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總是受人崇拜的,只要是什么東西一和“智慧”沾邊就仿佛一朵美麗動人的鮮花,令人迷醉、惹人崇拜。果如其然么?
放眼當今世界:踢球的知道踢假球了、殺豬的知道注水了、養牛的知道摻三聚氰胺了、賣雞蛋的知道造假雞蛋了、種菜的知道無毒的自己吃有毒的出去賣了。造藥的知道改藥名了、治病的知道讓你全面檢查了、演員知道爬上導演的床了、博導知道潛規則女學生了、造殺毒軟件知道造電腦病毒了、游擊隊知道搞恐怖活動了、政治家會扯皮了、科學家會造原子彈了…………請問,這個世界是智慧多了還是少了?
有個故事是這樣講的,兩個嫌疑犯作案后被警察抓住,分別關在不同的屋子里接受審訊。警察知道兩人有罪,但缺乏足夠的證據。警察告訴每個人:如果兩人都抵賴,各判刑一年;如果兩人都坦白,各判八年;如果兩人中一個坦白而另一個抵賴,坦白的放出去,抵賴的判十年。于是,每個囚徒都面臨兩種選擇:坦白或抵賴。然而,不管同伙選擇什么,每個囚徒的最優選擇是坦白:如果同伙抵賴、自己坦白的話放出去,不坦白的話判一年,坦白比不坦白好;如果同伙坦白、自己坦白的話判八年,不坦白的話判十年,坦白還是比不坦白好。結果,兩個嫌疑犯都選擇坦白,各判刑八年。如果兩人都抵賴,各判一年,顯然這個結果好。但這個辦不到,因為它不能滿足人類的理性要求。這個故事就是博弈論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囚徒困境,所反映出的深刻問題是,人類的個人理性有時能導致集體的非理性——智慧的人類會因自己的智慧而作繭自縛。
結論令人震驚,但事實就是如此。翻翻我們的歷史,看看那些存在過的自以為智慧的權謀大師,一個個飛揚跋扈、不可一世,心存詭詐、窮于算計。但常常是心存詭詐,到頭來騙了的是自己,常常是窮于算計,到頭來算計的是自己。就算成功了,這些所謂的智慧又對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多大貢獻?
幾千年來,為了權勢和利益,君臣、官民、父子、婆媳、親戚、鄰里之間絞盡腦汁,用盡心計,鉤心斗角。為了權勢和利益,為大眾設計了顯規則,為一些人則設計了無數并行的潛規則。 這樣算計的結果,個個聰明能干,但作為整體的國家來說,對權、謀 、勢、利的錯誤導向,致使社會總體利益漏損,人際關系超級復雜,社會一盤散沙。
這個世界缺少的不是智慧,缺少的是誠信和社會責任感。為什么不老老實實踢球,從踢球中真正體會出這項運動所帶來的快樂,從誠實勞動中,從真實能力中獲得屬于自己的那份報酬。為什么要用走捷徑、?;ㄕ泻妥鲂悖堰@項運動毀掉、把自己的真正快樂毀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