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了紫雨老師的課程,有很多感悟!
? 首先,我感覺是否接受有小三的事件,最大的障礙在于我們總覺得接受了小三就是貶低了自己、委屈了自己、讓男人得了好處、自己沒有抗?fàn)幒芨C囊。剝除這層障礙,才能去聽自己想要什么,無論接受還是不接受,都才是源于自身的。
? ?那最根本的羈絆是我們接受到的教育、外界的影響、我們不自覺追尋的軌跡都指向一點,我們覺得對于女人,婚姻是最重要的!這點執(zhí)著,就會處在一個女人很無奈可憐、從屬于男人的位置。從古至今,女人是處在一個‘’他者‘’的地位。就是她活得好不好、成功不成功,是取決于她多大程度上符合于男權(quán)社會對女人的評價體系,好女人就是默默為家庭付出的,只有男人對女人好才會有幸福的。出于“弱者”的感覺源點出發(fā),還是一種匱乏,那么無論行動上多么的殫精竭慮,行動上面總會“做什么都不對”——大家說女人不能太強(qiáng)勢,所以自己犧牲工作顧家;大家說女人要漂亮,所以自己對容顏充滿了挑剔;大家覺得女人要伺候好老公,所以自己處處把關(guān)注點放在男人身上。。。犧牲工作的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挑剔容顏的成為了身材和外貌的奴隸,伺候男人的成了黃臉婆被厭棄。。。最后總會精準(zhǔn)的導(dǎo)向一個結(jié)果:男人是靠不住的,女人是可憐的,婚姻是要捍衛(wèi)的。
? ? ?我們周圍的媒體上都是各種文章教女性如何滿足男人的需要。女性很叫屈,為什么出現(xiàn)問題隱忍的都是我?為什么沒有教男人如何取悅女人?根據(jù)吸引力法則,我們有了取悅于男人的感覺源點,自然有無數(shù)文章來滿足我們源點的投射。事實上,誰讓你一定要為了他人而忍了?這時我們會給出一堆理由,其實根本上還是內(nèi)心把婚姻視為最大的支柱。
? ? ?在所有教女人如何滿足男人需要的文章中,有一篇的觀點振聾發(fā)聵。男人有四大需求:征服欲、成就感、性欲、歸屬感。女人有原則、有底線、有自己的堅持,男人才會想持續(xù)不斷的征服;女人給機(jī)會給男人為自己服務(wù),男人有成就感;女人成為更好的自己,由內(nèi)而外的充滿生機(jī),男人會有性欲;女人由于男人的付出過的安心怡然,男人有歸屬感。看!沒有哪一點是由于女人失去了自己而滿足了男人的。
? ? ?如果把婚姻僅僅視為人生眾多支柱的一個,我們能得到什么?
? ? ? ? ?接受這個支柱會有不完美的階段和不完美的樣子。我們使用的物品會有損壞,我們的工作會有低潮,我們的身體會有疾病。。。漫長的人生中,一定要求某一個東西持續(xù)的、完全的、不間斷的滿足我們期待的模樣,那是不可能的。
? ? ?其次,婚姻到底給了我們什么、男人如何滿足我們的要求,我們是否好好想過了?親密關(guān)系中,人感受到安全感的時候,不自覺要退行,內(nèi)心的小孩要蹦出來,渴望接受愛的灌溉,于是便會不自覺的把對方投射為父母,渴求對方滿足自己,自己的力量、處理問題的能力就會減弱。矛盾的是,我們尋求親密關(guān)系,不就是渴望有愛能讓我們退行么?全然的覺察自我,在遇到對方不滿足自己時,還能正面引導(dǎo),證明思維可能至關(guān)重要。核心還是基于我是最重要的人,我是自己舞臺的主角。這樣想,自己就不完全是關(guān)系里那個無助的小孩!更嚴(yán)重的,在出軌發(fā)生后,感受到被背叛、被拋棄、被羞辱,婚姻的避風(fēng)墻坍塌,那么何處是心靈的港灣?自我!
? ? ?因此,我理解的紫雨老師說的不要死鎖住自己,并不是委屈自己來討好別人,而是不能沉浸在“我是無助小孩、只有你滿足我我才能快樂、我什么也做不了”的心態(tài)中,心態(tài)吸引境遇、境遇導(dǎo)向結(jié)果。而是應(yīng)該找回自我,找回自己在自己人生舞臺唱主角的感覺順位!