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滿眼信息,滿身焦慮的知識付費時代
估計大家和我一樣買了一堆的付費課程
真正消化吸收的又有多少呢?
在“在行”和網易云課堂上買了自我管理、知識內化、 手繪思維導圖、信息檢索、修圖等好幾個技能類的訓練營課程,遺憾的是都沒能堅持到最后
一次沒有做作業打卡,后面就干脆自暴自棄了呵呵~~
再后來就基本躺在app里睡大覺了~
今天值得紀念下,1月7日參加的21天小能熊思維訓練營終于堅持下來了~
原來每天認真打卡完成作業的感覺這么好~~
一起費曼下這些天的思考
第一天:swot模型
問題描述:目前在高校共青團工作,工作忙碌且繁雜,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希望通過swot分析重新定義自己的未來職業規劃。經過分析,決定把自己的職業規劃定位在立足為大學生提升自我管理和學習能力,具體分析如下:
“優勢+機會”SO:杠桿策略,用機會增強優勢。利用在高校工作的機會和發揮工作崗位資源,為新的職業規劃打下根基。
“劣勢+機會”WO:扭轉型策略,把自己的劣勢轉移到優勢。借助互聯網加入學習社群,學習新的技能,擴大社交圈,學習后返回工作崗位實踐
“優勢+威脅”ST:防御策略,暫時無法擺脫這個威脅,在現有情況下只能盡量調整投入無關職業生涯的工作時間,在擅長的領域多投入時間
“劣勢+威脅”WT:“多元化策略”,找準興趣點深入鉆研,提升技能,條件成熟就轉崗,使從事的工作是自己喜歡和擅長的工作
第二天:MTV自我介紹思維模型
大家好,來晚啦,我是loosen,坐標江西南昌
我曾沒經過任何訓練環湖騎行青海湖和濟州島,還獨自約伴闖新疆遇地震
朋友都說我是個用生命在旅行的人
我的出現總是能讓人帶來很多的意外
如果有機會,我愿意和你們分享5個深度體驗旅行的意外收獲
我是個高校老師,長期從事活動策劃和學生組織管理
10年帶著“流水的兵”策劃活動作戰項目
讓我對指導大學生能力提升有自己一套體系
我在學生心中總是扮演知心姐姐的角色
我現在希望在訓練營中升級自己的理念
能把系統的思維模式和知識管理方法論傳播給我的學生們
讓他們在大學就能更好自我管理,為未來職業打下堅實基礎
第三天:rca問題識別及pdca循環
第四天:六頂思考帽
六頂思考帽中,我最擅長的是戴綠色和黑色,需要加強的是白色帽
白帽:猶如電腦,讓事實說話。初讀麥肯錫后,才明白我經常把事實與觀點混淆,加之習慣于文科思維思考,所以經常把觀點替代事實來做判斷和決策,這點我非常需要強化。
紅帽:情感與直覺。個人情感經常比較強烈,直覺判斷也還不錯。但因為沒試過用六頂思考帽,所以平常在指導學生時情緒表達時經常很熱烈,即使大部分時候證實我的直覺判斷是對的,也很難讓溝通對象去接受。所以紅帽對我而言最大的價值在于給予我情感合理化表達。
黃帽:樂觀與建設性思考。整體來講,我是個樂觀的人,愿意做積極的探索,挖掘有價值的創意,今后最重要的需要加強建設性思考。
黑帽:批判與謹慎。工作中我特別喜歡批評人,對他人意見也很苛刻,雖然都是為工作著想,但是沒有六頂思考帽的框架,他人經常很難接受,這是我特別需要訓練的。
綠帽:創意與新視角。我是個很喜歡接受新事物的人,善于跨界思考和借鑒運用,所以經常對工作有些新的見解,勇于去嘗試新的做法。
藍帽:控制、指導角色。因為工作主要是指導學生組織,所以經常扮演藍帽角色,沒接觸到六頂思考帽前,還自我感覺良好?,F在反思一個強有力的組織帶領者應該不僅能在獨自思考時能克服總是戴某頂帽子的局限性,更應該是能游刃有余地引導整個團隊何時何地戴何種帽子!
第五天:「F&O」模型
區分事實與觀點是麥肯錫的基礎,暑假的時候聽了一大堆此類的書,最后得出的結論就是要刻意的練習才能形成如此思維的習慣
不知道該說自己是社會經驗太淺了呢,還是幸運呢
印象中還沒有被騙的經歷,但是被忽悠花大價錢買了不是特別想要的東西的事情可是經常發生
今天聽完課后覺得我經常訓練自己說服他人的能力
但是反說服的套路還是沒有抵擋住
比如減肥產品,
瘦身數據可視化展示+各類產品對比優勢+權威的健康減肥論證
再加上推廣者自己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勵志故事
這些是各類減肥產品的套路,但是各種都會去嘗試
因為的確有人瘦下來了,只是這人不會是我
一周復盤
1.swot分析:決策工具,最為熟悉的工具,注意sw是內部分析,ot是外部分析,難點其實是分析后如果對四個方面進行組合作出決策。附上劉潤五分鐘商學院中的四種策略更深入理解下
2.mtv自我介紹思維模型:從沒想過原來自我介紹也這么有學問,我也習慣性地是用們衛式自我介紹,套用這個模型后,居然發現了自己原來也是蠻有特點和價值的
3.rca問題識別及pdca循環:問題分析及實施監控模型,小到買東西等瑣事,大到人生規劃等,應該說是最實用的模型,可以刻意訓練的場景很多,以后要多加強使用,可以讓自己思考問題更全面,尤其是要注意采取舉措后用pcda的監控
4.六頂思考帽:項目分析模型。很認同平行思維的提法,曾嘗試用過這種方法進行小組討論與項目分析,發現用這個方法最大的難點在于團隊對這種思考模式的理解以及駕馭藍帽的能力。會再找些相關書籍來學習,并多加實踐。
5.「F&O」模型:表達模型。用事實說服,用觀點表達,擅用信息、對比及權威來說服他人,以情動人,這個模型很精煉,是表達、溝通及談判的神器!
工具很多,期待后面能有對這些工具的具體場景應用梳理,能消化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