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這個話題很大,所以今天的闡述的內容只針對80%以上的技術領域從業者會面對的場景。即便只是講技術團隊中的溝通,也足夠講幾天的課程了。所以,我選擇了“溝通誤區”這個話題作為切入點,通過一些具體事例來談談技術人溝通中的問題,來看看如何將溝通做到更好。
誤區1: 加強溝通就是多和人說話
這一點最大的問題,就在于狹義了的理解了溝通的意義。對于技術人來說,溝通的方式是多樣化的,比如說,書寫技術方案文檔,每日工作郵件,添加代碼注釋,提交代碼的時候是否有完整的git comments等等。而且,以上這幾點對技術人而言,比直接說話溝通更重要,因為如果已經有技術文檔,就不用每次來一個新人,就需要重新語言溝通一遍,提升時間效率;如果有代碼注釋,其他程序員就可以快速的知道API中的輸入輸出和參數的含義,做到快速接入,而不需要找到原作者交流一遍。
對于技術人而言,真正的溝通其實早已經融入到他自身的工作中去了,
溝通是橋梁,? 但溝通并不單純是自下而上的。在技術團隊內部,溝通很多時候,是和團隊里的其他"技術"進行的。需要通過合適的方法,將信息在技術團隊中同步開來。這也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技術團隊開始引入JIRA,Confluence, Code Review Board等各種工具,幫助大家做好溝通。
誤區2: 溝通是為了取悅別人
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常見的,實際工作中,一些技術的同學,在需求評審過程中,對于業務或者產品提出的需求,沒有經過認真的準備和思考,就一味的答應,認為這就能得到產品或者業務對自己的認可,以為這就解決了溝通的矛盾和問題。
在我看來,溝通的第一要素,就是輸出確定性。這就意味著,準確的回答比滿足對方的要求更重要,將偏差暴露在早期,遠比最后無法達到,帶來的失望好太多,更別說,早期問題可以有時間去找其余的解決方案。對于個人而言,溝通的確定性是個人專業的一種體現。
溝通能力與代碼量積累成反比。溝通不好會多寫好多冤枉代碼,而且還沒有得到滿意的結果。
誤解3:溝通能力=會聊天
技術人的溝通能力絕對 != 會聊天,而是擁有足夠的專業能力+會聊天, 技術水平是"溝通能力"的基礎。如果沒有扎實的技術基本功, 對每個環節都沒有深入認知的前提下,即使會聊天, 善于溝通,所傳遞的信息也可能是錯誤的,我也見過很多溝通伶俐的工程師,進度匯報非常漂亮。但是,他代碼的質量可能糟糕到我不得不考慮重新更換一次人員。
反過來說,如果一個技術人總是能用一個簡短的比喻,或者小故事,讓完全不懂技術的業務人員知道他在做什么, 能講明白引入某一項技術的優勢和作用。那么他的溝通能力就是很強的。
工作本身分兩種,一種是“社會化”的,就是跟人打交道的,比如銷售、市場,還有一種是“非社會化”的,做技術開發的明顯是屬于這一類。那么“社會化”和“非社會化”之間的溝通,說白了,就是學會用別人的語境溝通,這是個很重要的技巧。
掃描二維碼或手動搜索微信公眾號【架構?!浚?Forest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