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歲到4歲,我的前半部分童年時光是在一個縣城的鎮子上度過的。因為媽媽是鎮上廠子子弟中學的歷史老師,所以在請了一年長假在省城的奶奶家照顧我到1歲之后,媽媽就帶著我回學校了,從此開始了單獨照顧我的日子。因為一人帶孩子太累,所以請了兩個保姆以后,我兩歲就被媽媽放到幼兒園去了。
記得那時常常有位艾阿姨來我家,是我媽媽的好朋友。她是學校的英語老師。媽媽和她關系最好,兩個人常常一起帶我出去玩,有一次還帶我去附近山上偷農民的玉米棒子。她特別喜歡我,常讓我叫她媽媽,我也就嘴甜叫著。艾阿姨比我媽媽年齡小一些,后來記得我媽媽回省城工作之后她才結了婚。
后來,我媽媽婚姻不幸,然后我也隱約聽媽媽說起艾阿姨的老公對她也很不好,常常非打即罵。幾年后,廠子搬到了一個大一點的二線城市,媽媽帶著我去廠子里拜訪熟識的老師朋友。我記得我去了她家,阿姨剛剛生了一個兒子,還在嬰兒床里躺著。我不記得她們聊了什么,但是感覺阿姨很不開心。我們回去不久后,阿姨就離婚了。
我大概11歲的時候,可能是97年吧,媽媽說艾阿姨和一個德國人結婚了。德國人的公司把設備賣給了這個廠子,他來廠里視察工作,阿姨當他的翻譯,這樣兩人就相識了。他們過兩天要來省城的大酒店舉辦婚禮。我當然很高興。記得到了那一天,我穿的漂漂亮亮,去參加艾阿姨的婚禮。說是婚禮,其實也就是請了一大桌人吃飯。她老公高高大大的,比她大十來歲左右,前些年妻子去世了。我記得我還去給他們敬酒,然后大家吃完飯后就在酒店的包房唱歌跳舞。
99年,阿姨和卡爾帶著一歲左右漂亮的小女兒回國了一次。我和媽媽跟他們去吃肯德基。小女兒漂亮極了,我拉著她的手在街上走,好像拉著一個洋娃娃。那次回國,阿姨好像從前夫家把兒子接走了。那時也沒有什么手機,我就記得阿姨每年都會給我媽媽打好幾通國際電話,兩個人要在電話里興奮的聊好一陣子。彼時我媽媽也再婚了,我的繼父也比她大十來歲。阿姨說,他們住在慕尼黑不遠的鄉下,但是風景如畫,房子都是卡爾自己建造的,前面有草坪后面有花園,家里還養了兩條大狗。我想,那時應該是阿姨最幸福的時光吧。兒子女兒老公都在身旁,還去了一個美麗的異國,自己也在認真的學習德語,一切都那么美好。
再后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我媽媽和艾阿姨也開始互相寫電子郵件,我也嘗試著用英語跟阿姨寫電子郵件。阿姨特別關心我,說希望我去德國玩。然后就到了07年春節期間,他們全家四口又回國過年,我見到了8歲左右的尤莉亞,和彬彬有禮的大兒子飛飛,感覺他們一家人很和諧。當時阿姨知道我想學德語,還給我帶了好幾本德語書。我們去了城墻,護城河公園,還去了金漢斯吃飯,一起拍了很多照片。
轉眼過去了三,四年。聽媽媽說阿姨自力更生,不愿意依附老公生活,在當地開了一家小小的中餐館,但是非常辛苦,所以和她聯系也少了。2011年,阿姨一個人回來了。我們在一家烤鴨店吃飯聊天。也帶上了我老公。阿姨不停的拍桌子上的飯菜,說是可以拿回去借鑒。她說店里的廚師都是打黑工的。還說很辛苦,里里外外都是她一個人忙活。這次她聊她的家庭很少,好像是跟老公也沒有以前那么親密無間了。而兒女都長大了,國外的年輕人都非常獨立,估計跟媽媽也疏遠了。
到今年2015年春節,又是四年過去了。媽媽在去年就跟我說,和艾阿姨好像失去聯系了。給她發數封郵件都沒有回音。后來有一天,媽媽說阿姨終于回復她了,原來她又在慕尼黑一家餐館找了一個打工的工作,原來的餐館不開了。她忙到完全沒有時間看郵件。不過這次聯系上以后,她把微信號給了我媽媽,得知我懷了雙胞胎,她特別高興,說一定要給我帶些寶寶的東西回國。我加了她的微信號。
昨天,我們去見了阿姨和卡爾。阿姨老了,卡爾也老了。媽媽和阿姨又在一起興奮的聊啊笑啊,我則操著蹩腳新學的幾句德語和卡爾聊了幾句話。阿姨帶了一大堆東西給我的寶寶:各式各樣的NUK奶瓶,奶嘴,安撫奶嘴;維蕾德的寶寶護膚品;還有夠寶寶吃到兩歲的德國維生素D,一共20盒。本來阿姨說要帶愛他美的奶粉,我謝絕了,怕阿姨回國不好拿那么多東西。這三大包已經非常沉了。我們吃了一頓正宗的粵菜,然后送他們去王府井百貨買黃油。因為卡爾吃不慣中式早餐,汗。
回家后,阿姨在微信上給我發了一起見面的十多張照片。阿姨遠嫁德國已經17年了吧,這17年,她雖然變胖了變老了,但仍然是那個特別自強樂觀善良的女性。我學德語的最初原因,也是想像她一樣到德國去。她說卡爾的退休金夠他們全家花,但她仍然要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業。她最遺憾的可能就是和兒子的關系。因為前夫家庭的挑撥離間,兒子和她越來越疏遠了。
不管怎樣,真誠祝福我的艾阿姨,一生平安健康,永遠如此上進樂觀。也希望飛飛弟弟早點明白媽媽的苦衷。不管怎樣,這個世界上,媽媽永遠是最愛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