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很早就收藏了簡書這個網頁,但我是今天才注冊了簡書賬號,這是我在網絡上發表的第一篇文章,我希望自這里落筆開啟自己往后不一樣的人生。
高考畢業之后,我們語文老師曾經囑咐我:到了大學以后,別忘了曾帶給你感動、享受和榮譽的文字,多看書,多寫作,勿忘初心。當時的我沒有承諾,只是堅定地點頭。只是沒想到,一年以后的今天,我卻迷失了前進的方向。
瑣事不斷,卻非有意義
記得剛進入大學的時候,全身細胞都充滿了熱情和對未來的憧憬,在競選代理班長的時候,我就跟打了雞血一樣,拼命爭取,本來已經選出兩個人,但在我的爭取下,助班最終同意選出三個代理班長,而我也以一票之差成為代理班長之一。
而我的目標是成為正式班長,但新生開學事情特別多,而且大家也不是很熟悉,這對于沒有經驗的我是個考驗。所以在擔任代理班長的過程中,我包攬了很多事務,也遇到很多困難。或許你會覺得只是當個班長真的有那么困難么?或許你很難想象當初的我有多無知,很多事根本一竅不通。
其實大學以前我基本沒什么接觸過電腦,我第一次聽到word文檔這個詞還是在代理班長期間要打印班里同學信息的時候,更別提打印了,基本整個過程都是請教師兄師姐的。那段時間,我經歷了從word,excel,ppt,打印甚至連文檔打開路徑都不懂到狂刷大信題并考過計算機一級,像個無知的小孩一樣全世界地問“為什么,怎么做”,每天熬夜處理班里同學各種問題,每天在教學樓,行政樓,打印店間來回奔波,每天忙著聯系老師,解答同學疑問,自己宿舍都很少回,可當我忙完了這些事,停下來的時候,內心卻是空落落的,才發現看似我做了很多事,有為人民勞動的精神,卻失去了自己的生活空間,開學一個多月我沒看過一本課外書,沒動筆寫過幾個字。迷茫,由此開始。
軟弱的退讓,不堪的領導力
過了兢兢業業的代理班長這道坎,我終于獲得大家認可,成為正式班長。殊不知,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由于大家初來乍到,彼此不熟悉,作為班長,我有義務引導大家互動起來,并融入這個班級體,而這個過程搞活動是必不可少的,但我是個慢熱的人,對玩游戲一竅不通,有時候冷場我也找不到救場的辦法。有些不喜歡比較內斂的同學偶爾問我能不能不去班聚,這時新的問題又來了。我知道有關錢的問題大家都很敏感,但是搞活動是需要一定經費的支撐的,本來我們專業一個班人就很少,有些同學說不來聚會能不能不交班費,可一旦這樣,沒有經費來源,活動還沒搞起來就被扼殺了,所以我們班整個大一搞的活動少之又少,也有不少同學抱怨太少班聚,大家好像沒什么凝聚力和班級榮譽感。回想過去一年,不管在班聚,班費,考勤,搞活動等等方面,只要有同學向我表達不愿意的情緒,我基本每次都在妥協,說好聽點是站在他們角度將心比心,實質就是我的軟弱無能。后來的后來,我已記不清我到底退讓了多少次,對我來說那是個艱難的時期,精神接近抑郁,而這并沒有換來班級的融洽,同學的信服,班長的領導力在我手中消失殆盡。相反,我們班的學委就很個性。她是個學霸,她有著一骨子的倔強和強勢,她說一不二,邏輯思維極強,她說話一針見血,直白得讓人寒顫,她獲得的辯論賽冠軍實至名歸,她囊括學校多個獎項,現在她是學校唯一 一個大二就當團中主任的人,比起我們同齡人,她官高一職,出類拔萃,頭頂光環,全身散發著與眾不同的氣質,即使她毒舌讓很多人語塞,但在大家心里,對她是肯定的、贊賞的還有崇拜的。
失去好勝心,把順其自然當借口
記得大學以前,不管做什么事我都會想著一定要贏,所以總是特別拼命地去達成自己的目標。”贏“或許是我努力的唯一動力,可是到了大學以后,漸漸的,我不愿再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每次都把順其自然掛在嘴邊,或許是因為來到大學以后,優秀的人太多,競爭太大,所以什么活動、比賽我都沒有參加,這也只是我為了逃避失敗的借口罷了,用這種方式放任自己的惰性,就這樣,我荒廢了大學最寶貴的一年時光。有時,我會幻想,如果可以重來,我定不再做這樣的自己。
躲躲藏藏的努力,被消磨掉的動力
其實開始的時候,自己還是有明確的目標,并想要為之奮斗。大學是我第一次住宿,以前在家讀書,我都是走讀的,所以很多時候即使我在學校看似不怎么努力都能取得好成績的原因就是每天我都默默地在家付出著。但是來到大學后,大家是集體生活的,除非我去圖書館呆上一天,不然我基本沒有私人空間。很多時候,當我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宿舍都會有幾雙眼睛盯著我,這讓我有種被監視的感覺,每次我想光明正大地努力時,我又會想到萬一最后失敗怎么辦,別人茶余飯后會不會議論我不夠聰明?所以我總是想方設法地偷偷努力,想著不為人知的努力即使最后失敗也能把不夠努力作為借口掩蓋自己的尷尬。正是因為這種錯誤的觀念,但想要在學校里找個不被人打擾的地方努力基本不可能,慢慢地,我失去了奮斗的動力,沒有努力的我漸漸失去曾經擁有的光芒,隨之而來的是自卑,沮喪和頹廢充斥著我身上的每一個細胞,最初的目標越發模糊。但相反的,我們專業有個同學卻是努力得人盡皆知,他的堅持讓人覺得非人類,每天早上我們都會看見他在科室門口大聲跟讀英語,每堂課他都會坐第一排,每堂課都積極發言,有老師說,一個班這么多人只認識他,他的朋友圈每天都會發他跑步、看名著、聽BBC、CNN、VOA新聞、練書法、畫思維導圖、做PPT等等的進度,聽身邊的同學說,不管在什么比賽,活動場上,經常能看到他的身影。所以,他在大一就過了CET4,計算機一二級,拿了很多獎項。撇開他的成就,單單這種堅持的精神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仿佛總缺那么點運氣
來到大學以后,不管做什么事,好像總差那么點運氣。可我真的只是因為缺少運氣么?比如大學以前每年我都可以拿到助學金和獎學金。但現在,我申請助學金說是我的人均年收入在所有申請人中是最高的所以申請不到,因為期末考英語沒考好不能參加四級考試,申請獎學金的時候我因為思想分不夠所以申請不到,申請入黨積極分子轉正的時候我被轉專業的同學比下去,很多同學說運氣不夠,開始我也覺得自己的運氣糟糕透了,可仔細想想,這些又好像發生在意料之中。作為代理班長的時候,助學金這塊是由我負責的,我寫的人均年收入確實是最高,雖然我是根據我們那里物價要求的標準填寫的,而且每個地方物價水平不同,不過當時大家投票彼此并不熟悉可能也沒有考慮到這層,拿不到也正常。大一第一學期我基本沒怎么學過英語,加之英語從小就是我硬傷,考差是必然的。因為我沒有參加部門還有其他活動所以思想分不夠,而大學拿獎學靠的是綜合測評只有績點遠遠不夠。雖然是和轉專業的同學競爭,但我了解到那個同學真的很優秀,雖然是轉專業,但其實班里很多人之前就認識他,因為他在多個部門工作,而且工作杰出,也曾經擔任班長,獲得過多個獎項,我還曾經看過他的辯論賽,當時我就覺得這個人很優秀,相比起來,我自慚形穢。而這一切歸根到底還是我不夠努力。實話說,一直以來我運氣確實不佳,但我卻能擁有光環全是靠自己努力陪著我成長。俗話說: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覺悟
做真實的自己,無需迎合任何人。要努力,請光明正大無需可刻意躲藏或者告知天下,你的失敗與旁人無關,嘴長在別人身上,歷來最擋不住的,凈是流言蜚語,被關注總比無人問津強,忙著繪制自己未來藍圖的人比靠著茶余飯后嚼舌根打發時間的人幸福。
最后,希望我不堪的經歷能警醒更多剛進大學的同學,無論何時身處何處,勿忘初心,別讓自己在迷茫的路途越走越遠,別在最好的年齡模糊了自己最初的夢想,模糊了自己的青春。
加油!以“吉茄美”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