋果、桃子、杏子、葡萄甘蔗、木瓜、大棗、板栗、胡桃等。
4、少吃或者不吃辛辣類的食物,如辣椒、洋蔥、大蒜,這些都對腸胃有非常強的刺激作用。
二、按摩調理:飯后按摩腹部,可以助消化
1、點按或揉按中脘穴:用手指點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鐘,至局部產生發熱感即可。中脘穴在人體前正中線任脈上,肚臍上4寸,是足陽明胃經的募穴,是胃經經氣結聚之處,點按中脘穴能夠促進經氣運行,調節胃的功能。
2、按四縫穴:四縫穴屬于經外的奇穴,位置非常好找,在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拇指的第二條橫紋的中央。如果你有消化不良、胃積食等癥狀,不妨就用大拇指用力掐按這個穴位,效果是非常神奇的。
3、按摩、刺激足三里穴:中醫上認為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置也非常好找,在小腿外側,犢鼻下三寸的位置。足三里是胃經合穴,所謂合穴是指全身經脈流注會合的穴位,對于全身氣血不和或陽氣虛衰,尤其是胃經氣血不和所致的胃痛、腹脹、腹瀉、便秘等胃腸道消化不良的病癥,都可以通過按摩、刺激足三里來進行治療和調理。
三、運動調理
可以多做以下一些運動:散步、慢跑、打乒乓球等,不要進行劇烈的運動,不要做強度大的運動。這樣可以起到多方面的調理作用,也就可以更好的更快的調理好腸胃。
四、習慣禁忌
總的來說,這些習慣禁忌對胃部有很大的壞處:不要熬夜,不要半夜還吃零食,對于有煙酒喜好的朋友應該立刻戒煙、戒酒,若是因為應酬,可以在喝酒前先吃些能增加胃的臨時抵抗力的東西,如:牛奶,不要喝濃茶、咖啡、碳酸飲料,更不要喝冰凍的碳酸飲料吃雪糕之類的,他們對胃的傷害最大,喝了就喝常溫的牛奶和溫度適當的熱水。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養生規律的生活習慣,注意飲食調養,避免勞累過度,這樣就能夠很好的匡扶正氣,保護脾胃功能恢復正常,還能夠有效的預防疾病的發生,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保護腸胃的運轉,同時起到調理、保健脾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